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匈奴》拆书稿(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个匈奴》拆书稿(二)
第一个重点,先为您介绍一下书中写的陕北,说一说那壮阔的历史与深沉的文化。
在浩繁的历史长卷中,匈奴民族的历史,是极为浓重的一笔,它是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是文明史中珍贵的记忆。
匈奴的伟业从冒顿大单于开始,相传冒顿的始祖是一匹红海公狼和一匹黑海母狼交配生下的一匹黑狼。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红意味着南;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之间的内陆海,黑意味着北。
这遥远基因的结合,意味着民族的交融与文化的结合。
在绵长的历史过程中,南北匈奴分裂,北匈奴开始了向西的征伐,南匈奴则永远地留在了高原上。
陕北高原最大的一次民族交融,即构成陕北地域文化最重要的一次事件,是在汉代。
南匈奴从汉光武帝开始,从长城外线迁入长城内线,开始定居。
经历了五胡十六国的骚乱,从山西大同游牧过来的枭雄赫连勃勃,在陕北北部筑起统万城,建立了大夏政权。
这样的历史进程,使得在匈奴迁徙过的土地上,繁衍出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两大不同的血统。
匈奴民族后裔小脚趾的指甲盖光滑圆润,性格却桀骜不驯,永远的不安生,意为“凶”;农耕文明血统的小脚趾盖则不规则地分裂成两半,却因为对土地的眷恋而随遇而安,即是“奴”。
这代表着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就构成陕北壮阔而又深沉的大文化背景。
在这块辽阔而又神秘的土地上,有着无数被光环所笼罩的历史陈迹。
华夏之根的轩辕黄帝陵,在子午岭上时隐时现的秦直道,埋葬着扶苏与蒙恬的将军山和呜咽泉,深陷在万顷黄沙中的统万城,隋炀帝美水泉,杜甫鄜州羗村,被范仲淹的诗句“长河落日孤城闭”描绘过的肤施城,雄踞于高原北部门户的镇北台和长城,无定河边的李自成,还有他建在蟠龙山上的闯王行宫,等等,等等……环绕着它们的,是无数的梦想、传奇、典故和英雄业绩。
陕北高原的地貌被斯诺先生称为是“疯神捏就的世界,抽象派的写生画”。
陕北高原从不吝啬展示自己惊世骇俗的美,一个一个像大馒头般的山峁,伤痕般的沟沟壑壑,阳光炙烤着高原,它触目所及的一切,都能感受到这种热辣辣的爱抚。
树木在蓬勃的生长,秋霜后变成令人心醉的红色。
庄稼在成熟。
田野上的野花,在招人眼热地开放着,一茬败了又是一茬。
羊群刮风一样掠过一个又一个山头,给它所有路过的地方,留下一股撩拨人心的骚味。
这块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高原接壤,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孕育出生命力极为强盛的人们,和热辣辣、蓬勃勃的文化。
那是一块多情的、不安生的土地。
女人们站在堿畔上,唱着热烈的情歌,男人们剽悍豪迈,具有唐吉坷德与斯巴达克性格的奇妙结合,即理想主义的叛逆,一种悲剧英雄。
陕北的唢呐,嘹亮得直冲天际;陕北的腰鼓,
自由踢踏的脚步,在土地上腾起阵阵黄烟;陕北信天游,是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唱出的高原野调,响遏行云,悠扬得可以信天而游。
有人说,陕北文化是性文化,以赤裸裸的语言和热烈的口唇唱出的民歌酸曲就可以证明这点。
陕北酸曲的直白与热辣,不是“大姑娘想汉”,而是“大姑娘要汉”,这两个动词有着文化上的差异,是中原文化与农耕、游牧交汇地区文化的差异,是最后一个匈奴留下来的文化差异。
陕北的婆姨们有着极强的生殖能力,她们的这种繁殖力,大约与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与那古老的生殖崇拜有关。
强大的生殖能力,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抗争,酸曲撩拨着人心,一天劳作后的腰酸背痛,也抵挡不住暖炕上的缠绵,发达的生殖器官为这块土地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人力资源。
在陕北的剪纸中,就充盈着这种生命崇拜。
《最后一个匈奴》中出现的剪纸都与生命的诞生与死亡有关,也构成了书中故事的一条主线。
那幅著名的合欢树剪纸,树冠是一个桃状。
树干中分,左为玉兔,右是三足乌鸦,金乌东升,玉兔西坠,一阴一阳在这幅剪纸中,形成了完美的统一,组成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成群的生命在树上栖息、欢唱。
猴子坐莲花,蛇盘兔,都是含义明显的图案,描绘了交媾时的情景,赞美的是生殖崇拜。
这些陕北的剪纸,隐含着来自于遥远时代的一个个神秘符号,靠着农家妇女手中的剪刀,给我们指出条条
迷津,把最深奥的哲学命题与最浅显的生存图景,都展现在这张薄薄的纸上。
在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中,在这黄土高原的层层皱褶中,也许就隐藏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发生之谜、生存之谜、存在之谜,还有那腾飞之谜。
高建群所写的史诗,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那些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在这个文化背景中活动的。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里将要发生许多重要的事情,研究历史是脑门光光的学者们的事,高建群要讲的,是人的命运,是人心灵的编年史。
好了,上面就是为您讲述的第一个重点,陕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个重点,说一说书中人物的故事与命运,为您讲述三个家庭两代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