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周末拓展提高练习八年级物理(第六周)(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周末拓展提高练习
八年级物理(第6周)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
A.是晶体,熔点是0 ℃
B.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小
C.在第4 min时,没有出现液态
D.在第2 min至第6 min过程中内能不变
2.沈阳怪坡滑雪场配有先进的半自动造雪系统.造雪机的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形成“白雾”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这些小水滴形成雪花.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冰雪在熔化过程中,热量增大,温度保持不变
B.所有气体在压缩到足够程度时都可以液化
C.液体蒸发时本身温度保持不变
D.造雪机喷出的“白雾”落地之前形成雪花是凝固过程
3.今年春节前后,历来难见的雪花身影已在我市主城区出现多次,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也遭遇了罕见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4.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的实验过程,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B.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拿到灯光下读数
D.将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再读数
5.下列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A.大雨B.冰雹C.霜冻D.雾
6.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A.寒暑表B.体温计C.热电偶温度计D.实验室用温度计
7.下列现象,能说明凝华放热的是()
A.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B.下雪时比化雪时暖和
C.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景象
D.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以“冻干”
8.小雨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
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到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A.海波熔化和凝固都吸热
B.海波熔化和凝固都放热
C.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D.海波熔化放热、凝固吸热
9.把的水和的冰都放在的房间里,出现的现象是
A.水开始结冰B.冰开始熔化
C.水不结冰,冰也不熔化D.无法确定
10.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到两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如图所示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关于提取“地瓜酒”的工序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提取“地瓜酒”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
B.烧火加热的目的是使酒料吸热升华
C.小锅中冷水的作用是使酒精蒸气液化
D.为了提高“出酒”速度,小锅中的冷水要不停地换
11.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下面对这两种“白气”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两种白气都属液化现象
B.两种白气都是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12.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其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
中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A.16℃B.18℃C.20℃D.24℃
13.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热力学温
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热力学温度100K相当于()
A.273.15℃
B.100℃
C.-173.15℃
D.-100℃
14.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少许,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小红从他的操作中找出了一些错误,其中一条有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将水倒入另一烧杯中,这会使温度降低
B.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完全侵入
C.读书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而不应俯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5.某同学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沸腾温度前后的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加热3 min后停止了加热
B.沸腾温度不足100 ℃可能是供热不足
C.AB段表示沸腾过程,且温度先上升后不变
D.AB段虽然水的温度不变但也在不断吸热
16.如图所示,表示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B.
C.D.
17.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并用相同的热源同时进行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
18.如图所示,将冰袋放置于高热病人的头部,能降低病人的体温,原因是()
A.冰熔化吸收热量B.冰熔化放出热量C.病人发热量减少D.病人发热量增加
二、填空题未命名
19.寒冷的冬天,大部分地区都下雪了。

雪是由于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受低温天气的影响,高速公路交警采取撒盐除冰的方式,其原理是为了降低水的______.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会起“雾”,这其实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形成的____.
20.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1.2018年12月9日,一夜大雪后,江西庐山琼枝玉叶,粉妆玉砌,皓然一色,如图。

雾凇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下雪不冷消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要______大量的
热量
22.初春的省城太原略显寒意,人们早晨在路上常常会发现草叶上有一颗颗晶莹的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透过露珠可以看到叶子清晰的脉络,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应抓住草叶上的露珠具有_____的特征,忽略掉露珠材质等次要因素,构建凸透镜模型进行研究;此时露珠的作用与_____(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或“照相机”)相同。

2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激发了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学习热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是《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露的形成属于______,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4.小明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现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问题:(设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给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1)这种物质是_____(晶体/非晶体),它的沸点是_____℃;
(2)实验中,热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

说明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具有_____性;
(3)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c=3×103J/(kg•℃),则这种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三、实验题未命名
25.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小华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 ℃;
(2)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开始计时,每过1 min 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画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0℃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_______min,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3)小华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景。

如图所示该图为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