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严勇,李燕,保明芳,李英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650101)
【摘要】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2006~2008年门诊、住院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

其中,对照组单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应用卡马西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48.27%,治疗组有效率为75.86%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鸟灵胶囊;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5.1+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c)163—0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阵发性剧痛。

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多于中年后起病,疼痛常位于单侧,双侧者少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认识也不一致,其治疗方法也有多种,多见药物保守治疗,目前临床上一般应用卡马西平作为常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回,但长期服用可使大多数患者出现药物耐受现象或产生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消化不良。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乌灵胶囊为发酵乌灵菌粉制成的胶囊,具有补肾填精、养心安神的作用,对于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鲜有报道,我科应用此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8例,均为2006~2008年我科门诊及住院三叉神经痛患者,年龄37~65岁,平均54岁。

原发性三叉神经的诊断参照文献{玛的标准:①发作性疼痛;②疼痛严格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③位于单侧;④疼痛可由面部刺激诱发。

排除标准:①无三叉神经感觉及运动受损表现;②无神经系统其他定位体征;③CT及MRI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④各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1.2分组
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0.1g,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治疗(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次1g,每天3次。

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判断,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isualana—loguescale,VAS)法评估其疼痛程度。

疼痛缓解程度按3级判断分为:①无效:未缓解+轻度缓解,VAS下降<50%;②有效:中度缓解,VAS下≥50%;③ 显效:明显缓解+完全缓解,VAS>75%。

有效率=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4-标准差(X±S)表示,以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疗效评价(例)
组别 例数 疗效 有效率(%)
无效 有效 显效 对照组 29 15 8 6 48.27 治疗组 29 7 9 13 75.86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分别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9<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为:2例出现口干,1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4例出现头痛、头昏,总发生率为24.14%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为:11例出现恶心、呕吐,5例出现眩晕,l例出现共济失调,总发生率为58.62%。

两组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O.05)
3讨论
乌灵胶囊为国家一类新药,是以我国珍稀药用真菌——乌灵菌经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其内容物为浅棕色至棕色粉末,气特异,味甘淡。

本品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

目前,临床多用于治疗失眠或与西药联合使用治疗抑郁、神经官能症等。

三叉神经痛因其疼痛发作时的特征及伴随的面部表情又称为面肌痛性痉挛,是剧烈性疼痛疾病的典型代表。

其特征为短暂的、电击样、针刺样锐痛;缓解期完全无痛且没有任何症状。

到目前为止,有很多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但是标准化的治疗方法还没有确立,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法、神经阻滞疗法。

其中,三又神经痛治疗的第一选择是药物疗法,以抗痉挛药中卡马西平对其效果最为显著,但随着卡马西平的广泛应用,其副作用也日趋明显,其中,困倦、眩晕、运动失调样平衡功能障碍、皮疹、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出现的频率较高 。

本研究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尝试应用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发现。

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较单用卡马西平组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较单用卡马西平组低,说明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较单用卡马西平好,本结论为临床应用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1]逯长平,姚咏芳,孟宪伟.三叉神经末梢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9-11.
[2]楼淑华,何炜.卡马西平与维生素B12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3):388-389.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97.
[4]朱德平’张亚男,徐萍蓉.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J].华西医学,2008,23(4):790—791.
[5]吴永光.卡马西平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浙江医学,2008,30(9):993,1016.
[6]韩洁,高素强.乌灵胶囊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药房,2007,18(15):1184-1185.
[7]徐咏梅,薄玉龙,李文志.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的现状与未来[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3):167-176.
(收稿日期:2009—0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