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模式之(黄桃)林下藜蒿高效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egetables2020.6栽培技朮
林下经济模式之(黄桃)林下藜蒿
高效栽培技术
刘立军,李玉军,殷新娟,张媛,谢文博
(武汉市蔡甸区农业农村局,湖北武汉430100)
摘要:为推动藜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蔡甸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城郊林果采摘业快速发展实情,开展(黄桃)林下藜蒿栽培试验示范。
在分析藜蒿设施栽培与林下半野生栽培各自特点的基础之上,介绍利用(黄桃)林下空闲地种植藜蒿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后,在3—4月可收获藜蒿1~2茬,667m2可产黄桃750kg、藜蒿1500kg,且所产藜蒿绿色、优质,原始风味浓郁;利用新模式平均667n?产值在1万元以上,其中仅藜蒿一项的产值就超过0.7万元;具有低投入、省人工、易操作且产品绿色,效益佳的特点,对比藜蒿设施(常规)栽培,林下藜蒿栽培具有较大优势,为藜蒿产业和乡村采摘旅游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林下;藜蒿;高效栽培
藜蒿又名篓蒿、芦蒿,野生于荒滩等潮湿处,因其抗逆性强,很少有病虫为害,经人工驯化栽培后,成为一种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特色蔬菜。
藜蒿以地上嫩茎叶及地下根状茎供食用,是武汉传统名菜,其风味独特,品质纯正,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菜中精品。
近10多年来,武汉市蔡甸区因势利导,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组织科技攻关,大力推广藜蒿设施栽培(钢架大棚)、夏秋遮光栽培,采用标准化生产和技术配套模式(其中藜蒿一西甜瓜栽培模式,667m2平均产值达2万元以上),使“蔡甸藜蒿”逐步发展成为蔡甸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涌现出金鸡、薜山等国家级藜蒿“一村一品”专业村,其中金鸡村被誉为“楚天藜蒿第一村”。
“蔡甸藜蒿”先后获得“武汉知名农产品”称号(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工商总局)、“蔡甸藜蒿”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业部)等荣誉;但是,由于人工及设施栽培藜蒿发展迅速,藜蒿产品风味逐年淡化,蔡甸区农业科技人员结合武汉市发展城郊农业,以及林果采摘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利用林果园的林下闲置土地,试验果树(黄桃)林下种植藜蒿新技术。
试验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利用土地、节省人工、操作简单、增加收入、抑制果园杂草,且产品绿色、投入相对较少,为平原地区林下套作和藜蒿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该模式亦可推广至冬季落叶树种(如栾树)等苗木基地。
1(黄桃)林下种植藜蒿新技术优势
武汉市藜蒿生产以设施栽培为主,栽培(押插)季节在每年8—10月,收获3~4茬后于次年3月结束,667n?平均产量3000kg,产值达1.5万元以上,但钢架大棚等农资和人工投入较大。
林下栽培利用林果园空闲地,露地栽培,简便易行,在3—4月可收获1~2茬,667n?可产黄桃750kg、藜蒿1500kg,且藜蒿产品绿色、优质,具原始风味,林下模式667n?平均产值1万元以上,其中藜蒿产值0.7万元以上(表1)。
2林下藜蒿栽培技术要点
2.1整地措施
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平原区域、冬季落叶林果园均可种植,本试验在成熟黄桃园(黄桃品种
收稿日期:2020-03-23
-39-
栽培技朮
Vegetables 2020.6
表1 (黄桃)林下种植藜蒿(新技术)与藜蒿设施栽培(常规)模式及效益对比
模式
定植期
配套收获产量/产值/成本/效益/模式效栽培 口壬应用
品种
茬次
kg
元元
元
益/元
方式 曲质
设施藜蒿
8—10 月
西甜瓜
3〜4茬每年育苗一般,芬芳味淡、(常规)3 000
15 0004 000
11 00020 000
栽植
含水量足
仅生产
林下藜蒿
8月一次黄桃
1-2茬1 500
7 000
1 0006 000
10 000
一种多年优,原始风味浓、生产、休(林下)
年2月
收获 干物质充足
闲采摘
为锦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培育,引进1年生苗 木,2016年3月栽植,已挂果)林下进行,黄桃 株距2.5 m,行距5.4 m, 667 n?栽50株,在行中
间整地做畦,先做好田园清洁,并充分晒堡。
整
地时,耕深20~30 cm ,做到畦面细碎平整,畦面
宽 150-200 cm,畦沟宽40 cm,畦高20-25 cm,
同时667 n?施商品有机肥300-400 kg 02.2藜蒿品种
选用长势一致的种苗,所用种株经过筛选, 剔除病株、杂株、虫株等。
本试验直接选用本地
野生藜蒿原种。
2.3藜蒿定植
2.3.1 植株抒插8-10月选取生长健壮的植株茎秆后,先剪
除未木质化的幼嫩部分和基部老化部分,并去除
叶片,然后将剩余茎秆剪截成长10 cm 的插条,
扑插密度宜为行距15 cm 、株距10 cm,每穴1株,
抒插深度以插条上部1节外露为宜,插后应浇透
水保湿。
本方法需提前在10月中下旬整地,且比
较耗费人工,但整齐度高。
2.3.2 根■系直扌番
春季栽植,整好地后,将收集到的根茎去掉 老根、老茎,剪成小段,每段2~3节,在做好的 畦面上,每隔10 cm,开深度为5 cm 的浅沟,按
每小段20 cm 的株距放置后覆土。
为省工、省力、 省成本,也可平铺放在畦面上,用旋耕机直接旋
入田中,但整齐度低。
2.4藜蒿田间管理
藜蒿林下栽培相当于藜蒿野生栽培,无需特 别管理,仅需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及时除
掉田间杂草即可。
若需促早发,可采用地膜浮面
覆盖或小拱棚覆盖栽培。
2.5藜蒿病虫害防治
藜蒿具备特殊芬芳气味,越冬露地栽培因处
于野生状态,基本不发生病虫害。
武汉地区林果 园采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玉米
螟成虫,采用“黄板”诱杀蜗虫。
小拱棚内湿度
大发生霜霉病时,在发病初期按每667 m?用72% 霜霉威或氧霜醴2 0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
5~7d o
2.6藜蒿采收
嫩茎长20 ~30 cm 时为适宜采收时期,应及时
采收。
采收时平地齐割,地面不留残桩,且避免
损伤地下茎。
武汉地区采收时节在3—4月,可结
合春季乡村旅游,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2.7藜蒿繁种
繁种一般在3月份收完最后一茬,追肥灌水
后,任其生长,采取抒插繁殖的,待成株木质化 后,成为下季栽培的插条;采取根系繁殖的,旋 耕后拾取根系。
風
为了完善与业界朋友们的线上交流平
台,更好地分享行业热点,《蔬菜》创建
了唯一官方头条号
“蔬菜部落”。
扫描 下方二维码一键关
注,共享更多行业资
源!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