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中外案例对比浅析

合集下载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的探讨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的探讨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的探讨1. 引言20XX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XX〕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该《行动方案》指出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该方案的出台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如何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给我国现有法规政策的不足,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措施健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在建筑行业组织和协会的努力下,各种自成体系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相继出现,通过对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性能等指标的评估,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依据。

典型的评估标准如英国的《建筑环境评估法》(BREEAM)、美国的LEED 以及加拿大等多国合作建立的《绿色建筑工具》(GBTool)等。

这三个评估体系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完善且成功运作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也是其他国家建立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范本。

这些评估体系都是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第三方认证的形式以保持自身技术与管理上的权威性。

(2)美国的LEED 评估体系是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倡导制定的以自愿遵守为基础的国家标准,为新建商业建筑和现有建筑的改造提供了指导原则,其目的在于建立衡量绿色建筑的共同标准,促进建筑的整体设计,承认环境因素在建筑业中的重要地位,刺激绿色消费竞争,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良好效益的认识,实现建筑市场的根本变革。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Han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2023, 12(3), 633-645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hjce https:///10.12677/hjce.2023.125071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陈泓洁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收稿日期:2023年4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30日摘要目前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中也对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做出了要求,并且“碳达峰”和“碳中和”也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推广与发展绿色建筑,不仅减少了建筑领域碳排放,还是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途径。

所以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特点和关键体系新旧版的对比,了解了各国各体系的以后发展的方向,并从对各国体系制定者、最早颁布时间、评价范围、组织类型,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级分级方面将各个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剖析,最后给出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启示,为我国绿色建筑体系发展与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可持续发展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sHongjie Che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Xiji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Received: Apr. 25th , 2023; accepted: May 15th , 2023; published: May 30th, 2023AbstractAt present,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has also made re-quirements for green buildings, and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have been written into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accelerating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not on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but also are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 to陈泓洁achieve the goal of carbon peak as soon as possible.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s 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old and new versions of the key systems, understand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ach sys-tem in each country, and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each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maker, the earliest promulgation time, the evaluation scope, the organization type, the evaluation object,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evaluation content,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ating classification. Finally, the inspiration for China’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give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pdate of China’s green building system.Keywords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Comparative Analy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二十世纪末,绿色建筑已被许多国家接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任务之一,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通过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过程中考虑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建筑。

绿色建筑注重节能、节水、节地、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建筑设计和实践。

下面将以国内外的两个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国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美国纽约的一栋建筑物,名为“纽约北极圈绿色住宅大楼”。

这座住宅大楼是由沙恩伯格・莫斯科维茨・卡尼克・拉登联合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它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使其能够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更加出色。

首先,该住宅大楼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洗衣、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其次,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整栋大楼提供能源,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再来看国内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中国馆”是一座以绿色建筑为设计理念的建筑。

该建筑的外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同时内部结构和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首先,该建筑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回收系统,充分利用雨水和洗澡水等资源,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使用,实现了节水的目的。

其次,该建筑还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太阳能的利用,在不增加额外能源消耗的情况下,为建筑提供能源。

此外,该建筑还使用了双层玻璃和隔热材料,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了对空调和供暖设备的需求,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综上所述,这两个绿色建筑案例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实践。

它们通过采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这些绿色建筑案例还通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了住户的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I. 概述-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II. 国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 中庭概念及分类- 中庭绿化设计与建造实践- 中庭对建筑绿色化的促进作用III. 国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 国外绿色中庭建筑的发展历程- 国外中庭的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 国外中庭的绿色评估体系IV.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比较- 中庭设计与绿色建筑配合度- 中庭对生态环境和室内舒适性的影响- 中庭建筑的经济与社会效益V. 启示- 国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发展绿色中庭建筑的体系和措施VI.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议第一章概述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全球建筑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其旨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升建筑物的环保性与舒适度。

中庭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前景。

绿色中庭建筑强调中庭—作为放置植被的生态空间的内部园林, 是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绿色中庭建筑是从城市生态系统向室内空间的延伸,是为建筑物提供通风、采光和自然冷却,为住户打造宜居舒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生态空间的一种绿色建筑。

本文将以中庭建筑为CTG 示范点的绿色建筑实践为案例,剖析绿色中庭建筑在国内外的实践,总结出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差异和启示,为绿色中庭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二章国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这一章节主要介绍国内的绿色中庭建筑,包含中庭概念及分类、中庭绿化设计与建造实践、中庭对建筑绿色化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详细内容:2.1 中庭概念及分类中庭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园林中常见的构筑物。

中庭是园林与建筑的交汇点,是一个以园林为载体与建筑相结合的开放空间,如今中庭已不再仅是园林建筑的概念,而是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楼盘、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各类建筑中。

根据不同的面积占比,中庭可分为大中庭、小中庭、微型中庭和紧急避险中庭。

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之比较

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之比较

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之比较作者:李玉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摘要:随着国内旺盛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热潮和人们对城市住宅环境要求的提高,空中花园的设计理念被更多的国人所认知。

基于此设计理念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因而被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用来进行各种建筑的外观装饰,营造适合绿色建筑环境的空中花园的确是一条改善高层建筑人居环境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空中绿化;生态;环保作者简介:李玉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艺术系教师,副教授职称。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2一、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上如屋顶、露台、建筑物立面、阳台等进行绿化装饰设计,也称空中花园设计。

国内外常用的绿色建筑概念有:“立体绿化”、“垂直绿墙”、“屋顶绿化”、“攀缘绿化”等。

“立体绿化”是各类建筑物的墙体、屋顶露台、天台、檐口、阳台、门、窗及其他各类构筑物、城墙、挡土墙、围墙等进行绿化的统称。

“垂直绿墙”是指在城市建筑的墙体上,利用植物的攀缘性、垂枝性或附生性等生物特性,或者在墙体上搭建固定植物附着结构,使绿化在立体空间进行发展的一种方法。

“垂直绿墙”它除了有美化及增加绿量作用,更有为建筑降温和隔音的效果“屋顶花园(绿化)”是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草的统称。

“攀缘绿化”,就是利用攀缘植物,在墙面、树干、棚架、篱笆及可悬垂之处进行绿化、美化的一种绿化方式。

以上各种概念,都包涵平面绿化转向立体绿化的内容,虽在表述和实施上有很大的不同,但目前国内外都有用“空中绿化”这一广义的概念来统称。

二、国外空中绿化概况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都十分重视空中绿化,这也是维护人类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降低污染、保持低碳生活的一项举措,为了增加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各个国家和城市早已开始兴建空中花园。

美国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于1959年在凯泽中心一座六层楼的顶部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空中花园。

解析绿色建筑的优势和实践案例

解析绿色建筑的优势和实践案例

解析绿色建筑的优势和实践案例绿色建筑是一种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

它注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和节能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绿色建筑的优势和一些实践案例。

绿色建筑的优势: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使建筑物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地热能设备和高效的保温材料,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建筑注重使用可再生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破坏。

例如,使用再生建筑材料、回收水和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

3.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性。

通过良好的通风、空气过滤和使用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可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生态系统保护:绿色建筑设计时考虑到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使用植物景观来促进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和防止土地侵蚀。

5.投资回报:尽管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可能较高,但其长期节能和可持续特性能够为业主节省能源和运营费用。

据研究显示,绿色建筑的价值更高,租金更高,销售速度更快。

以下是一些绿色建筑实践案例:1.中国北京国家大剧院:该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先进的绿色设计赢得了世界瞩目。

建筑师从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灵感中获得了启示,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大面积的双层玻璃窗,减少了室内空调的使用。

2.美国西雅图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总部:该建筑是一个节能建筑的楷模,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灰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采用回收材料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提供了一个健康和环保的工作环境。

3.德国柏林联邦环境教育中心:该建筑采用了许多创新的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地热能利用和冷却塔。

该建筑被设计成一个独特的教育场所,向公众展示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

4.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这是一个大型的绿色建筑综合体,包括耐盐水植物、可持续的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对比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对比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对比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技术的不断创新,绿色建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有何不同?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国内绿色建筑的现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的绿色建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措施的实施: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城市节能减排规划》等。

政府采取的支持措施,将在一定范围内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市场需求的增长:在环保意识的引导下,市场对于环保型建筑的需求在不断提高。

尤其是在一些高端别墅和豪宅项目中,绿色建筑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

3.技术创新的推动:绿色建筑需要大量的先进技术来支撑。

一些国内建筑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如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绿色屋顶等,加强了绿色建筑的研发与应用。

4.绿色建材的采用:随着绿色建筑意识的加深,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已经成为了定向需求。

安全、环保的绿色建材成为了建筑业的新宠儿,大量应用于绿色建筑项目中。

二、国外绿色建筑的现状虽然国内的绿色建筑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相比于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

以下我们来看看国外绿色建筑的现状:1.北欧地区的创新:北欧地区是绿色建筑的领头羊。

在那里,绿色建筑已经融入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其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国际范围内颇具影响力。

在这里,建筑师提倡“零碳排放、高效能源利用、优质室内空气、可持续发展”等绿色理念。

2.美国的示范:美国是绿色建筑的第二大发展国家。

在美国,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推出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

此外,美国还有一些绿色建筑的示范项目,如举世著名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等。

3.亚洲国家的探索:在亚洲,绿色建筑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比如,日本的“节能补贴”政策,为节能型建筑提供财政支持;新加坡的“绿色建筑奖励”计划,为绿色建筑的建造提供了奖励和优惠。

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的比较与学习

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的比较与学习

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的比较与学习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供健康环境和良好社会保障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被提出,但是在国内外的普及和应用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国内,许多城市都通过文化、旅游等方式进行宣传,但是尚未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得到足够的重视。

与此相比,国外许多生态城市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这篇文章旨在比较国内外几个典型的生态城市案例,从中挖掘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首先,我们从荷兰的Utrecht说起。

Utrecht是位于荷兰中部的一座古老城市,也是荷兰的经济中心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Utrecht市政府就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其中最著名的是基于自行车交通的城市交通规划。

Utrecht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建设了一系列的自行车道路和骑车者优先的交通设施,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政策,如强制戴头盔、限制车速等。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大大降低了机动车污染和市中心的交通拥堵。

接下来是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澳大利亚文化、商业、教育和政治中心。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墨尔本市政府重视多元文化和生态环保,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项目。

其中最著名的是“Green Your Laneway”项目,即绿化小巷子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将市中心的众多小巷子绿化起来,使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为此,在绿化小巷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市政府动员了当地居民、企业以及大学学生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该项目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市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再来看中国的厦门。

作为中国的一个沿海城市,厦门市政府也开始重视生态城市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厦门市政府提出了“园城化”理念,即将城市规划和建设与自然生态紧密结合起来。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的探讨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的探讨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的探讨1. 引言20XX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XX〕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该《行动方案》指出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该方案的出台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如何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给我国现有法规政策的不足,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措施健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在建筑行业组织和协会的努力下,各种自成体系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相继出现,通过对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性能等指标的评估,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依据。

典型的评估标准如英国的《建筑环境评估法》(BREEAM)、美国的LEED 以及加拿大等多国合作建立的《绿色建筑工具》(GBTool)等。

这三个评估体系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完善且成功运作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也是其他国家建立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范本。

这些评估体系都是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第三方认证的形式以保持自身技术与管理上的权威性。

(2)美国的LEED 评估体系是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倡导制定的以自愿遵守为基础的国家标准,为新建商业建筑和现有建筑的改造提供了指导原则,其目的在于建立衡量绿色建筑的共同标准,促进建筑的整体设计,承认环境因素在建筑业中的重要地位,刺激绿色消费竞争,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良好效益的认识,实现建筑市场的根本变革。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国外建筑1.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这是一座会议中心,也是一座展览馆,更是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及基础设施先进理念的一个窗口。

如它的形状“水晶”一样,未来城市的多面将在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水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平方米,却是高能效的典范。

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

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在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被一个集成LED和荧光灯开关根据白天的大部分。

晶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所谓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的雨水,污水处理,然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

2.墨尔本:像素建筑澳大利亚人再一次证明了它们预示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像素大楼位于墨尔本市重要地段,是一个耀眼的项目。

达到105项环保要求,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

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楼五彩斑斓的外表皮让人过不不忘,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

此外,大楼里面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和谐的组合在外表皮上,赋予建筑活力及独特感。

像素建筑展示了澳大利亚的能力。

首次构建实现了完美的绿星评分,它为可持续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基础设施在整个澳大利亚。

同时,大楼取得了美国LEED 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3.巴林麦纳麦巴林世贸中心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

巴林世贸中心,耗资3500万巴币(约合9千多万美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摩天大楼。

大厦由两座传统阿拉伯式“风塔”高楼组合而成,上尖下宽,如一对比翼的海帆,巴林世界贸易中心是一座高240米、双子塔结构的建筑物。

主体平面为椭圆形,在两座大厦之间设置了水平支持的3座直径29米的风力涡轮。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影响和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外一些优秀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是一座令人瞩目的绿色办公建筑。

这座建筑的一大特色是其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

通过屋顶上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布利特中心能够满足自身大部分的电力需求。

此外,它还采用了高效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用于灌溉和卫生间用水,大大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使用了可回收和环保型材料,降低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在德国,有一个名为“汉堡之家”的绿色建筑。

它充分利用了被动式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保温隔热和自然通风设计,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冬季,房屋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室内设备产生的热量来保持温暖;夏季时,通过良好的隔热和通风,无需过多的空调制冷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而且,“汉堡之家”还配备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能源的使用情况,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新加坡的翠城新景是一个大型的住宅绿色建筑项目。

这个项目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大量的绿色植物融入到建筑中,形成了垂直花园和空中露台。

这些绿色空间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起到调节微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同时,翠城新景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处理和水资源回收系统,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和水资源的浪费。

回到国内,上海的中心大厦也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设计,这一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还起到了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降低了空调和采暖的能耗。

此外,中心大厦还设置了雨水回收和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绿化灌溉和卫生间冲洗。

大厦内部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自然采光情况自动调节亮度,节约了大量的电力。

北京的中国尊同样展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它采用了高效的空调系统和节能电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世界顶尖的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世界顶尖的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世界顶尖的绿色建筑案例分析I. 前言绿色建筑是全球建筑界的重要趋势,其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等多种优势,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着重介绍全球范围内几个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介绍其设计理念、技术手段和实际效果。

II. 闵行云天园闵行云天园是上海首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 50378-2019相符合。

园区包括多栋建筑,总建筑面积达200,000平方米。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园区内大厦的立面设计,通过绿色植物垂直立面,即“垂直森林”,将园区内少量土地打造成绿色城市之美。

此外,园区内的屋顶和墙面也被设计成植物覆盖,通过天然植物抵抗酷暑和冬季低温。

III. 阿布扎比太阳塔阿布扎比太阳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最炫目的地标之一。

该建筑覆盖着一块高效的太阳能集热器,可为大型发电厂供电。

它使用的技术也很优越,能够对空调系统进行自然通风和微气候调节,从而降低能耗和节能费用。

此外,太阳塔还有一个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天气和环境来控制内部温度,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IV. 荷兰绿色天际线荷兰的绿色天际线是一个结合了挑战、创新和可持续性的项目。

它由多座建筑组成,包括荷兰最高的摩天楼和一些小型办公和住宅建筑。

所有建筑都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低耗能LED照明技术,从而能够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此外,绿色天际线还采取了一种“降尘技术”来减少空气污染,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车辆尾气中的颗粒物质。

V. 美国波士顿大学生态园美国波士顿大学生态园是一个绿色建筑的创新项目,旨在通过一个巨大的绿色屋顶来鼓励学生研究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该项目覆盖了超过43,000平方英尺的食品屋顶,以当地的植物和土壤为基础,确保了绿色屋顶能够生长和维护。

同时,它还有一个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绿色屋顶。

VI. 结论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全球建筑业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技术和设计领域。

在未来几年中,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突出案例和绿色建筑创新方案的可能。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由于理念、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标准体系,我国很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困扰,而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因此可以借鉴国外低碳城市的发展经验。

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案例,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一、英国:生态城镇英国在生态城镇建设方面有良好的传统和实践经验。

从19世纪乌托邦式的新城镇,到霍华德提出的“明日田园城市”,都在探索既能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又能亲近自然,并可提供各类服务设施、化解社会矛盾的小城镇。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实现碳减排目标,2008年,英国提出生态城镇建设目标,并要求各地自愿报名,最终确定四个生态城镇。

这些生态城镇基本为大城市卫星城,有公共交通覆盖,发展目标是探索零碳排放的开发和建设运营模式,要求每个生态城镇至少在环境可持续的某一个领域具有示范意义。

该项目要求每个城镇至少要包括5000~10000个家庭,要配置高质量的服务设施,如学校、商店、办公、娱乐等。

生态城镇30%~50%的住宅应为低价或廉价住房,出售租赁比例配置合理,面积适中,功能混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每个城镇要设立管理机构,负责生态城镇的开发建设管理,完善建设目标措施,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英国生态城镇在技术层面也有较完善的规范,其出台的生态城镇规划政策分别从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就业、交通、生活方式、服务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景观与历史环境、生物多样性、水、防洪、废弃物处理、总体规划、实施交付和社区管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能源方面,要求建立全覆盖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城镇的零碳或更低的碳排放。

在交通方面,建设功能混合的社区,提高步行、骑车和公交出行比例,使居民在十分钟内能到发车间隔短的公交站点或社区服务设施。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探讨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探讨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探讨【摘要】绿色建筑是一种利用可持续材料和技术建造的建筑。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经验及其重要性。

国内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材料技术创新和标准认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国外绿色建筑则在设计理念上更加前卫,注重生态和人文关怀。

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材料和技术的创新不断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建立标准和认证体系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保证。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可以看到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取得的成就。

未来绿色建筑应向更加智能、生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绿色建筑,国内外发展经验,节能减排,材料和技术创新,标准认证体系,比较,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的定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但通常指的是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创造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不仅注重节能和资源利用效率,还强调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室内舒适度,从而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的背景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已成为全球建筑行业的共识,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可以改变传统建筑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繁荣与人民福祉的共赢局面。

1.2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绿色建筑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建筑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人们健康和幸福。

绿色建筑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国内外,政府和社会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例
3. 建筑材料
注重材料的生态效应,选 择了木材贴面。 加保温层,在建筑外形成一 个“呼吸”外皮。 中厅的外墙中还加了一层 麻布作为吸音层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4. 节能围护结构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外遮阳
围护结构保温
围护结构低U-Value玻璃
绿色建筑实例
5. 低能耗通风系统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图7 建筑中庭。选自《 Green Buildings Pay 》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图8 建筑中庭,选自《Solar Energy in Architecture》 p109
实例1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实例2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米那亚大厦,马来西亚
主要(生态)设计特征: 1. 空中花园从一个三层高的植物绿化护堤开始,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 (平面中每三层凹进
一次,设置空中花园,直至建筑屋顶) 2. 中庭 使凉空气能通过建筑的过度空间。 3. 绿化种植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 4. 曲面玻璃墙在南北两面为建筑调整日辐射得热量。构造细部使浅绿色的玻璃成为通风滤过器,
• 建筑内部树状的散气装置,成
为室内醒目的装饰性元素。南 向的窗户封闭,但其上设有高窗 供自然通风用。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实验室的墙体可以自由移动,网络布线非常灵活,可根据实验
室功能的变化重新布置,以减少重新调整的费用并避免材料浪 费。
绿色建筑实例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
• 太阳能吸热壁能充分吸收半沙漠地带的太阳热辐射,在白昼防止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墨尔本、杭州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墨尔本、杭州

生态优先
杭州的绿色建筑注重与周边环境的 融合,如湿地保护、雨水收集等, 维护生态平衡。
社会参与
杭州在推广绿色建筑过程中,注重 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合作,提高公众 的环保意识。
对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促进跨国合作与交流。
完善政策体系
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绿化措施
植物园内种植了大量本地植物,不仅 美化了环境,还提高了园区的碳汇能 力。
案例三:墨尔本能源效率展示中心
建筑特点
墨尔本能源效率展示中心是一座 集展览、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建 筑,通过展示节能技术和绿色建 筑材料,提高公众对节能减排的
认识。
节能技术
展示中心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 设备,如高效隔热材料和LED照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墨尔本、杭州
目 录
• 引言 • 墨尔本绿色建筑案例 • 杭州绿色建筑案例 • 墨尔本与杭州绿色建筑的比较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经济、 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环 境。
设计
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结合智 能调控系统。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和地热能的综合利用。
建筑材料
使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 如再生材料和低挥发性有机化 合物涂料。
社会效益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低 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杭州西溪天堂国际综合体
设计
优化建筑布局,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水资源管理
雨水收集和灰水回收系统,减少用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能 与 能源利 用 节水 与水 资 源利 用 节材 与材 料 资源 利用 室 内环境 质量 运 营管 理



此后 几年 间 为完 善绿 色 建筑 评价 标 识体 系 , 先 后 发 布 了相 关 技 术 文件 , 如《 绿 色 建 筑 评 价 技 术 细 则 补 充说 明 ( 规划 设计 部 分 ) 》 和《 绿 色建 筑评 价技 术
细则补充说 明( 运行使用部分 ) 》 , 在最近的 2 0 1 2年 5 月 1 4日, 又印发 了《 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
则》 。至 此 , 中国官 方的绿 色建 筑评 价体 系 已基本 建 成, 并 明确 了相关 量化 标 准 。 除此 之 外 , 国内部 分一 线 城市 高档 房 地产 开发
可 持 续 的生 态 安全 保 障 体 系 , 从 而 降低 城 市发 展 成 本, 建 立 起 一 种 自然 与 社会 高 度 和 谐 融 合 、 功 能 高
度复合的城市模式 。与绿色建筑概念相 比, 绿色城
市 在节 约 资源 、 能源、 保 护 自然之 外还 加入 了社 会学 范 畴 的概 念 , 将在 西 方 城 市规 划 领域 一 直关 注 的犯
实到 了政 府部 门 的政 策 支持 , 从 理念 到实 践 已渐 成 体系, 住 房 和城 乡建 设 部 已评 出 了一 批 星 级 绿 色 建
改进 的问题 。
1 . 概念综述
1 . 1绿 色 建 筑
根据《 绿 色建 筑 评 价标 准 》 ( G B 5 0 3 7 8 ) 定义 , 绿 色 建 筑是 指 在 建筑 的全 寿命 周 期 内 , 最 大 限度 地 节
回过 去 的水平 。
目前 , 国际上并 无 关于 “ 绿 色城 市 ” 的统一 定义 ,
但 综 合 现有 的大 多数 论 述 , 绿 色 城市 的实 质 可概 括 为: 实 现 更 高 水 平 的 生 态平 衡 , 大 幅 度 减 少 环 境 污
染并使得 自然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 , 同时形成
观的可持续性 ; 地区独特产业 的可持续性 ; 城市文脉 的可持续性 ; C O : 减排的可持续性。此外 , 笔者还要
再 加 一点 : 居 住 者独 立 思考 能 力及 城 市 文 明 的可 持 续性。
商热衷于申 请美国L E E D 认证( 即由 美国 绿色建筑协
E n e r g y&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D e s i g n B u i l d i n g R a t i n g S y s -
染, 为 人们 提 供健 康 , 适用 和 。
1 . 2绿 色 城 市
城 、深 圳 光 明 新 区 等 ,并 多次 召 开 绿 色 城 市 研 讨 会 。从 相 关新 闻报道 中可 以看 出 ,很 多城 市 管理 者 及 媒 体 尽 管仍 然 存 在 对 绿 色概 念 理解 深 度 不 够 、 具 体实施手段认识不 清晰 、 仪 以概 念 为 重 、 缺 乏 适 宜 模 式 先 例 等 方 面 的 问 题 。但 近 些 年 来 绿 色理 念 已 深 人 人 心 ,公 众 对 绿 色 生 活 环 境 的追 求 与认 可 已 成 为 不 争 的事 实 ,在绿 色 理 念 上 已不 可 能 再 倒 退
色建筑评价标准》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划分绿
色建筑等级 的项 目 包括 :

节地 与 室外 环境
3 3
黼 蝴 ■ ■ ■ ■ ■ ■ r ● 量 _ 亘 ■ I l —鼍
・ ・
分并 不 完全 适用 于我 国的认证 标准 也 多受诟 病 。 绿 色 城 市 则 仍 然 处 于既 无 定 义 亦 无 标 准 的 阶 段 ,但作 为未 来 的发 展方 向,综 合 现有研 究 ,绿 色 城 市 所 采 取 的 规 划 手段 不仅 强 调 生态 平衡 和 保 护 自然 ,而且 还 注重经 济 、文化 、人类 健康 和 整体 社 会 的可 持续 发展 。根 据住 房和 城 乡建设 部仇 保兴 副 部 长 的观点 , 这里可 持续 发展 的 含义 可扩 展到 : 居 住 者 幸福 感 的可持 续性 ; 社会 进步 的可 持续 性 ; 自 然 景
结 ,详 细 阐述 了我 国低 碳 生态 发展 的 总体思 路 ,值 得 城 市建 设 相 关 各方 予 以借 鉴 。本 文 在 此 基础 上 ,
2 . 评价体 系
自2 0 0 6年 6 月 1日起 , 当时 的 建设 部 施 行 《 绿
力求依据现行绿色建 筑与绿色城市 的主要定 义与 评价标准 ,对中外实际案例进行对 比,评述绿色建 筑与绿色城市建设 的成 功经验与实 际工作 中尚待
筑项 目, 在很多城市 , 绿 色 建筑 实 践 也 从 政府 鼓 励 的部 分 突 出代 表 转变 为政 府 的必 备要 求 。 与此 同时 , 不 少 城市 也 提 出 了建设 “ 绿色城市”
的 口号 ,如 中新 天津 生态 城 、唐 山曹 妃甸 国 际生 态
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
而 关 于 绿 色 建 筑 与 绿 色 城 市 的 相关 研 究 ,也 已成 为近 年 来 的研 究 热 点 ,尤 其 是 住 房 和城 乡 建 设 部仇 保 兴 副部 长 2 0 0 9 年 发表 的《 从绿 色建 筑 到低
罪率、 邻里交往、 社会和谐发展等命题也一并纳入。
碳生态城》 ,通过翔实 的数据和大量案例的实际总
从绿色 建筑 到绿色城 市
中外案例对 比浅析
一 、
中国建 筑设 计研 究 院 贾漾

U 义
中国民航 . 工程 咨询 . 公 司 徐超
近年 来 , “ 绿 色 ” 一词 方兴 未 艾 , “ 绿 色建 筑 ” 、 “ 绿色城市” 、 “ 绿 色 生活 ” 等 冠 以“ 绿色 ” 前 缀 的 新词 语 不 断 涌现 。绿 色建 筑在 我 国也 已从 纯理 论 研究 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