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6.2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其他科学理论的关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连连看】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邓小平理论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①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②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思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决定的。 课堂演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大人民群众最热烈的拥护和支持。 启发提问:
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理论是灵魂、是旗 帜、是方向。那么,我们的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呢?(学生回答): 是因为有先进理论的指导。那么,指导我们的党前进的先进理论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历史,就是一部在理论上不断与时 俱进的历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活动二:分组讨论回答二个问题: 问题一:我们的党是怎样做到指导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的? 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几部分? (学生回答问题一):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 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学生回答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 学发展观等几部分。 (设置问题)同学们想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学生思考后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 活动三:(分组讨论)结合刚才的回答,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部分 内容及意义的认识。 (可以分三组:一组:邓小平理论,包括其意义、核心内容及精髓;二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包括其集中概括、意义及本质;三组:科学发展观包括其提出背景、内涵、意义、与其他科学理 论的关系) 学生回答: 一组:邓小平理论 意义: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 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师总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 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促进全 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 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 意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 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练习: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其依据有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 ①②③
备课 时间
教学 课题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教时
执政为民
计划
教学
1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三个代表”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2、理解: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3、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现实表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优秀共产党员模范事迹具体事例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联系学生的切身感受,增进学生对中国共 产党的感情。
重点 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节课我们学写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那么,我们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呢? 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始终是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必 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我们来看一份来自生活的报告: 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将近 90 年的历程,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 7000 万名党员。 他们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名字已经或将 要铭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今天,让这些留存在心底的永不褪色的记忆再次涌动激情。 活动一:猜猜看他是谁。(出示图片) 图片一:革命战争年代的共产党员光辉典范: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董存瑞。 图片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党员杰出代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郑培民、 史来贺、任长霞、牛玉儒、方永刚、沈浩。 图片三:汶川大地震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 是他们,不断擦亮“共产党员”这四个大字;是他们,一次次触动我们的灵魂;是他们,时刻激励 我们奋进!我们的党就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自己的先锋模范 作用。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思考: 9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从几十个人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名党员,领导着 13 多亿人口 的中国的执政党?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
决 定
党 的 指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党的 导 邓小平理论
性质 思
想 “三个代表”
本质
以人为本 核心 科学发展观
主中 义国 理特 论色 体社 系会
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课外作业 完成三维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双相 互动,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联系现实生活体会教材的政治学道理。
赞誉。俄新社评论说:“一个总理在两个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人员的国
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造成交通堵塞的国
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体现了:(A)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方法是统筹兼顾。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以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核 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 本质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1)、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三组:科学发展观
背景: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
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产党的
1.性质:(两个先锋队)、宗旨()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作用:①②③
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建设)
6.执政理念(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课堂总结:
D ①②③④

立 党

为 公
共 :、

产政
党为

国家 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