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与“杆”趣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竿”与“杆”趣谈
“竿”与“杆”趣谈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
有一天,弟子王婧老师,问我“竿”与“杆”有何区别。
当时时间短,我只说:“要在动态语境中分辨,如‘百尺竿头’的‘竿’就有‘竹头
’,而‘一杆枪’的‘杆’却是木旁。
”实际上还是没有说出二者的区别。
今天综合网络相关资料,将两个字的细微区别总结如下:
“竿”和“杆”,都是指细长而直的东西,但表达的意思有细微差别,不能通用。
竿,指一般的竿子,如“竹竿”“麻竿”“钓鱼竿”等;“杆”,一般是指直立在地上的杆子,如“旗杆”“电线杆”“标杆”等。
体育运动的“撑杆跳”,跳高架上的“横杆”,也都用“杆”,而不能用“竿”。
“竿“字有“竹字头”,除了指“竹竿”外,所指的东西最初往往是用竹子做的。
例如:“钓竿”(也说“渔竿”“钓鱼竿”)、滑竿(老式人力交通工具,在两根竹竿之间架上像躺椅的座位,由两个人抬着走)、马竿(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另外,有些成语或者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中要用“竿”。
例如:“揭竿而起”“立竿见影”“日上三竿”等。
这些词语在古籍上都用的是“竿”,因此写成“竿”才是规范的词形,注意不要写成“杆”。
应元乘月黑,束槀为人,人竿一灯,立陴间。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2)又如“竿旌(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竿首(用竿悬首)”
(3)通“干”。
“请托”。
摩,谓相逼近也。
今俗以事干人者谓之相竿摩。
――《后汉书·董卓传》注
(4)又如“竿摩(干求,请托)”
竿子
竹竿。
竿gān
(1)竹子的主干:竹~。
立~见影。
揭~而起。
(2)特指“钓鱼竿”:垂~。
投~。
~钓。
(3)古代指竹简:~牍(书信)。
相关成语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
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
指行贿请托。
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
更进一竿:更:再,又;竿:竹竿。
又前进了一步。
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揭竿而起: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
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
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
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斩木揭竿:揭:举起;竿:竹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
比喻武装起义。
杆gǎn
1、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如“笔杆”“秤
杆”“杆棒(棍棒)”“杆儿上(民间秘密组织的代称)”。
2、作杠杆、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
如:保险杆。
3、兵器,盾牌。
杆,古作干,俗加木。
――《正字通》
杆gǎn
用于有杆的器物。
如“一杆枪”“一杆秤”
杆gān
杆秤:秤的一种、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秤锤,提绳等组成。
杆菌:任何直杆状细菌――区别于球菌和螺菌。
杆gān
本义:木名。
即“檀木”。
一说为柘树)。
杆子: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
如“旗杆”“电线
杆”“桅杆”
杆gǎn
杆子:有一定用途的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多直立在地上,上端较细)。
如“电线杆子”。
杆子(1)∶指揭竿而起的人。
(2)∶指结伙抢劫的土匪。
如“拉杆子”。
杆gān
较长的棍:~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
旗~。
桅~。
电线~。
杆gǎn
(1)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秤(区别于台秤等)。
笔~儿。
~菌。
(2)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笔。
一~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