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

医疗设备状况是否完好、质量是否优良,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影响着医院的信誉以及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对临床诊断结果及治疗造成影响。

所以,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确保医疗设备时刻处于正常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疗设备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大。

1.医院设备管理维修的重要性
人是医疗设备应用对象,它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人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一旦医疗设备性能不稳定、出现误差,就会导致漏诊、误诊,对病人的治疗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医疗设备如脑电图仪、心电图仪、肌电诱发电位仪等生物电类检测设备,干扰现象是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现象,会对诊断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不能诊断。

有时从表面上看设备运行并没有出现异常,但是仪器性能指标出现不准现象,导致检测数据失真甚至无效治疗。

此外,许多医疗的诊断设备与治疗设备在医院只有一台,一旦出现故障会对医院的正常工作产生严重影响,首先对病人的及时诊断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病人的连续治疗,最终对疗效造成影响。

2.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重使用,轻维修
如今,许多医院都具备了各型的医疗设备,这也就导致了更多更复杂的维修管理问题。

多数医院购置医疗设备只侧重于科室的使用,虽然对这些设备的注意事项与规范操作也比较重视,却严重忽视了其维修与管理工作。

对于一些抢救治疗的大型医疗设备来说,设备购置后,科室人员大多只重视使用,对维修与管理工作却不够重视。

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这些设备的性能与参数的准确性下降,大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设备不但不能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还很容易产生各种隐患问题。

2.2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医院不惜花费巨大财力引进购置高端设备,各种高精尖的医疗电子设备在各个医疗机构中充分展现了它们的价值,为医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带来一定的效益。

因为现代高端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医院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很难跟随医疗设备的发展速度,加上设备生产厂家对其产品的软、硬件与核心技术的控制,导致设备厂家对设备维修的垄断,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只能任人宰割。

2.3维修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虽然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医学工程专业的大专生与本科生,但是真正可以分配到医学工作岗位的人员却非常少。

所以,
对医院来说,非常缺乏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层人员,对于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难以满足。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设备维修工作人员都靠平时的维修经验来确定设备的故障并进行维修,对于线路维修难以准确把握,由此导致维修的实效性较差。

随着医疗设备向电子化、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很多医疗设备都采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系统、贴片元件,之前原始的检测方法与技术已经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很多高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低,受不到医院的重视,而被很多国外的医疗代理机构优厚的条件所吸引。

众多因素造成了很多医院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

3.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维修管理力度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应在构建和谐社会氛围中起表率作用。

所以,医疗系统应从大局出发,切实地将解决这一问题当成首要任务。

更新对医疗设备、仪器的维修管理理念,提供性能状态良好的设备,配合临床医生提高疾病诊断率和符合率。

此外同时,要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据、有力、可操作性强的维修管理体制,加大维修管理力度,将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纳入医院管理轨道。

3.2配备好医院自身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力量
充分发挥维修人员的积极性,能够为医院节省一定的维修费用。

提供维修人员参与培训的机会,包括要求厂商培训、参与厂商一起装机、外派参加专业设备维修培训等。

科技在进步,设备
在更新,为满足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的要求。

设备维修人员必须不断学习。

此外,还应每年组织医院的医学工程维修技术人员开展1~2次集中的专业技术培训,不仅传授理论知识,也培养实际操作动手能力,逐步形成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制度化在职教育,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3.3做好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医疗设备使用记录。

二是做好医疗设备日常维修记录。

三是重视医疗设备的大修。

四是加强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

每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都具体落实到人,做到台台医疗设备有人管,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各级医院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是医疗机构发展的关键,是一门集技术、计划、经济和制度管理为一体的系统管理工程。

医师的治疗往往离不开设备的诊断,而设备的维修更是离不开维修技术人员的管理,所以,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利用最优的设备资源获取医院最大的治疗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