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认识钟表认识时间》教学实录与设计思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时间认识钟表认识时间》 教学实录与设计思路
目录
01 一、教学内容分析
03 三、设计思路
02 二、学生情况分析 04 四、教学目标
目录
05 五、教学重点难点
07 七、教学过程
06 六、教学准备 08 参考内容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一年级 上册认识钟表初步体会时分秒的时间概念,会使用钟表和电子表计算经过时间的 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时间单位方面的知识。通过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认 识几时几分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看钟表和电子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 的时间,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能计算经过的时间。
1、认识钟面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多媒体出示: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请 同学们把这个有趣的发现也读一读吧。(齐读)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钟面 上还有什么?(数)这个数有什么特点?(12个数)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上数下数对称)请同学们把这个重要的发现读一读吧。(齐读)通过观察我们 还发现:(多媒体出示:上数下数对称。)请同学们把这个有趣的发现也读一读 吧。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在6和12上)这时小闹钟又怎么啦?(6时)这位小朋友 在做什么呢?(上学)这位小朋友从起床到上学经过了多少时间?你们知道吗? 你们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通过课件演示初步认识钟面。教师出示一个大钟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学生回答:有数字、有长针、短针。)数字是怎样排 列的?(学生回答:一圈一圈地排列。)教师接着引导:钟面上有些数字我们不 知道它的名字,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时针、分针。)时针在哪 里?(在中间);分针在哪里?(在旁边)。
1、认识钟面
(时针走一圈是12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那半圈呢?(时针走半圈是6 个小时;分针走半圈是30分)你还能发现什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 走一大格是5分)这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 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多媒体出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大格 是5分。)请同学们把这个重要的发现读一读吧。(齐读)
4、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儿歌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5、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培 养时间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能计算经过的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难点: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区分大格和小格;能计算经过的时间。渗透珍 惜时间的教育。培养时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钟表,能简单读、写几时几分,初步 建立时间观念。但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自控能力、注意力等 方面还需要加强锻炼。因此,教学中应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时间单位)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今天的黑板吧。(多媒体出示一幅墙上的挂钟图)同 学们看看墙上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挂钟的中间是什么?(时针、分针)时 针和分针指的数字表示的是几点几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认识钟表)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认识 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谢谢观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教师接着问:时针和分针是怎么移动的?它们移动时有什么规律?(学生回 答: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时针和分针 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旋转的。现在我们来拨一拨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教师示 范)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是怎样移动的?教师再拨一遍让学生观察。这时教师 提出疑问:时针走一大格就是几小时呢?分针走一大格就是几分钟呢?
1、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学具 钟表模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小组交流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并指出:时 针指的是几点?分针指的是几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演示视频点读)通过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3、认识整时。教师出示课本第94页例1的钟面图(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 察这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位置?这个时刻是多少时呢?学生回答 后教师板书:9时。接着教师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9。)教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这时教师提出疑问:9时我们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四、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 分、秒的实际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学 会合理安排时间。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钟面,能认读整时、半时,并能在钟 面上表示出整时、半时。
(一)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珍惜时间,初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 在钟面上表示出整时、半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上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9时的同学们是怎么上 课的。(播放一段9时同学们上课的视频)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上课时坐得端 端正正的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时尽情玩耍,做到学玩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钟面和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它们是 如何旋转的;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整时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调动 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教师通过让同桌互相说说自 己每天早上是什么时刻起床;晚上是什么时刻睡觉;中午又是什么时刻吃午饭的 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
时针、分针分别表示什么。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该做什 么呢?(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故事。(播放闹 钟声,出示图片)天亮了,小朋友起床了,这时小闹钟响了,看看小闹钟怎么啦? (时针和分针都指在12上)这时是几时?(12时)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起 床)这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大格是1小时,一大格是5分钟。)教师接着问: 那么时针走一圈是多少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初 步认识钟面和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它们是如何旋转的。同时通过演示拨一拨时 钟上的时针和分针,让学生直观感知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运动轨迹,从而理解 小时和分钟的含意。
三、设计思路
三、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创设情境和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有关时间单 位的知识,经历“感知——表象——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协作、交往的意识,面向全体 学生,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六、教学准备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视频点读软件)、学具钟表模型(小组一个)。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 时间单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时间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早上来上学前都要听什么呀?你每天听到什么?(当当 当……)你们听到的其实就是钟表的声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参考内容
一、教学内容及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背景分析
《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 钟表,能区分时针、分针,会看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有 助于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目录
01 一、教学内容分析
03 三、设计思路
02 二、学生情况分析 04 四、教学目标
目录
05 五、教学重点难点
07 七、教学过程
06 六、教学准备 08 参考内容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一年级 上册认识钟表初步体会时分秒的时间概念,会使用钟表和电子表计算经过时间的 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时间单位方面的知识。通过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认 识几时几分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看钟表和电子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 的时间,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能计算经过的时间。
1、认识钟面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多媒体出示: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请 同学们把这个有趣的发现也读一读吧。(齐读)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钟面 上还有什么?(数)这个数有什么特点?(12个数)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上数下数对称)请同学们把这个重要的发现读一读吧。(齐读)通过观察我们 还发现:(多媒体出示:上数下数对称。)请同学们把这个有趣的发现也读一读 吧。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在6和12上)这时小闹钟又怎么啦?(6时)这位小朋友 在做什么呢?(上学)这位小朋友从起床到上学经过了多少时间?你们知道吗? 你们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通过课件演示初步认识钟面。教师出示一个大钟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学生回答:有数字、有长针、短针。)数字是怎样排 列的?(学生回答:一圈一圈地排列。)教师接着引导:钟面上有些数字我们不 知道它的名字,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时针、分针。)时针在哪 里?(在中间);分针在哪里?(在旁边)。
1、认识钟面
(时针走一圈是12个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那半圈呢?(时针走半圈是6 个小时;分针走半圈是30分)你还能发现什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 走一大格是5分)这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 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多媒体出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大格 是5分。)请同学们把这个重要的发现读一读吧。(齐读)
4、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儿歌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5、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培 养时间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能计算经过的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难点: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区分大格和小格;能计算经过的时间。渗透珍 惜时间的教育。培养时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钟表,能简单读、写几时几分,初步 建立时间观念。但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自控能力、注意力等 方面还需要加强锻炼。因此,教学中应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时间单位)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今天的黑板吧。(多媒体出示一幅墙上的挂钟图)同 学们看看墙上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挂钟的中间是什么?(时针、分针)时 针和分针指的数字表示的是几点几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认识钟表)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认识 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谢谢观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教师接着问:时针和分针是怎么移动的?它们移动时有什么规律?(学生回 答: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时针和分针 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旋转的。现在我们来拨一拨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教师示 范)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是怎样移动的?教师再拨一遍让学生观察。这时教师 提出疑问:时针走一大格就是几小时呢?分针走一大格就是几分钟呢?
1、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学具 钟表模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小组交流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并指出:时 针指的是几点?分针指的是几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演示视频点读)通过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3、认识整时。教师出示课本第94页例1的钟面图(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 察这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位置?这个时刻是多少时呢?学生回答 后教师板书:9时。接着教师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9。)教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这时教师提出疑问:9时我们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四、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 分、秒的实际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学 会合理安排时间。
2、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钟面,能认读整时、半时,并能在钟 面上表示出整时、半时。
(一)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珍惜时间,初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 在钟面上表示出整时、半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上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9时的同学们是怎么上 课的。(播放一段9时同学们上课的视频)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上课时坐得端 端正正的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时尽情玩耍,做到学玩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钟面和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它们是 如何旋转的;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整时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调动 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教师通过让同桌互相说说自 己每天早上是什么时刻起床;晚上是什么时刻睡觉;中午又是什么时刻吃午饭的 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
时针、分针分别表示什么。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该做什 么呢?(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故事。(播放闹 钟声,出示图片)天亮了,小朋友起床了,这时小闹钟响了,看看小闹钟怎么啦? (时针和分针都指在12上)这时是几时?(12时)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起 床)这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大格是1小时,一大格是5分钟。)教师接着问: 那么时针走一圈是多少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初 步认识钟面和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它们是如何旋转的。同时通过演示拨一拨时 钟上的时针和分针,让学生直观感知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运动轨迹,从而理解 小时和分钟的含意。
三、设计思路
三、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创设情境和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有关时间单 位的知识,经历“感知——表象——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协作、交往的意识,面向全体 学生,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六、教学准备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视频点读软件)、学具钟表模型(小组一个)。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 时间单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时间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早上来上学前都要听什么呀?你每天听到什么?(当当 当……)你们听到的其实就是钟表的声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参考内容
一、教学内容及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背景分析
《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 钟表,能区分时针、分针,会看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有 助于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