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4·天津联考)( )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2. (2013黄冈一模)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
A.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
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
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
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3.《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这说明( )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4. (2014·鹤壁模拟)据史料记载,1279年,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这是黄岩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之一。

这位天文学家可能是( ) A.张衡B.僧一行
C.梁令瓒D.郭守敬
5. (2014湖北联考)1724年(雍正二年)的《圣谕广训》规定:“又如西洋教宗天主,亦属不经,因其人通晓历数,故国家用之。

尔等不可不知也。

”此规定( )
A.表明清朝实行了宽松的宗教政策
B.有利于西方科技知识传入中国
C.表明清朝高度重视西方先进科技
D.有利于“东学西渐”
6. (2014·黑龙江大庆模拟)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
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

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

”这里鲁迅告诉我们( )
A.汉字是史官胡乱创造的
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
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
7. (2014·柳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

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

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A.风俗画B.心学
C.宋词D.明清小说
8.如图出自中国古代一本劝人行善的通俗书籍。

图片右上方的文字为:“宋程一德,粗识字义,孜孜欲人为善,每遇嘉言懿行,不分三教,捐资刊布(刻版印行),冀人警醒。

一夕,梦帝君告曰‘汝能广行三教,所刻俱录报天庭矣。

’自是,三教典籍不学而晓,子孙悉俊拔,多少年高第。

”从材料中,你能得到的信息包括( )
①雕版印刷技术更加成熟②三教合流③三教典籍成为科举内容④文人画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9. (2013哈师大附中摸底)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

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A.风俗画
B.心学
C.宋词
D.明清小说
10.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季的正月,“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
B.天文观测场所始建于春秋时期
C.春秋时期有了专门的天文官
D.鲁国的天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11. (2014·新乡模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孟浩然B.杜甫
C.李白D.王维
12. (2014·山东临沂模拟)《后汉书·宦者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57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 )
A.文献资料不可信
B.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
C.考古资料不可靠
D.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
二、材料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宋尤其是宋徽宗时期的政和、宣和年间至“靖康之变”后的南宋,应该是古代收藏热形成的第二个时期。

因宋徽宗本人是著名书画家,又独创瘦金体书法,还创办了“翰林书画院”,并使画院成为整个科举制的一部分。

此时,求仕途者学画、藏画成风,此时收藏赏玩书画应为最有影响力的收藏项目之一。

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是当时著名的古物书画收藏家。

宋代最有名的收藏典籍有宋陈槱《负暄野录》,主要论书画收藏;宋赵希鹄《洞天清禄焦》,主要论古玩杂项收藏。

……当代(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应该是历代收藏热形成的第六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收藏热形成的最普及、最繁荣的时期。

国泰民安,盛世兴收藏,是当代收藏热形成的时代背景。

……当代收藏热的形成,更多是以投资、投机性收藏为特征,商业化收藏为标志,而传统修身养性式的收藏已被边缘化。

……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个收藏组织,有成百上千家收藏拍卖类的报刊、杂志、收藏拍卖网站、收藏电视节目及更多的内部发行的收藏拍卖报刊,每年各地出版社出版的收藏拍卖类书籍如雪片一般飘来,满足了收藏爱好者的需求。

……——韶光《中国历史上有六次收藏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或当代的收藏热。

(要求:选择宋代或当代其一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4. (2013安溪、德化联考)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0.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选C。

分析各小项,①不符合本题,科技总结阶段是指明清时期;③可排除,三本著作分别是农业、天文历法、医学著作,不具备一脉相承的特点。

2.
解析:D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产生四大谴责小说均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故D项符合题意。

3.解析:选B。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这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4.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279年”和奉旨在南海测量可以判断是元代的郭守敬。

5.
解析:B 从材料信息看,雍正认为,西洋教属于“不经”之教,但洋人通晓历法,因而任用,故A项不正确。

任用洋人参编历法并不能说明清朝高度重视西方其他先进科技,故C项不正确。

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西学东渐”,故B项正确,D项不正确。

6.解析:选D。

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材料指出“仓颉也不止一个”,创造文字的人很多,创造文字的方式很多,故D项正确。

7.解析:选B。

抓住“庶民文化”的特点即大众化、世俗化,心学是陆九渊、王阳明等儒家思想家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大众化的文化。

8.
解析: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根据对材料中“刻版印行”“三教”等信息的理解,①②表述正确。

科举考试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三教典籍成为科举内容表述错误。

从图片特点来看不属于文人画。

9.
解析: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

心学的理论性、思辨性较强,属于士大夫哲学,故不属于“庶民文化”,答案为B。

10.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左传》记载的是鲁僖公亲自参与天文观测的事。

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天文观测,把天文和国家社稷联系起来,可见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

11.解析:选C。

结合材料中信息“盛唐”“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反映的是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

12.解析:选D。

材料中的描述涉及研究历史学的重要资料,即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者都是我们后人研究历史必不可少的资料。

真实的历史需要两者互证,当只有其中一者出现时,会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接近历史的客观事实,不能说任何一种资料可信或者不可信。

二、材料阅读
13.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型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

答案一:宋代收藏热。

依据:①出现背景:皇帝等统治者大力倡导;科举取士,文人队伍壮大;书法、绘画艺
术发展;艺术家的不懈探寻;商品经济繁荣等。

②繁盛表现:制度推动(画院成为科举制的一部分);名家辈出(宋徽宗、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等);理论创新(《负暄野录》《洞天清禄焦》等收藏典籍涌现)等。

答案二:当代收藏热。

依据:①出现背景:政局稳定,民主法制日益健全;改革开放,经济繁荣;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教育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等。

②繁盛表现:经济推动(商业化收藏特色突出);组织保障(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个收藏组织);媒介推动(报刊、杂志、收藏拍卖网站、收藏电视节目的推动)等。

14.
解析:第(1)问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通过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商业及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戏曲的发展,而市民阶层壮大,其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也是戏曲文化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3)问第一小问考查京剧的形成;第二小问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戏曲具有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父诫其子”“兄勉其弟”等则反映了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4)问从设问即可看出史学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紧扣此点回答即可。

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拓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