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①。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②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注】①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②币:礼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次进次:顺序
B.卒起不意卒:最终
C.荆轲废.废:倒下
D.轲自知事不就就:成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渐离击筑为荆轲送行,荆轲和乐而歌唱,歌声凄厉悲怆,人们听了都流泪哭泣,但他们并不知道此行凶多吉少。
B.到秦国后,荆轲带上价值千金的礼物去见秦王的宠臣蒙嘉,希望蒙嘉替他事先在秦王面前说好话,终得面见秦王。
C.荆轲一击不中,仅割断秦王的衣袖,荆轲追逐秦王,而殿上群臣又不得携带兵器,仓皇之中只能徒手与荆轲搏斗。
D.荆轲被秦王砍断左腿,又用匕首掷击秦王,却扎在了柱子上,行刺失败,荆轲靠着柱子,叉腿大骂秦王,慨然赴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 分)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5 分)
参考答案:
10. D
11. B卒:通“猝”,突然
12. A“并不知道此行凶多吉少”理解有误。
C 项错在“仅割断秦王的衣袖”。
13. (1)人们瞪大眼睛,头发全部向上顶起了帽子。
在这时,荆轲登上马车飞驰离开,始终没有回头。
(关键词:指冠、就、去、顾)
(2)荆轲拿了地图捧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关键词:奉、发、穷、见)
参考译文: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
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悲凉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
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
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
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
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
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
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
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
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及召来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
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
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
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秦王的侍卫上前,斩杀了荆轲。
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