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线木偶元素在动漫形象中的现代性转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提线木偶元素在动漫形象中的现代性转化
刘萍
【摘要】泉州提线木偶的结构原理、造型手法和服饰特点与动漫的创作相似相通,适宜融入动漫创作中。

挖掘和提炼泉州提线木偶的形态、装饰、意象等元素,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草图设计、深化设计、三维建模与动作节点绑定设计,把富有传统提线木偶特征的元素用现代设计手法转化为简练的动漫形象,并根据设计出的动漫形象进行旅游纪念品开发,以实现泉州提线木偶元素在动漫中的现代性转化与创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Quanzhou marionette has its structuring, modeling, and clothing features similar or compatible to those for cartoon creation, and are good to create cartoon images from. Elements of form, decoration, and images of Quanzhou marionette are defined first, sketches, details, 3D modeling and motion nodes are then designed to transform the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of marionette into brief cartoon images by modern cartoon design, and the cartoon images are applied to tourist souvenirs. The elements of Quanzhou marionette are thus innovated and upgraded through modern cartoons, which helps the effectiv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期刊名称】《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6页(P6-10,27)
【关键词】泉州提线木偶;动漫形象设计;旅游纪念品;文化理念
【作者】刘萍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69
泉州提线木偶文化是闽南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正逐渐走向消退。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较多的学者进行泉州提线木偶文化的研究,闽南高校中也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并取得颇多的研究成果。

但是,这些研究[1-3]
或主要针对文化本身进行分析,或着眼于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鲜有对闽南文化元素在设计领域中的运用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将之与动漫相结合的研究则更少。

而用动漫来传承这一优秀的闽南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本土文化出发,研究泉州提线木偶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造型形式,参照现代动漫造型设计理论,挖掘并提取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形象图形、文化理念、表现手法和艺术典型特征,将其运用到动漫形象设计中;并归整梳理这些资源的内在含义,储
建与动漫造型设计相关的“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库”,以实现泉州提线木偶元素的现代性转化,使之既凸显传统文化的神韵与魅力,又融入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现代的表现形式。

一、泉州提线木偶元素与动漫形象的相融性
泉州提线木偶精美绝伦的雕刻、粉彩、偶像结构、服饰盔帽等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艺术影响深远。

[4]提取泉州提线木偶元素融入动漫形象的设计,设计师首要的工作是要全面了解泉州提线木偶文化,研究其结构原理、造型手法和服饰特点等与动漫形象的相融性。

(一)结构原理上的相融性
泉州提线木偶整体构造复杂、严谨、合理。

木偶主要由偶头(含盔帽)、笼腹(躯干
含服饰)、四肢(含鞋、靴)、提线(8~36 根)、勾牌(操线板)等部分组成。

[5]木偶头部一般由樟木刻制(现在也有用树脂制成)并施以粉彩,内部设有机关使眼睛和嘴巴可以活动。

躯干部分的结构用竹制成,用来支撑角色的服饰。

在木偶的肘关节、手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人体运动的关键部位处系上细线,并把这些细线按顺序串在勾牌上,由操线人掌控。

动漫形象在3D 模型骨骼绑定阶段,也要对角色的骨骼进行精准绘制,准确找出角色的各个关节位置,进行伸展、弯曲等动作的绑定,这与提线木偶的结构原理是相似的。

这种以线控制角色运动的技法,巧妙运用到动漫创作中,会使动漫角色的动作别有风味。

(二)造型手法上的相融性
泉州提线木偶造型手法跟动漫的造型表现手法是相似相通的。

民间艺术家在雕刻木偶头部时,常运用夸张的造型手法,合理掌控人物比例,尤其注重用木偶的头部轮廓、五官、脸部表情的刻画及肢体语言等表现角色的个性特征。

动漫形象的设计除了遵循鲜明、简洁等要求外,还特别重视形象的趣味性、拟人化和动作的发展性。

动画师在进行动漫创作时,会运用挤压拉升等手法表现动画形象的五官、表情,不断推敲角色面部造型的合理性,注意总体的协调统一,这同样需要用形象以及角色的肢体语言来细致精确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6]如美国迪士尼出品的动画作品,就常利用动画角色生动的面部表情,夸张的肢体语言引人发笑,其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深受广大动画迷的喜爱。

提炼提线木偶中人物概括、夸张的设计元素并综合运用到动漫设计中,以一种生动活泼、亲切直观的动漫形式展现出来,其自由、活泼、富有传统底蕴的设计风格会给人以鲜明强烈的视觉印象和冲击力。

(三)服饰特点上的相融性
泉州提线木偶因舞台演出的需求,其服饰用色鲜艳、纯度高,对比强烈,刺绣精致
华丽,帽盔种类繁多,保留着强烈的民族特征;不同角色所穿戴的服饰会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设计,角色戏袍(帝王、官员蟒袍、富贵衣、帔、官衣、褶子等)、发型和头饰的造型十分考究。

动漫角色存在于虚拟空间内,其服饰款式、用色相对大胆夸张,强调视觉上的冲击力。

可见,无论是提线木偶还是动漫角色,都必须通过服饰的色彩、样式来传递角色的性格和身份等信息,设计中既要考虑人物服饰与场景氛围、作品风格的协调性,又要使服饰的特点、功能和艺术性符合主题表达的要求,所以,两者是相似相融的。

虽然提线木偶和动漫的艺术表现媒介截然不同,木偶为实物而动漫为虚拟数字,但是艺术家的艺术表现理念却如出一辙。

因此,提炼提线木偶的结构、造型、服饰等元素融入动画形象设计是适用、可行的。

二、泉州提线木偶动漫形象设计流程
下文以提取泉州提线木偶戏经典现代剧目《钦差大臣》的造型元素,并将之运用到动漫形象设计中的尝试为例,阐述泉州提线木偶动漫形象设计的实现流程。

(一)分析并提取设计素材
提线木偶戏《钦差大臣》由泉州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根据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改编而成,由著名导演吕忠文先生导演。

此剧在角色表演上大胆地借鉴了泉州高甲戏中丑角的表演程式,增强了木偶丑角表演的美感。

该剧在主题挖掘与人物塑造方面既忠实原著又有所超越,在世界木偶大观中,成为别具一格的剧目。

其提线木偶造型吸取了唐宋雕塑的艺术风格,并从闽南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雍容典雅,神韵含蓄,既有典型的泉州提线木偶造型的主要风格,又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一面。

剧中各种造型的木偶人物共60 多个,主要的人物有12 个,分别是:贾四、朱五、钱三、钱妻、钱女、师爷、胡教谕、马提举、牛巡检、杨典史、店婆、店公。

这12 个主要人物造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

偶头造型考究,人物特征明显,偶头轮廓清晰有力,五官大小比例适中,刻画细腻精致,脸部表情丰富。


假钦差贾四有着夸张曲眉,胡子上翘,脸庞粉红、并有白粉块等,性格善变、轻浮,神态刻画生动,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的造型;仆人朱五满脸络腮胡须、笑脸、倒眉,性格多疑;县大爷钱三有着极度夸张的圆鼓的体形及肥胖的脸蛋,是一个十足
的贪官形象。

[7]剧中人物服饰采用的是传统的男袍女裙的着装,有圆领、斜领、对开领;用料是苏州产的真丝软缎和真丝绣线,给人以轻盈、柔美、洒脱之感。


员钱三、胡教谕、马提举、牛巡检、杨典史身着圆领长袍,头戴幞头,腰系革带,脚穿厚底靴;钱妻头梳环髻戴花,身着对襟镶花边背子,下系长裙,腰穿围裳,胸
前露红色抹胸;钱女头梳高髻戴簪花,长圆脸形,身着曳地长裙,肩披披帛,形象
优美,情态典雅;假钦差贾四头戴秀才帽,身着金色细花纹斜领缎长衫,盔帽上镶
有泡珠和亮片等,这些富有特点的造型艺术都是动漫形象设计时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

(二)草图设计
草图设计是设计者用来记录设计构思的一种便捷方式。

一般用于设计形象的雏形,以手绘线描为主。

设计以《钦差大臣》角色造型为原形的动漫形象,除了对剧中人物的造型、服饰、色彩进行分析外,还要考虑受众的年龄、设计的风格以及动漫造型语言等问题。

动漫文化与提线木偶文化就如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虽然两者之间在结构原理、造型手法和服饰特点上有一定的相融性,但艺术风格却截然不同,一个传统一个现代,动漫造型语言简洁、线条简练、现代感强,而提线木偶造型则传统繁杂,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借用现代设计语言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这是在草图设计过程中尤需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动漫形象设计中实现泉州提线木偶元素现代性转换的方法有打散重组、概括提炼、夸张变形等。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打散重组法,是提取各种不同原型的造型元素(五官、服装、头饰等),并对之进行打散、解构,重新组建成新的艺术形态。

概括提炼则是对所参考的原型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提炼其主要
特征,并用精简的线条突出显示。

夸张变形法是对原型进行整体的外形改变,或改变局部比例,或夸大缩小局部特征,等等。

比如,《钦差大臣》中贾四动漫形象的设计,先按照打散重组法进行重新加工和改造,再采取概括提炼的手法,突出人物特征,把一些不利于动漫制作的繁缛细节简化或删除,最后运用夸张变形法改变其人体结构比例和脸部轮廓特征。

设计过程中保留了贾四脸部造型中曲眉、胡须等特征,对五官中眼睛、鼻子、嘴巴进行变形夸张处理,对服饰款式进行布纹衣褶的简化,让角色造型更加简洁明快,更符合动漫化繁为简的造型原则。

木偶偶头雕刻因为受雕刻工艺和木头材料等的限制,造型设计大都比较浑圆厚重,而动漫造型则相对自由。

如图1 之1 所示,对钱三这个贪婪奸诈的县令,设计中保留了原型中的一些基本特征,并综合传统偶头造型中地主、贪官大多为肥头大耳呈圆形,奸诈狡猾之人大多尖嘴猴腮呈细长形的两种程式化的脸型特征,对脸部的上半部分造型进行了压缩处理,使其脸型上尖下胖呈秤砣形,以强化其贪婪奸诈的个性特征,从而使造型更富有动漫趣味。

其他动漫形象的设计也分别在整体的比例以及不同角色之间的体量尺度等方面加大了对比力度,基本凸显了动漫形象的人物性格特征。

图1 草图设计Fig.1 Sketch Design
实践表明,结合动画艺术特有的语言符号,充分、恰当、有效地传达原型现代性转化的信息和价值观念,是动漫造型设计中的难点。

(三)深化设计
这个阶段主要是分析、解决草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动漫形象进行再修改再设计,让设计出的动漫形象既有内涵,又受受众喜爱。

其关键在于巧妙地融合提线木偶的元素和动漫形象的表现语言,包括造型、色彩、风格、材质以及角色表情、动态等的理解与运用。

此阶段特别注重角色头部的设计,因为动漫形象头部造型是最具个性的语言符号,头部的塑造可以传达出角色的年龄、性格和表情等信息,是
传达角色情感、感知角色情绪及心理状态的关键部位。

图2 是经过深化设计后的动漫形象。

从图2 中可见,我们将各形象头与身体的比例,缩至1:2,使整个人物形象比较小巧、有趣;适度夸张了五官,对躯干和四肢也进行了夸张和概括;从角色嘴巴来说,木偶因为要开口“说话”表演,故下颌骨基本上是可以脱离出来的,嘴巴的缝隙是直接连接到下巴的,而我们在动漫形象设计时,特意将嘴巴和下颌骨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出一个具有木偶特色的嘴型;我们把动漫形象的眼睛设计成月牙形,既突出角色在剧中的性格,又显得更加俏皮可爱。

图2 深化设计后的动漫形象Fig.2 Cartoon image by in-depth design
但是,提取并不是照搬,动漫形象的配色设计不能依样画葫芦。

因为提线木偶表演要注意戏台演出的视觉效果,所以其服饰、妆容等用色夸张,色彩纯度高。

而动漫主要出现在屏幕上,色光在视觉上会比实物的色彩如印刷色、油漆色等更鲜亮,如果直接照搬提线木偶的颜色会造成动漫形象整体色彩搭配不协调问题。

因此,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了颜色的纯度,使色彩间的对比度有所降低,视觉效果更加和谐。

脸部颜色采用会给人们带来好运、代表喜庆的红色。

一是因为红色与服饰颜色搭配更协调;二是出于寓意吉祥方面的考虑,也方便后期的衍生产品开发。

在服饰方面基本上沿用了木偶的样式和颜色,除了尺度和外轮廓稍加处理外,没有过大的改变。

(四)三维建模与动作节点绑定设计
图3 三视图设计Fig.3 Three-view drawing design
在动漫形象三维建模前,要先设计好形象的三视图,通常包括:身体正面、身体全侧面、身体背面(图3),较为精致复杂的角色形象还要加上半侧、顶视或其他特殊视角。

动漫形象的三视图设计为动画建模师进行3D 建模提供了直观、准确的空间体量和外形结构的参考标准。

3D 建模完成后需进行动作节点绑定设计。

在动作节点上添加控制器,此过程跟提
线木偶各大关节点(即可活动的动作节点)的提线绑定如出一辙。

动作节点的位置设置以人体骨骼关节点为参照,但与人体骨骼有比例、数量上的不同,主要根据动漫形象的特点来决定(图4)。

动漫的动作表演较木偶更为复杂多变,因此其绑定的控
制命令也更为庞杂。

图4 动作节点绑定设计Fig.4 Design in fixed motion nodes
三、泉州提线木偶动漫形象衍生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动漫衍生产品凝结了设计者和生产者的智慧及创造性劳动,其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产品的原创性。

所谓原创性,并非是去颠覆一切设计的模式、理念和形态,而是在遵循相关商业艺术规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产品赋予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8]
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动漫造型的应用空间,网络媒体的介入丰富了动漫的表现语言、形式及制作的方法。

[9]设计者可以结合高科技手段,利用动漫语言的符号性、传播性等特征开发泉州提线木偶动漫形象的衍生旅游纪念品,既可以把设计好的动漫形象印在T 恤上做成个性文化衫(图5),也可以将动漫形象做成公仔(图6),或将动漫形象运用到U 盘、笔记本、游戏设计中,使设计出的旅游纪念品既
满足游客需求又具有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

图5 T 恤Fig.5 T-shirt
图6 公仔Fig.6 Doll
四、结语
在探索历史文化痕迹的同时,充分吸收本土民俗特色,利用动漫媒介描绘泉州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宣传泉州悠久的人文历史,并将其转化为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消费特性的旅游文化产品,是对泉州非物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它将现代符号、时代特征和大众审美需求融合在一起,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巧妙地对接、碰撞、融合,既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使动漫形象具有更完整、丰满的民族特征,还为对外沟通和产业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对闽南民间艺术的传承、
保护,促进泉州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少龙,王景贤.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泉州提线木偶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林育毅,谢万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3]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闽南文化图典系列第一辑: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
[4]林育毅,谢万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81-85.
[5]刘淑娟.悬丝飞舞,演绎传奇——泉州提线木偶制作工艺研究[J].装饰,2013(1):79-80.
[6]谢和朋.泉州提线木偶头部造型元素的提炼与再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101-104.
[7]傅翔.刀简意随形神俱在——谈中国木偶戏版《钦差大臣》的人物造型设计[J].福建艺术,2003(5):38.
[8]黄益军,王纯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2(3):81-85.
[9]苟劲松,傅立新.略谈以动漫形象设计为核心的动画创作模式——从动漫形象设计到“衍生动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2):64-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