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页 返回 下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陶渊明独爱菊。
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别 的花?他为什么爱菊花?
• 不爱。他 “独爱菊”。 • 菊花秋季开放,不与百花一处
开,象征着憎恶黑暗现实、不 与统治者合作的隐士。
上页 返回 下页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牡丹呢?
• 因为牡丹象征荣 华富贵,而世人 多追求荣华富贵。
提示: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 —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 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 好的节操。
上页 返回 下页
托物
言志
陶渊明爱菊(鲜) 隐逸者

(正衬)
花 喻 人
世人爱牡丹(众) 富贵者 (反衬)
予独爱莲 (无) 君子
(突出)
颇有 微词
十分 轻蔑
赞扬 称颂
再见
上页 返回 下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读准字音:

涟lián 淤yū
蕃fán
zhuó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xiè
上页 返回 下页
读准字音:
隐逸者也;牡 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上页 返回 下页
“甚爱牡丹”的“甚” 字可否删去?
• 不可。“甚”表示爱牡丹 的人很多,而且爱得很深。
上页 返回 下页
周敦颐爱不爱菊花和牡丹?为什么?
• 不爱。他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 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 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 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 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 更不爱牡丹,他不追求荣华富贵。
上页 返回 下页
作者爱莲花什么“品质”呢?
(“予独爱”领起下文哪几句?)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上页 返回 下页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 义?
——象征在污浊 的社会洁身自好。
上页 返回 下页
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思想(主题) ? 1. 批 评 当 时 趋 炎 附 势 、 追 求 富 贵 的世风。 2. 表 示 自 己 要 在 污 浊 的 社 会 洁 身 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上页 返回 下页
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 “物”,言“洁身自好”之志。
予yú
上页 返回 下页
解释词语
爱莲说 一种文体 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
可爱者甚蕃 多
亭亭净植 树立
自李唐 来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不可亵玩 亲近而不庄重 予谓菊 认为
濯清涟而不妖 洗 清水 隐逸者 隐士
濯清涟而不妖 妖艳
花之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长蔓 长枝 陶后鲜有闻 少

宜乎众矣 当然
武威第五中学
张秀娟
爱莲说
周敦颐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 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 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 杂文相似。
上页 返回 下页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宋 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 州营道人。他任职南康郡时, 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 四十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 “爱莲池”),池中建“赏 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 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 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 《爱莲说》,借花抒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