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旅鼠之谜》教案(6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教案1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吕春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知道作者生平,初步把握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3.从文中找出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概括提要的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联类引申,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重研究,了解自然的奥妙。
3.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地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末句的含意。
教学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文意,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深层探究,明确课文会给我们哪些启示;品读课文,体味课文独特的写法,感受其知识性、趣味性;延伸拓展,关注自然的奥秘。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旅鼠之谜》一定能激发你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设计(二)
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北极旅鼠也在其列,让我们跟随位梦华先生一同前往北极,见识一下这个跟老鼠差不多的小东西。
设计(三)
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橘红色,招引天敌吃掉自己,奇不奇?如果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奇不奇?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究好几个世纪了,至今没有解开谜团。
这篇《旅鼠之谜》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播放《北极燕鸥》片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圈点勾画,筛选需要积累的词语。
教师选三位同学投影显示自己整理的词语。
投影显示:
徘徊媲美笃信
仓皇逃窜紧迫不舍小心翼翼急中生智饶有兴趣自言自语神秘莫测无言以对齐心合力焦躁不安东跑西颠永无休止无所畏惧浩浩荡荡前赴后继全军覆没难以置信鼠目寸光传宗接代稀奇古怪道听途说若有所思相辅相成
2.学生再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教师提示:注意文中标志性的文句:“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旅鼠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旅鼠的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提问: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第—小组:“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由此联想开去,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第二小组: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第三小组:美国的丹尼斯、中国的位梦华等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第四小组:“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第五小组: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第六小组: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2.重点体味课文最后丹尼斯说的话,他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教师应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教师提供以下资料。
(多媒体显示)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学生自由发言。
五、品读课文,体味课文独特的写法
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想一想,它和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思考,明确: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
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记叙的框架。
本文具备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说明的内容。
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对话的方式。
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既通俗又亲切。
“我”不仅是忠实而专心的听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也有作用,有问有答,反复解开疑问。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2.学生自主选例评析,品味知识性和趣味性。
3.教师也可选例,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如: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作者写来烦而不乱,请细细品味。
如:篇末丹尼斯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有趣隽永,引人人胜。
六、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
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教育我们。
从旅鼠的身上。
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会悟到许多……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下来。
七、延伸拓展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自然之道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
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大平洋绿色海洋海龟孵卵的巢穴。
小海龟孵出后可长至330磅。
它们大多在四五月份时出世,然后拼命地爬向大海,否则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我恰好碰到了一个很大的,碗形的巢穴。
一只小海龟正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约有半英寸。
当我的伙伴们聚过来时,我们听到身后的灌木丛中发出瑟瑟的声响,只见一只反舌鸟飞了过来。
“别做声,注意看。
”当那只反舌鸟移近小海龟的脑袋时,我们那位年轻的向导提醒说:“它马上就要进攻了。
”
反舌鸟一步一步地走近巢穴的开口处,开始用嘴啄那小海龟的脑袋,企图把它拖到沙滩上面来。
伙伴们一个个紧张得连呼吸声都加重了。
“你们干吗无动于衷?”一个人喊道。
向导用手压住自己的嘴唇,说:“这是自然之道。
”
“我不能坐在这儿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一位和善的洛杉矶人提出了抗议。
“你为什么不听他的?”我替那位向导辩护道:“我们不应该干预它们。
”
“既然你们不干,那就看我的吧!”另一个人打算去帮助小海龟。
我们的_________把那只反舌鸟给惊跑了。
那位向导极不情愿地把小海龟从洞中拉了出来,帮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然后发生的一切使我们每个人都_________了。
不单单是那只获救的小海龟急急忙忙地奔向安全的大海,无数的幼龟由于收到一个错误的安全信号,都从巢穴中涌了出来,涉水向那高高的潮头奔去。
我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愚蠢透了。
小海龟们不仅由于错误的信号而大量的涌出洞穴,而且它们这种疯狂的冲突为时过早。
黄昏时仍有余光,因此,它们无法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刹那间,空中就布满了惊喜万分的军舰鸟、海鹅和海鸥。
一对秃鹰瞪大着眼睛降落在海滩上。
越来越多的反舌鸟急切地追逐着它们那在海滩上拼命涉水爬行的“晚餐”。
“噢,上帝!”我听到身后一个人_________的叫道,“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抓住一顶垒球帽,把小海龟装在帽子里,费力地走进海水里,将小海龟放掉,然后拼命地挥动乎中的帽子,驱赶那一群一群的海鸟。
屠杀过后,空中满是刽子手饱餐后的庆贺声。
那两只秃鹰静静地立在海滩上,希望再能逮住一只落伍的小海龟作为食物。
此时,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冲击着空荡荡的白色沙滩。
大家垂头丧气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
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_________了。
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A.惊呆
B.沉默
C.争吵
D.懊悔
2.小海龟为什么“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用括号在文中画出对这一现象作出完整解释的一句话。
3.作者在描写“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时,恰当地使用了六个表示动作的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请用8
个字作答)
4.文中所指“空中的捕食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鸟。
5.小海龟出世后为什么“拼命”地爬向大海?选择用肯定句式进行准确概括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小海龟生活在海里,出世后必然回归大海。
B.沙滩不是小海龟生活的环境。
C.小海龟不拼命逃跑“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小海龟为了回归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敌的侵犯,求得生存。
6.文中“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文中加点词语“费力”“拼命”用得好,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8.阅读本文最后一句话:“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
”这些人“沉思”的是什么?根据文章中心,选择理解最深刻、最准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如果我们不惊跑那只反舌鸟,就不会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是我们杀害了这些可爱的小海龟。
B.这位向导把小海龟从洞中拉出来,实际上是帮助海鸟把更多的小海龟引出巢穴,导致了这场悲剧。
C.做事情要三思而行,鲁莽相助,往往适得其反。
D.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背它,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时间紧张,可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参考答案:
1.CADB
2.“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
3.抓装走放挥动躯赶
4.反舌鸟军舰鸟海鹅海鸥秃鹰
5.D
6.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这些海鸟进攻小海龟时的凶猛残忍,以及大批小海龟出世不久就被吃掉的悲惨命运。
7.“费力”修饰“走”,“拼命”修饰“挥动”,有艰难,竭尽全力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的向导为了保护小海龟,弥补恶果所做的最大努力。
8.D
八、布置作业
1.选文中五个成语,组成一段话,内容要合情合理。
2.请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的奇异表现及原因。
3.继续完成课上的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