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文化 . 墓碑碑身书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熙和文化建设之---
墓碑文化拾遗(二十一)
墓碑文化.墓碑碑身书体
东汉献帝刘协退位(公元220)前这七八十年的文化艺术相当繁荣,其中书法教育发达,社会各阶层对书法艺术普遍爱好,隶书更臻纯熟,有了专供铭石的书体,八分书。
它是当时书家有意专攻而擅长的书体之一,如擅写八分书的有蔡邕、师宜官、梁鹄、钟繇等著名书家。
其时隶书已完全成熟,它的结体
工稳扁方,用笔逆入平出,取横向笔势,波挑分明,横竖笔画转换处方折。
这一类隶书在东汉的一些官文书以及正规严肃场合仍一直沿用。
立于宗庙、山川、封墓的碑铭是为了崇祀神灵、敬怀圣贤,或纪功述德、垂示后昆,所以也都用这种隶书书刻。
”为了垂示后昆,尽显孝心,东汉墓碑的铭石文字选择了工整华美、笔法丰富、装饰性强、易于辨认的八分书。
由于年代、书写者和刻工的不同,墓碑上的字体各显肥瘦大小,结体运笔,变化无穷,各尽其妙。
墓碑碑首中间或偏侧一点,是雕刻碑名的地方,称为“碑额”。
此时的碑额以篆书为多,隶书为少,故也称“篆额”或“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