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的精灵:令人悲悯的生命——《特别的猫》中生态主义迹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小的精灵:令人悲悯的生命——《特别的猫》中生态主义
迹象
田雪静
【摘要】<特别的猫>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年近90余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一部非虚构性小说.本文旨在通过生态主义这一理论来分析这本书,进而去探求自然与人类更深层次的关系,以唤醒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的关怀和尊重,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空间,适合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0(000)030
【总页数】2页(P17-18)
【关键词】小说《特别的猫》;生态主义;猫;人;自然
【作者】田雪静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辽宁,大连,1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一、莱辛与《特别的猫》及生态主义
被称为“文坛祖母”的多丽丝·莱辛一生笔耕不辍,每一个时期都力作不断。

从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到后来的《金色笔记》,再到《幸存者回忆》和《南船星系中的老人星座》等许许多多杰出的作品,都洋溢着她无限的创作热情,同时展现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预言等方方面面。

然而《特别的猫》却是一部与众不同的
作品,虽然她用拟人的修辞来描写动物世界的纷纷扰扰,然而却能看出写实的笔触渗透到了每一个字眼,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些许温情和怜悯,当然还有深刻的反思。

书名“Particularly Cats”中的“特别”一词是副词,其意并不是与众不同,而是“只不过”这般清描淡写。

而“只不过”正好反映了人类轻视和粗暴的对待方式。

猫难道不是和人类一样为自然的生灵吗?本书由三个故事合成,以先后在“我”家生活的几只猫为主角,描述了有着不同生活背景和生活遭遇的“猫”主人公。

它们各具性格和风度,也会争风吃醋,也会因生育产子、无家可归而烦恼,这一切都在莱辛的笔下显得惟妙惟肖。

而人却成了背后的陪衬,也是猫儿命运的支配者,与此同时,猫事也留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其中的丝丝扣扣是否也在折射着人与自然的某种微妙的关系呢?在以人类为主宰的生存环境中,动物尤其是一些弱势的小动物是否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世界—人类—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尽管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人的影子,男人和女人都是异常的模糊甚至觅不到踪迹,但沿着作者的叙述去追随她内心的感受与呼唤,我们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态主义迹象。

生态主义者们发起对人类中心说的进攻,他们所提倡的是生态中心说。

他们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生态圈中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主体。

鲁枢元在他的著作《生态批评的空间》中也指出,和谐的社会应当包含三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的和谐。

(2006:233)生态主义者
呼吁:人类应该从以自己为中心的狭隘认识中突破出来,去关注除自身之外的生态系统中其他构成部分,哪怕是比我们弱小的生命也要引起人类的关注和尊重。

那么莱辛的这部作品又是怎样来渗透生态主义这一思想的呢?我们接下来看看她笔下的猫与人。

二、猫的境遇
小说中的猫,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与遭遇,这些背景与遭遇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们的命运。

非洲农庄的小生灵——野猫时常会因为偷鸡或与家猫交配而遭到追杀,
有时家猫会被勾引后出走而成为“流浪汉”。

无论家猫野猫都会因过度繁殖被宣判死刑,遭到枪杀;偶尔也会有一两只心爱的猫咪会被当成蛇而惨遭杀害。

许多弱小的动物也会如猫一样受到蛇、鹰等动物凶残的吞食。

在非洲那种恶劣的环境之下,它们的生命来去都是那么得匆忙。

“在童年时代,所有在我们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与动物,以及当时所发生的种种事件,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全盘接受,然而,……同样也不会有人去做过多解释,或是提出询问”。

①或许莱辛笔下也流露出些许对生命的惋惜和对人类漠然的无奈。

在这位文坛老母的笔下,我们读到了一种思索和慨叹,在以人为中心的世界里,无论何种生物的存在是否都在围绕和依据人的存在而存在呢?接着作者描写了城市里的猫,它们有着相对舒适的环境,命运好的猫咪可以衣食无忧地享受生活,然而却也逃离不开宿命的安排,它们在人类的支配和影响下依然是那么无奈与无助。

一只因为主人的无力抚养而被易主的美丽小猫在作者的笔下楚楚动人:“她真的是非常迷人,精致美丽得简直就像是童话中走出的梦幻猫咪——”②这是一只优雅而幸运的猫咪,它在主人的宠爱之下过着“猫公主”
般的生活。

然而它的第一窝漂亮的小崽下场却无比凄凉:失踪、染病身亡、沦落成流浪猫——而在此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猫贩、偷猫贼,驾车绕来绕去,一旦发
现有看得上眼的且没安全呆在室内的动物,便立即下手偷走这些无助的小猫,③而它们的命运也随着被偷走有了可想而知的结局。

莱辛记录着猫的来来去去,让人感到有着一种无法回避的悲悯,且为人类一些行为而深深自责和惭愧。

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伤害和毁灭看似与自己不相干的生命。

在人生存的环境中,似乎人,也只有人是掌管者,在莱辛这番平实而包含酸楚的记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察觉到她渴望颠覆“人类中心论”这一思想的痕迹,我们也看到了关于人类生
存的另一种思索。

“猫们也要做‘去势’手术,即绝育手术,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也是无比地支持的,而且他们每个每个礼拜都得除掉好几百只流浪猫——它们过去都是某人的心肝宝
贝小猫……”。

④所有的生殖器官都得被拿掉。

灰咪咪去势之后“神情呆滞,虚弱无力,她知道她遭遇的背叛。

出卖她的人是她的朋友,也就是那个在平常喂她、保护她、跟她睡一张床的人”。

⑤猫无法掌控它们的命运,它们的一切都在人的支配之下,它们无力去改变,任凭怎样的悲愤和痛苦,然后依然需要在人类的屋檐下靠施舍和怜悯度日。

“当然,她还会耍一些献媚讨好的老把戏……”“我们对这些动物做了非常可怕的事,但我们实在是别无选择”。

⑥作者在描述完灰咪咪“去势”之后的种种又表达了她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三、猫与人
书中的“我”对于猫自然是怜爱有加:“绞牛肉”作为猫的食物,即使挑食依然可以包容,产子时准备松软的小卧室……尤其在收养第三只猫鲁夫斯时,“我”为了救它而做了一切。

这只体弱多病、奄奄一息的猫受到了多少优待。

“它的肾脏有毛病,有一只耳朵溃烂发炎。

它缺了几颗牙,可能关节炎或是风湿病,心脏也不太好”。

⑦“我”不但收留了它,而且带着它求医问药,每日精心护理照料。

“这是一只曾经有过家,但却不幸遭人遗弃的猫……它希望被人疼爱。

像它这样的悲剧时时都在上演。

它曾经拥有一个家,拥有疼爱它的人类朋友……”⑧作者是这样来猜测鲁夫斯的遭遇的,而这种判断也同样适用于许多同鲁夫斯一样的小动物,它们曾被人宠爱、抛弃,接着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生命垂危或是在绝望和病痛中死去。

通过莱辛的描述,读者便能看到一幅幅真切的画面,而与抛弃和漠视相反的是通过一些可能的途径来努力挽救、关爱这些羸弱的小生命。

然而个人的善行始终是有限的,人类又始终是悲剧的导演者。

这些微小的生命依赖人,害怕人,受控于人;人类宠爱,伤害,无端地漠视着它们……这是怎样一种悲哀,而对于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一种嘲讽和责怪。

“鲁夫斯让我开始思索,猫的智能其实分很多种……猫有着各种不同的脾气,鲁夫斯拥有的是幸存者的智能,查理有的是科学家的智能……”。

⑨猫们有它们的智慧
和法则,有它们各自的脾气秉性,有它们关于自己世界的深深思索。

而我们人类曾在意过吗?它们的快乐与悲伤、幸与不幸,真的与我们毫无瓜葛吗?莱辛在第二章结束时这样写道:“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我不仅为猫族无助的处境感到悲痛,而且对我们人类全体的行为而感到内疚不已。

”⑩
四、结语
关于这部《特别的猫》,有的读者与评论家认为莱辛无意在小故事中展开有关文明的理论探讨。

但是仔细研读和品味这看似琐碎的小故事,我们会发现这位文学成果丰硕的老人在经历和描述了种种社会变迁与思潮后的另一种思索和探求。

也许这便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写照吧。

我们透过猫世界,看到了自然界中人以外的生灵,以及它们生存的艰难和百般无奈;在它们面前的人类更显得霸气十足,一次次地支配着弱小生命的变迁。

本部作品中所露出的生态主义迹象,也许只能作为生态批评和研究的冰山一角,但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一个探寻的支点去看待猫以外的所有生灵——当然,还有我们人类自己,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就像许多生态主义者所倡导
的那样: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因为人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灵都在相互依存中共呼吸,人应对自然施与尊重、关怀和深切的爱,不管我们面对怎样卑微的生命。

注释:
①—⑩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
参考文献:
[1]Gaard,Greta.Ecocriticism[M].London:Taylor&FrancisGroup,2004.
[2]Malamud,Randy.Poetic Animals and Animal Soul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ian,2003.
[3]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罗蔚.另一种伦理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一):97-101. [5]多丽丝·莱辛著.彭倩文译.特别的猫.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3. [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