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2(题后含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2(题后
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教科书审查人员,可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2.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课外辅导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间接经验,但是这种间接经验需要直接经验作为基础。
4.我国学位设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四个等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制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学术标准。
5.在学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有无过错是确定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
( )
A.正确
B.错误
解析: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对学校归责时,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学校有无过错是确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
6.活动课程论的倡导者是奥苏贝尔。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杜威是活动课程论的倡导者。
7.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主要是教师素质的评价。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主要是教师素质评价和教师行为评价。
教师素质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行为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是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通过考察教师的基本素质来判断整体教学行为变化特征。
8.定势可能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具有双向性,可能起到加速或阻碍作用。
9.记忆的品质大致有四种: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良好的记忆品质有以下特点: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10.人性本善论者对教育的力量充满信心,且强调教育的作用就是顺其自然,使人的本性充分地发展。
( )
A.正确
B.错误
11.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美国阿特金森发现了学习动机的强化功能,即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对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
12.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与讲授法相比,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更关注学习过程。
1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4.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15.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大量增加就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的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16.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的过程中的主要关
系,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来概括教师成长的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17.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指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 ) (2016.四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及社会改造上,应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18.个别化教育方案是指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获得帮助的教育方案,不仅适用于特殊儿童,也适用于普通儿童。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个别化教育方案是指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获得帮助的教育方案,它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辅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它不仅适用于特殊儿童,也适用于普通儿童。
19.适应是指感受性总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 )(2014.海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但是,它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是不同的。
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如暗适应,也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0.过度学习意味着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 )(2014.四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过度学习达到150%时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超过这个程度学习的效果不再显著提高。
因此,过度学习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应当予以补贴。
( )(2014.贵州)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应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22.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 )(2014.湖南)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故题干说法正确。
23.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
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
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4.在具体到某一违反教育法的行为时,一个行为只承担一种法律责任。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虽然总体上教师能尊重学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老师体罚、侮辱学生的现象。
25.我国教育法规中通常都是实体性内容与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中尚没有纯粹的程序法,因此程序性内容和实体性内容通常出现在同一部法规中。
26.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包括教师的观念等。
27.学分制的主要特点是更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分制的优点。
28.教学内容只可生成不可预设。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教学内容既可以生成,又可以预设。
29.【2015.河北张家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意义学习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30.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实现的。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31.广义的教材可泛指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2.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3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 )
正确答案:A
解析: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34.奖励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因而奖励越多越好。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奖励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适度并且要具有针对性。
35.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权利相联系,并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
( )(2014·江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履行义务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它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
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教育事业整体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责任感而不是权利;教师在教育教学劳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义务密切联系,并从教师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
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
36.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情境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37.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8.幼儿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部分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39.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0.【2012年烟台市市直】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归属问题。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教育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