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原理、精度和特点,从公路勘测设计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方面,论述GPS卫星定位技术在公路测设各阶段中的运用,GPS 测量模式的选择,以及GPS数据处理等。
探讨GPS 、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在公路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及结合路线CAD软件进行公路的设计应用,提高公路勘测设计速度、工作的效率和办公自动化程度。
关键词:GPS RTK 公路勘测数据处理
0.引言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这主要依赖于GPS系统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
GPS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推广,运用GPS 卫星定位技术使传统的公路勘测方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有巨大的技术潜力。
1.GPS简介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GPS的测量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组成,GPS测地型接收设备(接收机)是实现测地定位的基本条件,接收机有单频与双频之分:双频机适宜于中、长基线(大于20km)测量,具有快速静态测量的功能,可升级为RTK功能;单频机适宜于小于20km的短基线测量,对于一般工程测量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RTK系统由GPS接收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子手薄及配套设备组成,整套设备在轻量化、操作简便性、实时可靠性、高精度等方面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公路工程测量的要求。
2.GPS测量特点
目前公路勘测中虽已广泛采用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但常规测量方法受横向通视和作业条件的限制,作业强度大,且效率低,勘测设计周期长。
利用GPS 测量能克服上述缺陷,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公路勘测设计质量。
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GPS测量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2.1 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测站间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
GPS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
(要求测站上空不得有障碍,以免GPS接收卫星信号受干扰。
)
2.2 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
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
实验证明,在小于50公里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500公里的基线上可达10-6~10-7。
2.3 观测时间短,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40min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在小于20km的短基线上,只需5min 观测时间即可求得测点坐标。
2.4 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2.5 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目前GPS接收机已趋小型化和操作傻瓜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打开电源、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
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2.6 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3.GPS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3.1 GPS在公路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公路勘测阶段首先进行控制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布设控制点,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作为测绘路线地形图、定线测设和施工放样的重要基础。
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导线法进行路线控制测量,具有布网灵活、外业观测速度快、全天候作业、定位精度高等优点,经内业处理可在统一坐标系下提供控制点的三维数据。
3.2 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 Time Kinematic)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在公路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原理是,在精度较高的首级控制点上安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发射台实时地发送给流动观测站。
在流动观测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接收电台接收基准站传送的数据,然后利用电子手簿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显示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
实时动态(RTK)定位有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测量模式,两种定位模式相结合,在公路路线勘测设计中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公路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等,并可将数据导入计算计用路线CAD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
3.2.1 应用RTK技术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公路定线多是在大比例尺(1:1000或1:2000)带状地形图上进行。
用传统方法
测图,先要建立控制点,然后进行碎部测量,绘制成大比例尺地形图。
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时间长。
应用RTK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技术可以完全克服这个缺点,只需在沿线每个碎部点上停留一两分钟,即可获得每点的坐标、高程。
结合点特征编码及属性信息,构成带状所有碎部点的数据,在室内将点的组合数据导入的计算机,即可用绘图软件成图,大大降低了测图难度,既省时又省力,非常实用。
3.2.2 应用RTK技术进行公路中线测量
应用RTK技术进行公路中线测量,可同时完成传统测量方法中的放线测量、中桩测量、中平测量等工作,基本作业方法是:在路线控制点上架设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流动站测设路线点位并进行打桩作业。
根据所设计的路线参数,利用路线计算程序和GPS配套的电子手簿计算路线中桩的设计坐标。
在流动站的测设操作下,只要输入要测设的参考点号,然后按解算键,显示屏可及时显示当前杆位和到设计桩位的方向与距离,移动杆位,当屏幕显示杆位与设计点位重合时,在杆位处打桩写号即可。
这样逐桩进行,可快速在地面上测设中桩并测得中桩高程。
并且每个点的测设都是独立完成的,不会产生累计误差。
3.3 将数据导入计算计,利用路线CAD软件进行公路的设计计算和绘图。
必要时,也可用动态GPS到现场检测复合设计计算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
4结束语
GPS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测量,精度高,不受作业环境和距离限制,且非常适合于地形复杂、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等的公路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极大地降低劳动作业强度,减少野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给传统的公路勘测作业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公路测设水平显著提高。
特别是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应用于道路地形测绘、公路中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可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储存传输,实现与路线CAD的集成,在公路勘察设计单位和公路施工单位均有重要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在公路建设领域我们应加快研究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提高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以促进公路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 98).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高德慈文孔越.测量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4]公路勘测规范(JTJ061 99).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