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80568_猪寄生虫防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2月刊95
畜禽与水产工程
发病率更高。
蛔虫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快速发育,排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随饮水、饲料等方式经口感染传播。
妊娠母猪产房内如有感染性虫卵,极易导致初生仔猪发病。
染病仔猪发病1周后出现肺炎症状,高烧,呼吸频率加快,食欲差,呕吐、湿咳、流涎,生长发育缓慢;蛔虫入侵肠道后会出现剧烈腹痛;入侵胆道后会出现腹泻,腹痛加剧,四肢乱蹬,可视黏膜黄染。
此外,蛔虫可分泌毒素麻痹猪的神经系统,出现神经性症状。
蛔虫在病猪体内会吸收大量营养,导致病猪生长发育不良、贫血,严重时死亡。
2、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左噻咪唑按照8 mg/kg 剂量饮水给药;噻苯咪唑按照50 mg/kg 剂量饮水给药;驱虫净注射液按照10 mg/kg 剂量肌肉注射;左旋四咪唑注射液按照5 mg/kg 剂量肌肉注射;丙硫咪唑按照10 mg/kg 剂量混饲服用;噻酚嘧啶按照20 mg/kg 剂量混饲服用;甲噻嘧啶按照20 mg/kg 剂量混饲服用;磷酸左旋咪唑按照12 mg/kg 剂量混饲服用。
(2)中医治疗
用雷丸、鹤虱各25 g,使君子、槟榔各50 g,晒干后研磨成粉过筛,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服,该剂量可供5头仔猪1次使用。
也可将石榴皮、使君子、槟榔各15 g 及3个乌梅晒干后研磨成粉过筛,加入适量开水冲调空腹服用,该剂量可用于20 kg 病猪1次使用[1]。
三、球虫病
1、发生特征
球虫病是艾美尔属球虫、等孢子球虫等寄生在猪肠道上皮细胞内诱发的肠道性寄生虫病,哺乳仔猪多发,尤其是1~2周仔猪。
猪球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率较高;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极易加重该病的流行和传播。
病猪生长发育迟缓,被毛杂乱、无光泽,眼窝凹陷;腹泻可持续5天左右,粪便黄色糊状,后期变为水状,治疗不及时极易脱水死亡。
解剖病死猪可发现肠道发炎,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充血,肠道黏膜有出血斑点,肠腔内积聚大量暗红色糊状纤维素性物质,有酸臭味。
2、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莫能霉素按照100 g/1000 kg 剂量混饲服用;拉沙霉素按照150 mg/1000 kg 剂量混饲服用;氨丙啉按照20 mg/kg 剂量混饲服用;百球清按照0.4 mg/kg 剂量口服。
(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可使用五味常青散,按1%剂量拌入饲料中,让病猪自由采食,连用5天。
猪寄生虫防控技术
杨智程
(云南省新平县扬武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新平 653401)
摘要:寄生虫病是生猪养殖的常见病,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该文介绍了疥螨病、蛔虫病、球虫病、弓形虫病、棘头虫病等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生特征与治疗方法,给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寄生虫病;发生特征;治疗方法
杨智程. 猪寄生虫防控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4): 95~96.
猪常见寄生虫病主要有疥螨病、蛔虫病、球虫病、弓形虫病、棘头虫病等,寄生虫病的发生和卫生、养殖密度、引种等因素密切相关,病猪往往生长发育不良,消瘦,延迟出栏,有的成为僵猪或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为保证养殖效益,要高度重视猪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
一、疥螨病
1、发生特征
疥螨病是猪常见寄生虫病,也称为猪癞,可发生于任何品种、日龄、性别的猪,相比较而已,仔猪因抵抗力低患病率较高。
母猪携带寄生虫,产仔后可传播给初生仔猪。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早春、秋冬季节猪舍湿度大,利于疥螨生长,发生率高。
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圈舍卫生较差会进一步增加发病率。
染病猪临床上会出现明显瘙痒症状,头部、眼圈、耳朵、脸颊等多个部位脱皮形成水疱,水疱增多后相互融合,发病12~18周后水疱逐渐消失。
同时,四肢、尾部、臀部等部位会出现过敏性丘疹,病猪异常瘙痒,靠摩擦止痒,导致结缔组织增生,皮肤增厚,并出现褶皱、龟裂等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大面积脱毛。
2、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可用精制敌百虫配成0.5%水溶液,反复擦拭病猪患处,间隔5天后再擦拭1次;也可用12.5%双甲脒乳油40 mL,兑水10 kg,配成0.05%水溶液,喷施在病猪体表,间隔1周后再用药1次;还可颈部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按照0.3 mg/kg 剂量使用。
(2)中医治疗
将硫磺50 g、苦参粉500 g、乌桕油1000 g 充分拌匀后涂抹在病猪患处,每天1次,连用1周;也可将花椒15 g、硫磺15 g、大麻油125 mL 混合拌匀后均匀涂抹,每天1次,连用5天;还可用鲜韭菜500 g 洗净捣碎后取汁涂抹,每天1次,连用5天。
二、蛔虫病
1、发生特征
猪蛔虫病在各大猪场广泛流行,尤其是规模化猪场仔猪发病率极高,还可感染松鼠、牛、羊等多种动物。
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猪
DOI:10.16815/ki.11-5436/s.2023.04.060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2月刊
96
畜禽与水产工程
五、预防措施
1、加强养殖管理
夏秋季节是发病高峰期,盛夏要做好圈舍通风换气,将通风口全部打开,有条件的应配置负压通风机,动态化调控好圈舍温湿度,确保高温、高湿、有毒、有害气体快速排出。
结合养殖规模和羊群生长发育阶段科学饲养,添加充足的矿质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确保营养全面。
圈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
坚持封闭化养殖管理,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养殖场,切断病原传播渠道。
2、疫苗免疫接种
结合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发生流行特点,高发季节前选择质量稳定、高效、不易反毒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每只3 mL。
定期巡视检查,充分掌握羊群的健康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防范。
确保药物使用规范,避免产生耐药性,保
证用药效果。
六、结语
随着规模化羊养殖业发展,各种传染性疾病呈高发流行态势,其中,链球菌病已经成为威胁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
养殖管理人员需加快构建综合性防控方案,规范养殖管理,并不断总结经验,降低该病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友良.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防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3):134.
[2] 姜相田.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综合诊断及防治措施[J]. 吉林畜牧兽医,2021,42(2):58~59.
[3] 孙 礼.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防治[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2):114~115.
四、弓形虫病1、发生特征
夏季和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弓形虫大量繁殖。
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其排泄物中携带大量弓形虫,感染性较强。
弓形虫主要经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损伤皮肤传播,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污染饲料、饮水后患病。
猪弓形虫病具有一定潜伏期,一般3~7天,潜伏期后出现41~42℃高烧,持续高烧1周以上,精神状态差,食欲差,水样腹泻,粪便中有黏液,时而下痢,时而便秘;呼吸不畅,呼吸时呈犬坐状,咳嗽,流鼻涕;腹部和股内侧等部位出现较小出血斑点。
后期病猪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嘴角流泡沫状液体。
耐过猪2周左右恢复,但会出现后遗症,如咳嗽、后驱麻痹、癫痫等。
妊娠期母猪患病后会出现高烧、食欲废绝、昏睡、流产、产死胎等症状。
2、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可肌肉注射治疗,磺胺嘧啶针剂按照0.1 g/kg 剂量,早晚各1次,连用3~5天;磺胺嘧啶0.07 g/kg+甲氧苄氨嘧啶0.014 g/kg,早晚各1次,连用3~5天;磺胺嘧啶0.07 g/kg+二甲氧苄氨嘧啶6 mg/kg,早晚各1次,连用3~5天。
(2)中医治疗
贯众5 g,常山、使君子、柴胡、黄连、菖蒲各10 g,地丁15 g,青蒿、苦参各30 g,加水1500 mL 煎熬成药液5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天1剂,连用3~5天。
该方具有清瘟、解毒、杀虫功效,治疗猪弓形虫病效果显著[2]。
五、棘头虫病
1、发生特征
近年来,猪棘头虫病呈高发趋势,以地方性流行为主,流行地区发病率高达60~80%,主要危害8~10月龄幼猪。
棘头虫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抵性,干燥和高温环境均可长期存活。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季发病率较高,放牧养殖模式比舍饲发病率要。
病猪临床症状主要由感染强度决定,感染较严重病猪会出现明显食欲下降或食欲废绝,下痢,粪便中有血液,腹痛,消瘦,生长发育迟缓;若棘头虫穿破肠道,极易引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病猪会出现高烧症状,后期死亡率升高。
解剖病死猪可发现小肠病变明显,小肠黏膜发炎,有的溃疡、穿孔[3]。
2、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丙硫咪唑按照30 mg/kg 剂量服用,首次服药后间隔1周再服用1次;左旋咪唑按照20 mg/kg 剂量混饲服用,也可按照7.5 mg/kg 剂量肌肉注射;伊维菌素按照0.1 mg/kg 剂量混饲;阿维菌素按照0.2 mg/kg 剂量混饲,连用1周;硝硫氰醚按照80 mg/kg 剂量口服,每间隔1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3次;丙硫咪唑和吡喹酮合剂按照50 mg/kg 剂量口服,每天1次,连续用药3次。
(2)中医治疗
雄黄0.1 g,滑石10 g,木香、雷丸各15 g,槟榔20 g,使君子、榧子各25 g,南瓜子50 g,加水1500 mL 煎熬成药液500 mL,灌服,每天1次,连用3~5天。
六、结语
猪寄生虫病高发对生猪健康及养猪业发展产生了极大不良影响,养殖场户要密切关注猪群的健康状况,早发现、早诊断治疗。
结合猪寄生虫病类型,采取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猪病死率,确保猪养殖产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传清. 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分析[J]. 畜禽业,2018(9):84+87.
[2] 张 苏,史盈频. 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策略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8(3):101.
[3] 包小芝,宋荣凤. 猪常见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分析[J]. 畜牧业环境,2020(1):60.
(上接第94页)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