壮族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一、特点
1、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2、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

穿宽大裤,短及膝下。

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

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

劳动时穿草鞋。

3、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

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

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

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

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
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

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

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

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二、发饰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

从广西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

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

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

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

到唐代,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

宋代壮族地区流行椎髻。

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

但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

1949年后,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定特色。

如广西龙胜老年妇女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

青年女子在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把顶心长发翻到前额,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

女孩子的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

这些发型,显然是古代披发的遗风。

天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扎。

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少
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

过去广东连山壮族女子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的绸布条缠好。

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近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去掉,露出嫩白的脖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