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园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三点”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家参谋
基层教育
-204-
NONG JIA CAN MOU
中职学生园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三点”论
黄丽秋
(吉林省城建学校,吉林省吉林市,132000)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城市园林建设不断提高绿化、美化、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水平,对园林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追求专业素质和实务能力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匹配。

中职学校园林教学培养具备园林专业所设计的栽培养护、规划设计、招标投标与预决算等综合能力的人才,依据人才培养类型,中职学校对学生园林知识和技能培养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三点论”,即: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中职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指标,我国《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颁布了各项指标,在表明国家对园林城市建设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也为中职学校园林专业教学提供了遵循依据。

从目前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现实情况看,一方面我国城市园林化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园林建设程度也早已成为评定城市文明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另一方面园林建设是集绿化、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对于园林建设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追求专业素质和实务能力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匹配也不断增加。

因此,我国从中职学校到高职、普通本科、重点高校都开设了园林专业,而同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却明显不同。

中职学校园林教学培养具备园林专业所设计的栽培养护、规划设计、招标投标与预决算等综合能力的人才,依据人才培养类型,中职学校对学生园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三点论”,即: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基于“三点”论看中职学校园林专业教学现状的不足
园林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早期,各朝代的皇帝都会选择风水景色优美之地作为皇家园林,达官贵人也会选择一处佳地规划为自己的内院园林,如著名的圆明园或是闻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等等。

时至今日,园林艺术不再囿于皇家和显贵,已经成为普惠大众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绿化、美化、景观化、生态化城市的手段,成为我国大中专院校开展专业教学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内容。

尽管就我国中职学校园林教学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按国家的要求、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说来,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中职学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遵循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适应国家城市建设对这方面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但在办学过程中对凸显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够清晰,有模糊于高职乃至本科院校本专业办学目标的倾向,以至于培养出的学生“学而不专”“学用脱节”“眼高手低”,经过中职园林专业培养的学生本该成为园林建设一线的实干家和能工巧匠,但实力和能力不明显,甚至于缺乏与团队合作的和谐精神与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也很有学生总是找不准自己发展位置的好高骛远,在求职中和上岗后面临尴尬境地。

1.2 教学理念不够相称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共和及各类学校教育都必须秉承的教学理念,对于中职学校园林教学理念说来也概莫例外,但这一教学理念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大原则和大方向,具体说来的“以学生为本”应该考量
到怎样和做到怎样还欠分析研究和具体明确。

在实际的教学安排、教学开展和教学管理中,“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遵循过往经验为本”的教学理念存在。

而且园林专业教学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即与植物景观打交道,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管护与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相联系,尤其需要在实物、实景观照下学习,必须强调和用足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实践教学理念,很明显,中职学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不够实在和实用。

1.3 师资建设不够“双师”和“师德”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园林教学的师资保障,但“双师”型的能够讲授也能够实务操作的教师标准对种植园林专业师资队伍说来,很有教师达不到,大多教师属于“能讲乏作”类型,讲起专业技能可以照本宣科地夸夸其谈,引领学生实务锻炼明显不足。

“师德”是教师对学生职业道德率先垂范的引领,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教师的“师德”明显欠缺,又怎能教导和带出职业道德符合标准的学生呢?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中职学校园林专业教学质量。

2 基于“三点”论提高中职学生园林专业技能培养质量的想法2.1 将“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到就业培养上
中职学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为学生培养专业就业知识与技能服务,中职学校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调查分析我国城市建设市场对中职学校园林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现状,尤其是认真调查分析学校区位城市建设市场对中职学校园林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现状,依据本校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的积淀,来确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要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大方向和具体专业衔接起来,使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与“工匠”人才培养联系起来,引导培养学生成为拥有园林专业某一分支方面专长的实干家和创新家,给学生打好打实毕业后能够尽快就业、稳定就业、以专业立业发展的基础。

2.2 将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创新联动起来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中职学校远离教学理念的根本点,在这一根本点指导下的中职园林教学理念的创新就是要落实到教学模式床戏上来,要实现中职园林教学离您和教学模式的联动,收取相互促进的实效。

中职园林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有诸多方式可以尝试。

但最为重要的是:首先,教学模式左右教学方法,中职园林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实践教学基础上,正如有研究者的观点:“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的技能型比较强,针对就业要求会有很多分支,例如插花员、养护管理员等,他们都需要通过技能考核得到相应的技能证书,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对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花卉和植物养护、盆景艺术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1] 那么,怎样让学生感知实践要求,结合实践的需要进行学习,自然不能脱离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

其次,中职园林建设教学应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注重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同时跟进实践考核。

早期对于学生的教学流于在理论层次,学生对于理论学习觉得枯燥,并且纸上谈兵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所以教学者应逐渐增加对学生动手能力考核,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作用于实践,便于日后对于诸多突发和疑难问题的解决,同时建立
基层教育
农家参谋
-205-
NONG JIA CAN MOU
(上接第201页)
注重群体间的分工与合作,团队的目标和愿景也越来越清晰。

这种非正式组织的科研合作团队,只要一个契机,就可成为某个学术领域优秀团队,奠定在本领域的学术地位。

4 结论
本文是基于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科研合作网络的知识治理:机理、模型与策略—以江苏省地方高校为例”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与国内外学者注重科研合作网络的实证分析不同,本文为高校科研合作网络建立提供理论支撑,国家科技创新、高校间科研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教师个人职称提升都迫切需要多层次的科研合作,而宏观政策导向、高校教师个人社会需求和自我实践需求以及存在于现实的非正式组织成为建立和完善科研合作网络的基础。

作者简介:刘标胜,1976年生,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科研管理。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科
研合作网络的知识治理:机理、模型与策略—以江苏省地方高校为例”( D/2018/01/01)
注:本研究得到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项目资助参考文献
[1]李科利.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校科研合作创新:模式、特征、策略[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4):23-28.
[2]张国栋.高校科研合作网络演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5 (1):58.
[3]Jarno Hoekman & Koen Frenken & Frank Oort.The Geography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urope[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9,43(3):721-738.
[4]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单行本,2016.
[5]教育部科技司.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上接第203页)
4个部分:写作(20%),听力(30%),阅读(30%),翻译(20%)。

对于口语教学效果的对比,本课题组采用随机抽取给定话题进行oralpre-sentation 形式,被测者在实验班和对比班里按照学号随机抽选,每班各5名,共70名。

由同一组评委(共2名教师+2名学生)进行打分,最终统计实验班和对比班所有学生的平均分,并进行比较。

平均分班级实验班对比班写作20分12.7分11.5分听力30分22.8分19.4分阅读30分22.6分18.7分翻译20分12.6分13.4分口语100分
78.8分
74.3分
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写作、听力、阅读、口语分数都不同程度高于对比班,由此不难看出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写作、听力、阅读、口语
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翻译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涉猎不足,该部分教学作用不乐观。

作者简介:张超,1981年生,女,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1.
[2]吴军其.基于手机终端移动微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
[3]张超.论借助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移动微学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5(2)
[4]吴丽君.个性化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
(上接第202页)
校园危机事件,尽量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对此,应帮助师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加强师生安全知识培训力度,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构建科学的危机处理机制,应保障师生安全。

参考文献
[1]田国胜,王健.大学校园危机防范与应对策略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2):185-187.
[2]姚佳.提升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7(13):199-200.
[3]舒燕,万昌烨,唐哲人.高校校园危机管理防控途径探究[J].金融经济,2017(20):110-111.
[4]陈玲,赵艳.自媒体时代民办高校校园危机应对的策略研究[J].今日财富,2017(13):146-147.
学生自信心,完善学生人格发展。

再次,中职园林建设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教、学、做一体化’‘校企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三种教学模式及实施条件,为新形势下中职园林专业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

”[2]
同时,很多学校也在着力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重点都体现在为很提供了实践锻炼这个几点上,具体到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真实了解园林专业的具体工作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实地工作状态,为日后的求职和就职提供宝贵经验。

2.3 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双师”和“师德”建设
教师永远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驱动力,中职学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针对“双师”和“师德”缺乏的现状,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加强。

教育部颁发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时间规定》中明确提出:将组织教师且时间作为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中职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双师型”建设就要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即这样的方式职业学校层析关于对学生培养方式的提出,但针对于教师的提出和要求不足,建设“双师型”队伍确实应明确和实行这样的途径。

“师德”建设需要同时强调,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规范性和长期性,强调以教师师德的师范和影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

作者简介:黄丽秋,1984年生,女,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园林教学。

参考文献
[1] 孙红 提高中职云霭林专业技能培养之我见[J].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11).
[2]陈振峰 张昕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