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简短哲理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的简短哲理故事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励志的简短哲理故事(共含14篇),欢迎阅读! 篇1:经典哲理励志故事
懂得包容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

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头脑、学问、智慧还算比较自信。

聪明人当然愿意和聪明人交流,那确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而遇到学识浅薄、思维混乱、说话缠夹不清的师兄师弟,每每会气急败坏,大发脾气,常常把一句:“你怎么还不明白?你猪脑袋啊”挂在嘴边。

师父为此批评了他很多次,他嘴上承认错误,但一遇到类似情况,仍然忍不住要发脾气。

可是有一天,一次上山打柴的经历让他改变了看法。

这一天柴打得特别多,他的心情也很好。

回去的路上他累了,就放下柴担到溪水边喝点水,洗一把脸。

这时“小强”来了。

小强是山里的一只小猴,经常来这边玩,也经常碰到上山打柴的小和尚。

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好朋友。

小和尚洗完想要拿汗巾擦脸,却发现汗巾还挂在那边的柴担上,他也确实是很累了,于是就指着柴担,示意让小强替他去拿汗巾。

小强跑过去,从柴担上抽了一支木柴,给小和尚拿了过来。

小和尚觉得很有趣,又让小强去拿,并用手比划呈方形,嘴里说着:“汗巾、汗巾”。

小强又去,拿回来的还是木柴。

小和尚笑得更开心了,这次他拿一块石头丢过去,正好丢到汗巾上,然后指给小强“看到了吧?拿那个汗巾”。

小强再去,拿回来的还是木柴,而且还是一幅得意洋洋的表情,好像在说“你看,我多能干!”看着小强一幅志得意满的样子,小和尚笑得前仰后合。

回来以后,小和尚把这件有趣的事告诉了方丈。

于是方丈问他:“你跟师弟们讲道理,他们听不明白,你就会发脾气。

可是小强听不明白,你为什么反而觉得有趣?”小和尚一愣,回答说:“小强听不懂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是猴。

可师弟他们是人,他们不应该听不懂我说的道理。


方丈说:“应该?什么又叫做应该呢?首先每个人天生的悟性不同,悟性好的人,并不是他的功劳;悟性差的人,也不是他的过错。

就算是悟性相同的,后天所处的环境又不一样。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人,并不是他的功劳;出生在走卒屠户的人,也不是他的过错。

就算是环境一样的,能遇到的师父又不一样。

遇到一灯
和尚的,未必是他的功劳;遇到酒肉和尚的,未必是他的过错。

人与人有这样大的差异,你凭什么就能说谁‘应该能’怎么样呢?”
小和尚听到这里,低头不说话了。

方丈接着说:“更何况,天道无常,人世无常。

今天他比你差,你可以看不起他,明天他若比你强了呢?那时候他再来看不起你,你心里感受却又如何?”
小和尚惭愧的说:“师父,我知道我的错了。

”方丈却摇头道:“不,其实你最大的错,却并不在于此。

”小和尚睁大了双眼问:“那我的错在哪里呢?”
方丈说:“错在你没有学着用佛的眼睛去看,用佛的心去想。

”小和尚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就要领会到一些什么东西了,于是连忙磕头说:“和尚慈悲,求师父教我!”
方丈微笑道:“你仔细想一想,同样是不能理解你的意思,为什么你对师弟就会发怒,对小强就会开怀大笑?他们是相同的,而变化的是你自己。

所以问题并不出在他们身上,而出在你身上。

你不对小强发怒,是因为你是人,他是猴,你比他的智慧高得多,因此你就可以包容他的错误。

而你师弟他们是人,你也是人,你的智慧跟他们是同一个档次,因此就包容不了他们的错误。

如果是佛呢?佛看到你师弟们的错误,他会发怒吗?他当然不会,因为佛的智慧可以包容一切。


“你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没有试着用佛的眼光去观察世人,用佛的慈悲去怜悯世人,用佛的智慧去包容世人。


篇2:哲理励志故事
九则哲理励志故事
1、《豪猪的哲学》
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挤到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马上分开;御寒的本能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

这样经过几次反复,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在人类中,自我的空虚和孤寂使人们需要社交,但许多令人厌恶的本性和使人难以忍受的缺点又使它们分开#终于人们也找到了最佳距离,使得他们通过礼节共同生活在一起。

2、《石膏》
它是多么柔软,温暖,随和,多么希望有人助它一臂之力,安排它的命运。

这时,它什么活都肯干,甚至充当填料。

它终于找到一个小孔,钻了进去,稳稳当当,舒舒服服地安顿了下来。

这时,它的性格骤然一变:又冷,又干,又硬。

3、《薄薄的银子》
一位富人去看哲学家,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对他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许多人。

”有钱人说。

然后,哲学家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现在你看见了什么?”
“我自己”。

他回答。

“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分别只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

”哲学家说,“但是这一点银子就叫你只看到自己而见不到别人了。


4、《其实》
一个农民曾经向一位教授这样问道:“先生,一个聋哑人曾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

他先把左手中的两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用右手做锤钉的.样子。

服务员拿出一把锤,他摇了摇头,并用右手指了指放在柜台上的两个手指。

服务员拿给他钉子,他点了点头。

这时候,恰巧有位看不见的人进来。

先生,请你想象一下,他将如何买到一把剪子?”
“噢,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子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

”教授从容地答道。

其实,盲人是会说话的。

5、《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我问:“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们吃呢?”
老农说:“这种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到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吃个精光。

6、《良机》
“开门!”
“#”
“开门!”
“你是谁?”
“我是良机”
“不可能。


“为什么?”
“良机只叩门一次。


7、《小镇》
老头坐在镇外,一个生人问他道:“镇里住的是怎么样的人?”
“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
“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


“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


另外一个人走到老头跟前问他:“镇里住的是怎么样的人?”
“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头问。

“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别人”
“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

”老头说。

8、《谚语挑眼》
我最讨厌有人动不动就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我说,唉呀,老先生,再不要吃那许多盐了,您老的高血压就是这么得的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精神可嘉!但大可不必去磨。

须知,一只铁杵可制成千百只绣花针呢。

孟子曰:“君子远庖厨。

”不,在有些家庭里,已经进化为“淑女远庖厨”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现在某些地方,要想别人“听你言”,一定要强调自己是青年才俊啊!
9、《成功秘诀》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拼命吹!”风说。

“要能拍!”照相机说。

“要罩得住”蚊帐说。

“无孔不入”钉子说。

“口锋要锐利。

”刀子说。

“容量要大。

”冰箱说。

“永远保持冷静。

”冷气机说。

“有扫荡黑暗带来光明的本事。

”火说。

“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茶壶说。

篇3:哲理励志故事
哲理故事常常用精简短小的短篇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哲理励志故事不仅能教会人走向成功的方法还能让我们心中充满无限能量,一鼓作气的在自己人生之路奋斗下去。

想与做的距离
一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应邀来我国讲课,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有那么大呢?”
杰克・韦尔奇说:“那是因为你们是知道,而我是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是的,很多道理很简单,我们也都知道,但这些简单易知的道理我们没有去做到。

比如:我们都知道“聚沙成塔”的道理,却常常忽视了那些成功的细沙,不愿做细小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构筑起事业成功的高塔。

再比如:我们都清楚“水滴石穿”的道理,却缺少水滴那样心系一处的定力,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结果总是在半途而废中与成功失之交臂。

知道得再多,想得再好,如果不去做,不去行动,那永远都不会有超越,永远都只能在原地踏步。

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拉开了距离;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分出了高低;正是行动,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别。

逆袭的巩会计
去一家灶台鱼吃饭的时候,巩会计爱上了自助小咸菜里的腌萝卜。

他决定跟老板娘要一些,事先问我:你觉得她会给吗?我摇摇头。

很显然,我估算错了。

巩会计斡旋一番后成功拿着腌萝卜回来了,厨师还很兴奋地跟他说,你可真会吃,这是我们店里的特色,多给你点儿。

我居然忘记了,巩会计就是这样神奇的体质。

他建议我做某件工作时说出的话,会让我觉得心存歉疚,不好好完成简直辜负了人民的信任。

当然,还有信任中包含的鼓励,让人不至于因自我厌恶而中途放弃。

巩会计并不是一个会计。

多年前某同事带着调侃意味说出这三个字时,我第一次知道他是会计专业的,大家并没有想到后来这个称呼会流行开来。

90后同事还曾给他起外号叫“童颜狂魔”,过于二次元而没有流行开来。

娃娃脸的确不容易显老,可巩会计对脸圆这件事耿耿于怀,唯一弥补的方式是,他有独特的拍照技巧,每次合影总能找到最显脸小的站位,比如躲在脸更大的人身后。

那个人通常是我。

我认识的巩会计是个很讲究的人,有些洁癖,外出吃饭要用茶水涮餐具,出差住快捷酒店都会自带浴巾、枕巾、床单。

有一回游泳短暂不见了自带的米奇浴巾,寻回时就很嫌弃,将其降格为擦脚毛巾。

很难想象这样的他曾经在尘土飞扬的环境里工作,往一个巨大的仓库里搬砖――他刚毕业时真的担任过瓷砖厂里的会计,经常要半夜和工人们一起卸货。

要不是他讲座的内容就是自己的逆袭故事,我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往事如烟,过去的沉重都变得遥远而缥缈。

他一边搬砖,一边读书和写作,实现了逆袭,成了作家,出过一本关于童年的畅销书。

书中他一直在卖萌,可我总能从字里行间读出真实的伤感,像听岳云鹏讲在保安队的相声一般,半真半假的段子展现出喜剧的忧伤,那刺痛像粥里的沙粒,是冷不防的。

巩会计说自己小时候经常挨打,作讲座时,有中学生问他:经常被打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吗?他坦然承认有,那些性格里的负面因素,那些自卑是花了很多年才克服的。

至今和父母的沟通也不那么顺畅。

私下里,他也屡次表示自己情商低,不会说话。

可周围的人都不这么看,他谦卑周到礼貌,单位的中老年妇女都很喜欢他。

一起出差,在火车站需要拎起拉杆箱上下楼梯时,他总是主动又娴熟地接过女同事的行李。

他说自己全家出门时,东西都是他拿着。

所以,你可以把包给我。

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期待,受宠若惊的同时又好奇他是怎样变得如此训练有素的,背后一定有许多故事吧。

做校园活动时,巩会计站在两千人的操场上讲自己的故事,他节奏把控得很好,话筒坏了也会卖萌救场,让人很安心。

我发现他站立的时候会略微含着胸,也许这就是小时候常挨打留下的唯一痕迹。

我想提醒他可以更舒展一些,突然记起他站得很直的场景。

那是照片里他单手抱着两岁女儿的时刻,女儿的娇小衬着他的高大,像贝克汉姆抱着贝小七街拍一般有范儿。

作为一个父亲,是他最自如的时刻。

或许有了女儿之后,他才真正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开始了另一种自我救赎。

为人所不肯为
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

照他的理解,晨起暮色,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和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

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

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不是不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芸芸众生,达到激浊扬清、心灵空明的境界。

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

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佛家的眼中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毫无意义。

也许“认真”是一项无法保证丰收的艰苦耕耘。

认真是形而下层面的行为,它收获的往往是形而下层面的满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态得以展示,也使人生的丰富性得以体现。

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一生穷困潦倒,以打磨眼镜片维持生活。

白天,他在昏暗狭小的作坊里一丝不苟地淬炼、打磨、装配,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几乎比夜晚在灯下写哲学著作还要虔诚。

在他生活的城市里,没有人意识到斯宾诺莎将是影响几个世纪人类精神领域的大思想家,却都知道他是手艺精湛的工匠。

艰辛的劳动使斯宾诺莎双目失明,英年早逝。

但若没有认真打制眼镜片的劳动姿态,也就不可能有在思考和写作中燃烧自我的精神境界。

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寻求永恒价值的根基,后者是前者在另一种劳动形态上的升华。

在为世人寻求光明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打制的每一副镜片与写下的每一页手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事事都认真的人,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他的认真而变得丰满而充实。

他的人生没有虚度,而且在认真对待的每一件事情中被赋予了巨大的意义,为人所不肯为,终成人所不能成。

[哲理励志故事]
篇4:哲理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1:生存的法则
一直以为,蜗牛背着那又硬又重的壳,是一生的负累。

走得那么慢,无法飞翔,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被那个壳拖累了。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里,有一篇《蜗牛的奖杯》,教育孩子不要骄傲,谦受益,满招损的故事,就用蜗牛做了主角。

说在很久以前,蜗牛有一对会飞的翅膀,并且在飞行比赛中得了冠军,正因为它把奖杯当做炫耀的资本,整天背在背上,最后,成了壳,而蜗牛,再也跑不快了。

回到现实,教育学生,蜗牛在这样的条件下,该怎样让自己活下来,活得出彩?活出生命的意义?
如果,你有一个壳背在身上,你喜欢吗?
当然,有喜欢这样生活的人。

那是一间多么好的房子,走哪儿背哪儿,累了随时随地可以睡觉,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闲适,这样的自在的,虽然走得慢一点,虽然背在身上辛苦些,可是,幸福安稳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些鸟尽管飞得高,不是天天忙着筑巢?甚至还有许多,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但更多人不喜欢,那是慢生活,叫人不思进取,叫人懈怠,叫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活着,总要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生下来,就只会保护自己,哪里还能想到更远的地方,更广阔的天空?哪里会创造出另一个世界?还另一份美丽给自己?
是的,毛毛虫没有骨头,也爬不快,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因为,毛毛虫总有一天,会变成蝴蝶,那美丽的颜色,在花丛中,惊艳了多少人的眼。

蚯蚓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也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因为蚯蚓会钻土,会松土,成了益虫,被人类喜爱。

蜗牛,它的慢,我却并不反对,我想,它一定在说,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
我们靠自己。

是的,它活得很久,它有耐性,向着目标,一直爬下去,爬下去。

我看见过高树上的蜗牛,也见过高山的蜗牛,它从哪里来?它是靠着那柔软的身体坚定慢行,靠那个可以保护它的壳随时安家,它同样见证着生命的种.种奇迹。

在生存法则里,请永远不要歧视那些看似柔弱者,因为,它所做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里包含着的强大力量,更震撼人心。

励志故事2:三个和尚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他来到庙里,看见庙里的水缸没水了,就挑来水倒满了水缸,还给观音瓶子里加满了水,干枯的杨枝终于恢复了生机。

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

他渴极了,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小和尚让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他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

于是两个人抬着一只水桶去山下取水,抬水的时候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要不不在中间,两个人就推来推去,谁都不想多出一点力气。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

他也想喝水,但恰好缸里没有水了。

小和尚和高和尚让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放下水桶就立刻咕咚咕咚的大喝起来,两桶水被喝了个精光。

后来谁也不去挑水,从此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柳枝枯萎了。

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

结果老鼠打翻烛台,燃起了大火。

和尚们慌了神,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励志故事3:困境的价值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

因为即使我的能力再好,每天鸡鸣的时候,我也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

神啊!
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騷扰着大象。

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

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励志故事4:奇怪的友谊
真真在小的时候生了一场病,是失忆症,于是不知怎么的,就和一直叫珞珠的老虎交上了朋友。

他们两个亲密无间,如果真真被老狼追击,珞珠就立刻窜了出来,老狼便不敢来袭了。

每当珞珠受了伤,真真便用自己的知识采集了许多草药为它治伤,它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有一天,真真来到了一个名叫乱石港的地方,顾名思义,就是有这许许多多乱石的地方,一对等着铜铃大眼的野狼乘虚而入,声东击西,左右围攻真真,真真慌了,但很快镇定下来,想:珞珠,对了,只要我敲打羊蹄,珞珠就会“冒”出来,有什么好怕的?于是摆了一个无所谓的表情,若无其事的朝着那公狼和母
狼走去,这回轮到它们目瞪口呆了,一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羊居然还走上前来,但是它们太想吃羊肉了,就这样僵持着,
于是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只头上没有尖角的小母羊,居然昂首挺胸的走在前面,然而两匹饿狼居然害怕的跟在后面,所有的狼虽然都停下了手头的事情,但是没有一匹“敢”去和那只羊“匹敌”的!珞珠在一旁嘿嘿的笑。

突然,真真再也镇定不下去了,开始敲打羊蹄,发出咩咩的羊叫,珞珠便被“召唤”来了。

狼群向炸开了锅一样四散溃逃,但是很快利用群体优势,攻击珞珠。

虽然珞珠再勇猛,也抵挡不住狼群毫不留情的袭击,体力消耗的很快!
#的急了,踢着坚硬的石头,突然,一块石头砸到了一匹母狼的脑门,顿时血浆四溅,母狼去见阎王了!真真顿时来了兴致,像踢足球一样踢向狼群,珞珠也尽量不要让自己和狼群混在一起,真真把石头都踢完了,露出了许许多多沙子,便摆开了“迷雾阵”,珞珠心有灵犀,赶紧找了一个和自己体格差不多的狼当替罪“羊”,狼群陷入一片混乱,他们两个顺利跑掉了!
所以,你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着急,慌乱,通常镇定是最明智的选择!
励志故事5:没有人会永远的快乐
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盘膝打坐。

他突然听到了几声哭泣,声音好像来自山脚下的海边,而哭泣的人是一个年轻的女子。

这么深的夜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于是,老和尚从蒲团上站起,急忙向海边奔去。

果然,月色当空,在海边高高的岩石上,站立着一个白色的身影。

就在老和尚即将抓住轻生女子的衣袖之际,那女子纵身一跃,跳进海中。

幸好老和尚懂一些水性,几经挣扎,终于将她救上了岸。

可奇怪的是,被老僧救活之后,年轻女子不但不感激,反而一脸的忧伤,埋怨老和尚多管闲事。

老和尚问她:“年轻人,你为什么要选择轻生之路呢?”年轻女人喃喃地说道:“这里是我的美梦开始的地方,所以也应该在这里终结……”
原来,三年前,就在风景如画的普陀山,她与一个前来旅游的年轻人不期而遇,两个人一见钟情,喜结连理。

两年前,他们爱情的结晶——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出生了。

然而,一年前,那个渴望让自己和她共度人生夕陽的爱人,却因一次公差不幸殉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