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填空题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选修三填空题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三填空题知识点
在高中生物课本中,选修三的知识内容经常不被重视,其实有的时候,选修三的知识点会在考试的填空题上出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要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选修三生物填空题知识
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的概念
(1)原理技术
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2)操作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已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3)结果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生态工程。
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影响
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
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三北”防护林建
设中的单
纯林问题,珊
瑚礁生态系统
的生物多样性
问题
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
协调与平衡
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
问题
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
自然
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
的平衡与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
然系统与社
会、经济系统
的关系问题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
定功能
原理:分布式
优
于集中式和环
式
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
功能
桑基鱼塘
系统整体性原
理:
整体大于部分
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
珊瑚礁藻类和
珊瑚虫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
1.细胞的结构基础
(1)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
(2)施莱登和施旺(魏尔肖)——建立《细胞学说》。
(3)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膜通透性实验——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4)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看到暗—亮—暗三层结构,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2.细胞代谢
(1)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2)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3)萨姆纳——提出并证明酶是蛋白质。
(4)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5)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O2及光合
作用需要光。
(6)普利斯特利——可更新空气。
(7)英格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指出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
(8)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9)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叶片产生淀粉需光)。
(10)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11)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证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卡尔文循环:14CO2→14C3→(14CH2O)]。
3.生物的遗传规律
(1)孟德尔——用豌豆作遗传材料,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关注孟德尔成功四大原因)。
(2)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关注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差异)。
(3)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蝇作遗传材料)。
(4)道尔顿——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
4.遗传的物质基础
(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转化因子为DNA)。
(3)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克里克还提出中心法则: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5)富兰克林——DNA衍射图谱。
(6)查哥夫——腺嘌呤(A)量=胸腺嘧啶(T)量,胞嘧啶(C)量=鸟嘌呤(G)量。
(7)英国遗传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发现突变率大大提升。
5.生命活动的调节
(1)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坎农——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现代观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沃泰默——促胰液素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4)斯他林和贝利斯——促胰液素可存在“化学调节”(并命名该调节为“激素”)。
(5)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验证金丝雀草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尖端可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单侧光下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6)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7)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8)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6.生态系统
(1)高斯——证明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2)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选修一生物基础知识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
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他们能合成脲酶。
尿素最初是从人的尿液中发现的。
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长。
(2)选择性培养基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
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
例如,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可以选择培养能固氮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采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
1、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2、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TTC
3、本法仅限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
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试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所需仪器、材料、用具和药品,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土壤取样: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有更多的微生物生长。
从富含有机物、潮湿、pH≈7的土壤中取样。
铲去表层土,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取样。
(2)样品的稀释:样品的稀释程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 105 106
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 104 105
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 103 104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细菌30~37℃,1~2天;放线菌25~28℃,5~7天;霉菌25~28℃,3~4天【高中生物选修三填空题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