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
学习版
内容摘要:婴幼儿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作为此阶段重要的教育者之一,应该重视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而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灵活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幼儿保持平等友好的关系,提高和幼儿的亲密程度,在潜移默化中以自己的良好言语习惯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幼儿 心理卫生保健 工作
在幼儿期做好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幼儿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身体发育都处于成长阶段[1]。

身体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都很差,所以针对幼儿在本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为幼儿以后发展打下基础都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慈爱与宽容的心理素质。

幼儿的身心发育处于早期成长阶段,他们的内心非常脆弱,需要成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并且孩子在幼儿期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会表现出顽皮、多动的情况,幼儿在此阶段仍以自身为中心,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情绪起伏比较大,自己的情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自己的愿望或需求没有得到成年人的满足,可能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不满,想要引起家长的关注。

而且这个阶段的幼儿很难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时间短,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无法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从老师的安排。

而且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个人能力有限,对事物认知并不全面,所以经常会犯错误,但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问题,所以教师要用耐心和爱心对待孩子,接受孩子的错误,给予正确的指导,避免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教师采用严厉的态度对待孩子,那么会让幼儿产生恐惧和不安,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处事态度。

对待孩子时,教师要保持耐心,让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抱歉,但不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不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

二、经常亲近幼儿,表达关爱。

幼儿对这个世界仍然很陌生,所以他需要别人给予他安全,只有充足的安全感才能促进身心发展。

虽然我国开放了二胎政策,但现阶段仍有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

所以他们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很少有年龄相近的伙伴。

经常是一个人自娱自乐自己玩耍,所以他们在刚刚加入幼儿园时会很难融入集体,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也不知道如何加入到其他孩子的游戏中,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感到孤单和孤独。

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就需要成人长期持续的爱和关怀。

因此,教师要亲近幼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努力向幼儿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

例如,在晨检结束后,教师可以给予孩子一个拥抱,或者牵着孩子的手把他送到教室,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够消除幼儿在离开父母时的恐惧和焦虑,还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安全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三、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不能不顾幼儿现年龄
阶段的特点,盲目采用不合理的教育方法,不合理的教育行为可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后果。

而且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环境大多处在家庭中,和外界的接触和交往次数比较少,所以在幼儿刚入学时,因为不熟悉幼儿园环境,所以可能无法与其他幼儿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再加上幼儿对父母依恋,在与父母分离时容易产生焦虑、悲伤等不良情绪,所以短时间内很难融入到集体活动中,会出现不愿意到幼儿园的情况。

而且虽然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但是他们能够感受到人的情绪。

如果教师将不良情绪带入幼儿园,那么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以游戏为主,以温和体贴的方式,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教育幼儿培养健康的心态,提高幼儿的顺应性。

幼儿长期受到教师积极方面的影响,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减少幼儿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

四、采取正确措施解决幼儿的不安状态。

正是因为幼儿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所以他们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来释放自己不良情绪。

所以有一些孩子经常用不正确的方式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比如,用咬指甲来表达自己的紧张和不安。

当家长批评幼儿、对其要求太高或者是教育方式太粗暴时,幼儿就会用咬指甲的方式来缓解自身的压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幼儿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比如幼儿吮吸手指、反社会行为、恋物等不良行为,应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要找到幼儿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消除这种不良行为,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状态。

但是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手段解决幼儿的不安状态,而是采用处罚、批评或强制禁止等措施。

可能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语言领域活动《我是小勇士》,让幼儿在交流对话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感,教师也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孩子说出自己为何感到不安,让孩子勇敢地战胜心理的恐惧,释放自己的不安情绪,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五、结语。

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理保健工作中要积极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行为,要以身作则,持续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许运娟, 梁美金, 林良柳. 阳江市江城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检查验收情况分析——谈谈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12(16):135-136. [2]莫源秋. 谈谈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J]. 当代学前教育, 2018, 000(005):44-46. [3]周勤慧, 书格拉, ZHOUQin-hui,等. 幼儿园教师卫生保健知识技能需求调查报告[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00(6):146-147. [4]张晓英.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谈谈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 [J]. 甘肃教育, 2020(4):100-100. [5]邢希. 浅谈幼儿园怎样做好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 000(021):267-267.(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嘉悦山幼儿园)
谈谈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
■文/贝洁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