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热的传递-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热的传递
思维导图
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哟!
知识点
第9课、热传导
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

(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使用酒精灯要注意
(1)酒精注入灯壶,要用小漏斗作引导,绝对禁止向正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2)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灯壶的2/3,不应少于灯壶的1/4。

(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4)必须用灯帽盖火,不能用嘴去吹。

(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住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5)万一酒精灯被碰倒,酒精溢出后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冷静处理,迅速用湿抹布盖灭或撒砂土。

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
(1)煎鸡蛋时总是先熟一面,翻面后再熟另一面。

(2)用暖水袋热敷。

(3)用金属来做锅是为了利用铁的热传导。

(4)用塑料来做锅把是为了防止热传导以达到对手的保护作用。

(5)一端插在火炉中的金属棍的另一端会有灼热感。

(6)防止热传递:保温瓶。

(7)利用热传递:量体温是热传导。

影响热传导快慢的因素:材料、温差、距离、物体的厚度、接触面的大小等。

第10课、热对流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

暖气片是如何让整间屋子都变热
靠近暖气片的空气先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又受热上升,这样,整个屋子的空气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逐渐变暖。

原来热在气体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空气传递热的主要方式是对流。

造成对流的原因是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

这样就形成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相对流动。

怎样让炉火更旺?用扇子扇、空气流通。

让空气更快对流,炉火才更旺。

怎样让稀饭热得更快?用勺子搅动。

让稀饭更快对流,热得才更快。

热对流现象
(1)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和的
(2)烧水时,水主要是靠对流让整壶水变热的
(3)用勺子搅动加快对流可以让稀饭热得更快
(4)用扇子扇加快对流可以让炉火更旺
(5)冷冻食品时应该把冰块放在食品的上方,利用空气对流使食品保持低温。

第11课、热辐射
1.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

2.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一样。

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3.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热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辐射热。

(2)汽车遮阳罩是银色的,这样吸收的辐射热少。

(3)撒些煤渣能让积雪快速融化。

(4)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

(5)太阳的照射,使气温升亮。

热传递的现象
(1)热传导:将金属汤匙一端放在开水里煮,过一会儿,露出开水的另一端也会发热;烧菜时,铁锅利用铁的热传导,将菜烧熟。

(2)热对流:用勺子搅动可以让稀饭热得更快;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和的。

(3)热辐射: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辐射热。

习题巩固
一、填空题
1.夏天运转的空调是靠使房间都冷却下来的。

2.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发射。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3.热是一种,热传递的方式主要
有、、。

4.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感觉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5.热是一种。

二、判断题
1.黑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能力强,浅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能力弱。

( ) 2.烧开水时水温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水就会被烧开,水是通过传导和对流变热的。

( )
3.距离越远,热传递需要的时间越短。

( )
4.蒸馒头时,蒸笼内的空气会以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

( )
5.锅的手柄一般用木头或塑胶制作,这主要是为了轻巧美观,降低成本。

( ) 6.家中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料做的,就是热传导原理的应用。

( )
三、选择题
1.金属勺子浸在热水中,一会勺柄就会变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A.传导B.对流C.辐射
2.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比较,()。

A.一样
B.深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C.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3.热对流实验中,水中加木屑是为了()。

A.加快热对流B.看清热传递的路线C.防止水沸腾飞溅出来。

4.厨房用具中,锅把、勺柄等与手频繁接触的部分适合用()制作。

A.硬塑料B.铁C.铜
5.太阳伞应选择()。

A.黑色B.红色C.银色
6.在一壶水被加热的过程中,下面的热水会不断上浮的原因是()。

A.体积不变,重量减轻B.体积增大,密度变大C.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四、连线题
根据所学知识,把下列生活中的行为或现象与其主要利用的原理用线连接在一起。

①煮稀饭时上下搅拌热得更快A热传导
②用微波炉热食物B保温
③用电饼铛烙饼
④穿棉衣不冷了
⑤用太阳能热水器热水C热对流
⑥速冻食品运输用泡沫箱D热辐射
五、实验题
1.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
实验过程:在一根铜棒的甲、乙、丙、丁处分别放置同样大小的石蜡,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的位置。

实验现象:处石蜡先融化,最后融化的是处。

实验结论:热从传向。

实际应用:生活中有什么现象是利用了这一原理?(至少举一例)
2.下图是某科学小组做的一个拓展实验。

通过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观察试管底部水中的小金鱼是否能存活。

1).如果短时间加热,金鱼会( )。

2).如果长时间加热,金鱼会( )。

3).下列对于金鱼存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热的传递方向是向上的
B.热水比冷水轻
C.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部,上部的水开了,下部的水还不烫
3.李明小组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是否相同。

实验步骤:
(1)将质量、温度都( )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如图)。

(2)将两个瓶子放在阳光下,每隔5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

实验现象:经过25分钟的实验,水温变化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水温变化规律完善表
格。

六、简答题
1.说一说,烧水的壶为什么都是用金属制作的?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热对流现象?
3.妈妈为小明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蒸虾饺、西红柿炒鸡蛋和烤鸡翅。

请你分析一下,小明妈妈做饭的过程中利用了哪些热传递的方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热对流
解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比如夏天运转的空调是靠热对流使房间都冷却下来的。

2.周围辐射
解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比如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

3.能量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解析: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

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

如用暖水袋取暖时,暖水袋中的热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给身体。

在煮粥时,用勺子搅动,可以加快粥内的热对流,从而使粥热得更快。

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使水变热的。

4.热传导
解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比如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金属条,感觉到热。

5.能量
解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总是会从物体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物体温度较低一端,直到两者温度完全一样。

二、判断题
1.√
解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一样。

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2.√
解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

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烧开水时水温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水就会被烧开,水是通过传导和对流变热的。

题目说法正确。

3.×
解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距离越远,热传递需要的时间越长。

4.√
解析: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将金属条放入开水中,热是通过传导的方式从金属条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蒸馒头时,蒸笼内的空气会以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人站在火炉旁热主要是靠热辐射的方式使身体变热的。

5.×
解析: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和木头等材料传递热量比较慢。

像锅柄需用不良导体才能防止烫伤。

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6.√
解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橡胶和木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炒菜时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三、选择题
1.A
解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把金属勺子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勺柄就会烫手,这种现象是热量直接通
过金属勺子传递的,属于热传导方式。

2.B
解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一样。

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3.B
解析:热在水中主要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热对流实验中: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

做热对流实验,木屑随水的运动而流动。

故实验中加木屑是为了看清热传递的路线。

4.A
解析: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因为塑料和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烫伤。

5.C
解析: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弱。

所以太阳伞应选择银色,吸收热的本领弱。

6.C
解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会增大,温度会上升,重量不变。

水加热后密度会变小,重量不变,体积增大。

四、连线题
解析:热传递是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

热传导是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
的部分传至温度低部分的过程;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热辐射是热以电磁波的形式直接向周围辐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

①煮稀饭时上下搅拌热得更快,是加快热对流传递热量;②用微波炉热食物是利用热辐射方式加热事物;③用电饼铛烙饼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加热食物;④穿棉衣不冷了是因为棉衣阻挡了热传递,起到保温作用;⑤用太阳能热水器热水主要是利用了热辐射方式传递能量;⑥速冻食品运输用泡沫箱可以阻挡热传递,起到保温作用。

五、实验题
1.甲丁温度高的部分温度低的部分用电饼铛烙饼
解析:热是一种能量,热能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这种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热是一种能量,热能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这种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在热传导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处离加热点最近,甲处的石蜡先融化,丁处离得最远,最后融化的是丁处。

由此得出结论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生活中用电饼铛烙饼用到了热传导原理。

2.1).继续存活 2).不能存活 3).A
解析: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

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向上流动,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热对流。

1).如果短时间加热,水的温度不会对流到很高,,所以金鱼还会成活;
2).如果长时间加热,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那么金鱼就不会成活;
3).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传递的方向是向下的。

3.相同 26 32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同,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解析: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和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

实验步骤:(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是否相同,所以唯一的变量是颜色,其他条件水的质量、温度比如都要保持不变;
实验现象:根据题干可知,白纸瓶水温加热10分钟后只能是26摄氏度,黑纸瓶水温加热20分钟后可能是32摄氏度;
实验结论: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和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

六、简答题
1.金属导热性好,是热的良导体,所以烧水的壶是用金属制作的。

解析: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传导。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同的。

像铜、铁、铝这样导热性好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这样导热性不好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金属导热性好,是热的良导体,所以烧水的壶是用金属制作的。

2.①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的。

②烧水时,水主要是靠对流让整壶水变热的。

③用勺子搅动加快对流,可以让稀饭热得更快。

④冷冻食品时,把冰块放在食品的上方,利用空气对流,使食品保持低温。

⑤用扇子扇可以让炉火更旺。

解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

生活中有很多热对流现象,比如暖气片是靠对流让整个房间变暖的、烧水时,水主要是靠对流让整壶水变热的、冷冻食品时,把冰块放在食品的上方,利用空气对流,使食品保持低温。

3.蒸虾饺是利用了热对流;西红柿炒鸡蛋是利用了热传导;烤鸡翅是利用了热辐射。

解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蒸虾饺是利用了热对流;西红柿炒鸡蛋是利用了热传导;烤鸡翅是利用了热辐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