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二中2020届高三期中模拟拉练一(物理)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期中模拟检测(一)
物理试题 2019.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5小题为单选题,6-10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质量为 m 的物体从高为 h 处自由下落,开始的
3
h
用时为 t ,则 A .物体的落地时间为3t B .物体的落地时间为 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 .物体的落地速度为
2.如图所示,物体A 、B 用足够长的细绳与轻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 置于薄木板上,此时弹簧左侧细绳与木板平行,已知质量m A =3m B ,现将薄木板由倾角30°缓慢放平,物体A 始终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不计滑轮摩擦,物体A 、B 大小可忽略不计。

A .弹簧伸长量逐渐变大
B .连接A 、B 的细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不变
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D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3.图示为一带电粒子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运动的一段轨迹,A 、
B 为轨迹上的两点。

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其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v o ,方向竖直向
上,到B 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粒子重力不计。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
2o mv q
B .
22o mv q
C .
232o mv q
D.
22o mv q
4.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d 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dpa 打到屏MN 上的a 点,通过pa 段用时为t 2若该微粒经过P 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终打到屏MN 上。

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

新微粒运动的 ( )
A.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t
B.轨迹为pc ,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C.轨迹为pb ,至屏幕的时间将等于t
D.轨迹为pa ,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5.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速率v 匀速运动,质量为m 的物块由传送带底端静止释放。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物块到达传送带顶端前与之保持静止。

则在物块由静止释放到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多提供的能量为2mv
B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212
mv C .传送带和物块增加的内能为()
2cos 2cos sin mv μθ
μθθ-
D .摩擦力对物体平均功率为cos mgv μθ
6.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口处以速度水平v a 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a 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 处;今在P 点正上方与a 等高的b 处以v b 速度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 b 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a b
v v = B.
2a b v v = C .a b t t = D. 2a b t t =
7.“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用M 代表“神舟八号”,N 代表“天宫一号”,它们对接前做圆周运动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A .M 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 .M 适度加速有可能与N 实现对接
C .对接前,M 的运行速度大于N 的运行速度
D .对接后,它们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8.如图所示,M 、N 处各放置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且与MN 连线中点重合,对角线ac 与MN 垂直,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
A .b 、d 两点场强相同,电势相等
B .O 点电势不为零,场强为零
C .将质沿a →0→c 移动,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 .将电子沿a →b →c 移动,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R 1和R 3均为
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当R 2的滑片在ab 的中点时合上开关S ,此时三个电表A 1、A 2和V 的示数分别为I
1、I 2和U .现将R 2的滑片向a 端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总功率减小
B .R 3消耗的功率增大
C .I 1增大,I 2减小,U 增大
D .I 1减小,I 2不变,U 减小 10.如图所示,一根固定的绝缘竖直长杆位于范围足够大且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2mg
E q
=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圆环套在杆上,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使圆环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经时间t 0,圆环回到出发点。

若圆环回到出发点之前已经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环经过
2
t 时间刚好到达最低点 B .环的最大加速度为0m qv B
a g m
μ=+
C .环在t 0时间内损失的机械能为222022212m g m v q B μ⎛⎫
- ⎪⎝⎭
D .环下降过程和上升过程系统因摩擦产生的内能相等 二、实验题(共15分)
11.(5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
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和所受拉力F 的关系图像,图中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绳中拉力大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 图线,如图(b )所示。

(1)图线________是在轨道左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1”或“○2”);要想使得该图线过原点应 轨道的倾角(填“增大”或“减小”)
(2)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 =____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

(g=10m/s2)
(3)实验中是否要满足,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远远大于重物质量的条件? 。

12.(6分)有一个未知电阻R x,用下图中的(a)和(b)两种电路分别对它进行测量,用(a)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6V,6mA,用(b)图电路测量时,两表读数分别为5.9V,10mA,则用______ 图所示电路测该电阻的阻值误差较小,测量值R x=__ Ω ,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 _(填:“大”或“小”)。

13.(5分)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让质量为m=100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

(1)某同学依据纸带求得相关各点的瞬时速度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下落距离h,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描点后画出变化图线,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所有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v2-h图象应是图中的()
(2)O点为刚释放重锤时打出的点,相邻两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g取9.8m/s2。

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从打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______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E K=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45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1分)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 m,C是半径R=20 m 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到达B 点时速度v B=30 m/s。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
(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大小;
(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 N的大小。

15.(1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
一个光滑的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连接,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的上表面相平,B、C
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滑块A以初速度v0从右端滑上B并以滑离B,恰好能到达C的最高
点.A、B、C的质量均为m,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木板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圆弧槽C的半径R。

16.(12分)电学中有些仪器经常用到下述电子运动的物理原理。

某一水平面内有一直角坐标系xOy,在x=0和x=L=10cm的区间内有一沿x轴负方向的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E1=1.0×104V/m,在x=L和x=3L的区间内有一沿y轴负方向的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E2=1.0×104V/m,一电子(为了计算简单,比荷取2×1011C/kg)从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O以很小的速度进入匀强电场E1,计算时不计此速度且只考虑在xOy平面内的运动。

求:
(1)电子从O点进入到离开x=3L处的电场所需的时间;
(2)电子离开x=3L处的电场时的纵坐标;
(3)电子离开x=3L处的电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17.(12分)如图,在直角三角形OPN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加速后,沿平行于x辅的方向射入磁场;一段时间后,该粒子在OP边上某点以垂直于x轴的方向射出。

已知O点为坐标原点,N点在y轴上,OP 与x轴的夹角为30°,粒子进入磁场的入射点与离开磁场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为d,不计重力。

求(1)带电粒子的比荷;
(2)带电粒子从射入磁场到运动至x轴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