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能经济
桓仁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孟芷伊 邱 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摘要: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经过近几年的开发与建设,桓仁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本文主
要探讨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桓仁;民俗旅游;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333-02
引言
随着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了大众休闲放松的主要形式。

在诸多的旅游类型中,民俗旅游凭借其地域性、文化性、娱乐性等特点正日益受到大众的欢迎。

但是,由于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民俗旅游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民俗旅游的发展,也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本文以辽宁桓仁民俗旅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提升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桓仁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
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本溪市,该地区居住着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白族、锡伯族、蒙古族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作为一个民俗旅游胜地,桓仁旅游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旅游业开创新局面。

实施了五女山、桓龙湖、大雅河、望天洞景区改扩建,新建了龙翔岛水上花园度假区、枫林谷风景区、辽东台湾养生园等一批精品工程,开展了大川温泉、滑雪场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旅游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旅游日接待能力达到1.5万人,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发展到97个;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累计完成行业收入103.7亿元。

仅以刚刚结束的2016年十一黄金周为例,全县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3%;景区门票收入960万元,同比增长20%。

其中,以民俗旅游占了整个旅游项目的三成左右。

另外,桓仁还举办了首届太极文化节,在提高了地方旅游知名度的同时,也为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从整体上来看,桓仁民俗旅游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其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相比,其在民俗旅游的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民俗旅游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

民俗旅游与普通的景观旅游存在着很大的一点不同是,该旅游的文化依附性,或者说文化性要求比较高。

如果仅仅从外在的感官体验来看,民俗旅游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很突出,但是,一旦民俗旅游的开发与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则其旅游参观体验的价值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从目前桓仁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来看,围绕民俗旅游方面的规划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展开。

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桓仁民俗旅游发展建设的相对滞后,甚至一些著名的,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民俗点由于缺乏重视而被搁置荒废,造成了巨大的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失。

另外,民俗旅游会涉及比较多的文化遗址的开发,如果在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缺乏必要的整体规划意识,那么难免会存在一些重复建设、过度开发的现象,违背了桓仁地区发展地方民俗旅游的初衷,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桓仁民俗旅游开发过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予以重视和调整。

其次,民俗旅游与其它旅游资源有待整合。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要避免一条腿走路,充分依托并发掘当地的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基础。

但是,从近几年来的桓仁旅游的发展来看,依托自然山水资源而展开的赛事旅游,例如,自行车山地赛,大雅河漂流等等都搞的有声有色,相比之下,桓仁的民俗旅游并没有被有效的带动起来。

这种缺乏整合性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桓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因为,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诸多旅游类型的共同参与和配和。

当前,桓仁民俗旅游在发展过程当中就缺乏这种必要的配合,导致该地区的景观山水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呈现出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化的发展现象。

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的得到纠正与整合,不仅影响着桓仁地区民俗旅游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会影响着桓仁地区旅游业的综合成长与发展。

再次,民俗旅游的民族特色有待突出。

民俗旅游的一个主要亮点或者说吸引点是其旅游的民族性。

桓仁是一个满族自治县,辖区内的少数民族众多,在历史的发展与传承过程当中,留下了不少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以及少数民族体育等等。

旧时满族农村妇女在分娩前,习惯将炕席被褥卷起来,在土炕铺一层草。

将孩子生在谷草上,俗称落草。

时至今日在个别地方仍保留这种习惯。

这些原汁原味的民俗特色,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民族本身的特色逐渐的下降,其对于桓仁地区的民俗旅游是非常不利的,从宏观上来看,也不利于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打造特色旅游,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是桓仁民俗旅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胜出的一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当前,同其它民俗旅游发达的地区相比,桓仁在民俗旅游方面的发展优势并不是很突出,这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予以打造与强化。

最后,民俗旅游缺乏专业性的打造。

作为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在带动整体旅游业发展作用与潜力是不容低估的。

但是,其发展潜力的发挥还需要借助专业性的打造。

例如,在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方面需要大力的提升;在整个民俗旅游的运营与管理过程当中,需要遵循基本的行业发展的规律。

只有经过专业性的打造,整体的民俗旅游的发展水平才会在质的层面得到提升。

例如,云南丽江在民俗旅游方面就发展的不错,以及杭州宋城也通过民俗特色旅游收获了不错的旅游经济效益。

这两个地方民俗旅游取得不错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通过专业化的打造。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民俗旅游也是商品,只有通过专业化的打造才会更加具有竞争力。

这也是今后桓仁民俗旅游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一个主要问题。

总之,桓仁民俗旅游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旅游特色品牌的打造以及民俗旅游发展的专业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桓仁民俗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桓仁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将其界定为客观层面的原因及主观层面的原因。

现代经济信息
从客观上来看,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具有比较大的文化层面的要求,这一点在很大层面上会制约着民俗旅游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例如,在民俗活动及相关仪式中,由于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往县城,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仪式也慢慢的消退,有的已经完全消失。

另外,风俗旅游在实际的开发过程当中,会存在着操作性方面的问题。

如果仅仅以民俗作为旅游项目,其所呈现出来的旅游吸引力会相对比较单薄。

因此,全面的挖掘民俗旅游背后的文化内涵,延长旅游链条,促进晕轮效应的产生,将是今后桓仁民俗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从主观层面上来看,当前旅游者的旅游心理是影响地方民俗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因子。

从旅游者的年龄构成比例上来看,年轻人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冒险、刺激是当代年轻旅游一族的主要旅游诉求。

从这一点来看,民俗旅游并不是很符合年轻旅游者的旅游诉求。

另外,在民俗旅游的项目开发中,如何让游客在愉悦体验的过程当中,获得知识、文化视野等方面的增长与开拓也是今后桓仁民俗旅游更好的符合旅游大众心理诉求的一个主要方向。

总之,无论是民俗旅游本身的因素,还是旅游者的旅游心理的诉求变化,桓仁地区今后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当中,需要从上述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因势利导,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与方案,其在今后的民俗旅游发展中才会逐步的步入正轨。

三、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对策
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的价值正在不断的凸显。

很多地区都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关于如何更好的促进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将民俗旅游开发纳入桓仁区域发展规划。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过往桓仁旅游业所取得的成绩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

因此,要从过往成功的发展经验出发,立足于当前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从整体上制定桓仁民俗旅游开发规划。

例如,桓仁旅游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城建部门,根据桓仁地区所存在的风俗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登记,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

针对一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抢救式的保护与开发。

只有将桓仁民俗旅游开发纳入桓仁区域发展规划,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获得更大的助力。

在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要有全局的观念。

一方面,要立足于整体的桓仁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态势,在民俗旅游线路的规划,相关场馆、遗址的修缮以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提升,从而为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梳理与净化旅游市场的发展秩序,坚决打击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种种违规现象,为桓仁民俗旅游提供必要的市场发展环境。

其次,积极搭建平台,做好旅游产业联动。

桓仁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如何借助这些资源来带动该地区民俗旅游的发展是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例如,在进行桓仁旅游对外推介的过程当中,可以将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同步推介。

借助桓仁举办山地自行车大赛及大雅河漂流的契机,引导游客积极参观与体验当地的民俗活动。

让游客在互动与体验的过程当中,建立比较好的印象,从而提升桓仁民俗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借助本溪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通过举办赛事、会议的方式来打造出桓仁地区民俗特色旅游的金字招牌。

另外,借助当前发达的电子网络平台,扩大桓仁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方式来扩大桓仁民俗旅游的影响群体。

总之,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全面促进桓仁民俗旅游与其它类型旅游的联动与共同发展。

再次,做大、做强桓仁民俗旅游品牌特色。

应该说,在全国的旅游业发展过程当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旅游的同质化。

游客在不同的旅游地方得到的是几乎相同的旅游体验。

这一点严重的影响着游客的积极性。

因此,今后,桓仁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立足于当地的民俗特色进行建设性、发展性的开发,争取给游客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例如,通过打造专业的朝鲜少数民族舞蹈的方式,让游客在观赏的过程当中领略朝鲜族的服饰之美、舞蹈之美以及文化之美。

借助特色民俗旅游节目的打造为整体的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与支持。

可以邀请知名的团队,根据桓仁民俗旅游发展的特色进行量身定制与打造。

只有在旅游特色品牌建设方面获得系统的提高,整个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最后,提高桓仁民俗旅游的专业性。

当前,旅游业已然成为重要的产业,因此在其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要避免随意与盲目。

需要在科学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全面提高桓仁民俗旅游发展的专业性。

一方面,从源头抓起,切实提高桓仁民俗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通过从业资格认证以及定期审核等方式来保证其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服务意识。

另一方面,通过借鉴我国其它地方在风俗旅游方面的建设与发展经验,做好民俗旅游的市场定位及运作工作。

通过专业化的运作,桓仁民俗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释放出更大的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旅游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从整体的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走向中,制定专业化的设定与发展。

总之,桓仁民俗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桓仁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民俗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从自身所处的岗位职责入手,通力协作,共同助力桓仁民俗旅游的大发展。

四、结语
民俗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效益。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区在民俗旅游资源方面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的相对比较缓慢。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桓仁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观、客观层面的原因。

最后,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桓仁民俗旅游今后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桓仁民俗旅游的发展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张波.基于旅游功能策划的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以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老漫子村旅游开发规划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1(03). 
[2]于雪.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01). 
[3]孙庆红.文化因素与旅游商品的开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8). 
[4]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03). 
[5]税伟,张启春,王山河,张林英.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作者简介:孟芷伊(1994-),女,汉族,辽宁庄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邱 瑛(1976-),女,汉族,河北昌黎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