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项目总结
erp项目总结1
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各项目组成员的积极配合下,在过去的一年中,公司ERP项目顺利上线,完成了项目的预定目标。

简单回顾一年来的实施过程,一路上有负出汗水辛劳,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们克服了初期人员的不足,最少时只有3个人;克服了与生产设备改造时人员时间的冲突。

我们项目组加班、加点快速制定项目目标、项目计划。

为后期项目的顺利上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是新公司,公司的一些流程还不完善。

通过我们项目的实施,很快理顺一系列公司业务流程,我们报价流程、原材料请购流程、发货流程等等。

同时为公司后期的认证提供了标准流程。

对此我向领导做如下工作报告:
1、通过实施ERP,协助各部门经理主管为公司建议一套规范的采购、销售、仓库、发货管理ERP体系,严格控制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把生产备件、生产辅料等统一纳入公司的ERP平台管理,本年度完成所有物料编码的,实现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公,迅速提高各部门的基础管理及流程管理。

2、ERP项目在整个公司稳步发展,广大员工的信息意识大幅提高。

本年度首先新增了财务账套,4个月后我们紧接着又新增了财务业务一体化账套,几乎同时我们又上线了薪资账套,完成了所有基础资料从O开始的整理导入、到后来的正常运行。

ERP的使用,提高了数据采集分析效率,降低了公司管理成本。

3、针对前期ERP流程管理有些不舒畅的地方,协助各业务部门经理调研并实施业务流程的梳理,以规范和提高公司的流程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4、财务从手工过度到ERP系统,以例快速提取报表数据;简化了应收应付与销售,采购业务的核对,通地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发票、收款、付款、应收票据管理、应收应付款结算等到全面的业务流程管理,全部实现了财务管理及业务管理的一体化,通过财务管理来监督各项业务的执行情况。

5、积极开展ERP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业务操作、和流程培训。

做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ERP用户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对新员工培训,更是由专人进行培训和工作指导,确保每位ERP使有人员都能掌握本岗位的工作内容,使之提高效率和减少出错率。

6、不断完善ERP文档整理和日常问题记录,建立公司ERP项目知识地图。

文档是项目成果的体现形式。

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是以文档形式体现的。

在系统的运行期间,该当是知识传递的保证,文档的建立明显缩短了新进员工完成其工作岗位的知识学习过程,降低培训成本,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7、ERP系统维护:包括账号权限分配、灵气数据备份、日志清理、基础资料检查、网络维护。

经过IT成员的努力,ERP上线至今,我们保证了ERP系统的稳定运行。

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有效地支持了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信息化建设。

ERP系统是一个承接公司管理思想的载体、实现管理目的工具。

因此在ERP 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原则,逐步完善流程,让系统更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经过这一年的项目的实施经验,我们锻炼出一支强大的队伍,这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一笔收获,同时也为公司增强了人才储备。

我们有理由相信来年的EPR二期一定会取得成功。

感谢所有领导对项目的支持,感谢为项目付出的每一位同事,因为有你才更精彩,谢谢大家!
erp项目总结2
2月13日,北京,北方大区培训班结业表彰;;
2月14日,上海,华东大区培训班结业表彰;
2月15日,广州,中南大区培训班结业表彰;
2月16日,成都,西南大培训班结业表彰;
至此,《ERP销售精英训练营》的培训阶段在各大区圆满结束了。

为提高大区新销售人员的适岗能力,充实一线销售队伍的销售实力,以提升04年公司销售业绩,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举办了《ERP销售精英训练营》。

该训练营主要由人资源部牵头策划、组织,由大区来实施。

与以往培训不同的是,本次培训项目:
学习时间长,该训练营学时为期两周共102学时;
学习密度大:两周之内学员除了完成五大模块共16门课程的学习,还要过三关考试,几乎每期晚上都要上课和复习;
学习管理难度大:四个大区几乎同时启动,班主任的培训管理经验也不充分,但班级管理要求细致严格;加之学员人数多,大都是今年公司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

? 涉及讲师多:四个大区共涉及42余位讲师登台授课,协调难度增大;
但,培训项目组最终克服这些困难,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此感谢大区、部门相关各部门的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仁帮助,没有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就无法使项目顺利进行!
在此感谢相关领导从项目之初就给予的支持,他们是:高少义副总裁、章培林副总裁、产品市场总部总经理向奇汉、北方大区总经理曾志勇、中南大区总经理吴健、西南大区总经理陈实,财务通业务部总经理孙国平、产品市场部聂清秀经理、刘巍经理、赵熙经理、培训教育部刘莉经理!
在此感谢课程开发小组各成员,是他们在年底业务繁忙时间抽挤专门的时间甚至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进行课程的精心开发,而不计报酬,他们是:(注:姓名后附上的其主开发的课程名称)
产品市场总部:冉世民(生产)、敖维平(分销)、程敬群(财务)、游知(物流)、张才明(CRM),张继伟(U8销售法)
培训教育部:宋湘生、孙莲香(U8产品知识)
(原)销售管理部:孙国平(销售人员素养与商务礼仪)
咨询实施部:王成岩(咨询实施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培训教育部宋湘生在录制课件后,连续加班进行设计和制作,第三天就拿出设计精美的讲师备课光盘;
孙国平经理在公司内无相关培训开发素材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销售人员
素养与商务礼仪》课程开发;根据销售人员的学习起点,培训教育部孙莲香教师独立承担了对U8产品知识课件(三天)的二次开发,周六日也不休息;
更感谢各位讲师在所做出的辛勤授课,正是他们精心的准备、耐心的解答才使学员学有所获,他们是:
北方区:曾志勇、牛立伟、陈立艳、关小燕、许彦涛、禹国印、(北京)、张静、白冬欣、张国刚(烟台);
华东区:高少义、袁朝晖、管连生、韩东东、曾虎、冯磊、江涛、罗安、王海升;中南区:吴健、张建、王乐英、许学亮、王志伟、伍晓春、黄景旗、曹治妍、罗勇、周云;
西南区:陈实、刘斌、邓铭川、夏波、雷小红(重庆)、徐静、刘玲娜、许川、安宁;
特别值得一提的:
产品市场部张继伟老师既作课程开发又进行授课,U8销售法培训他四天内连讲北京、广州、成都三站,马不停蹄;
产品市场部张才明老师既开发课程又赶赴西南主讲CRM;
上海分公司销售经理袁朝晖,在销售业务压力大的情况下,发扬团队精神,主动承担《销售素养与商务礼仪》和U8销售法两门课程共一天半的授课量,精心备课,列举大量精彩销售案例,以至课后学员纷愿成其下属;
渠道管理部经理余强刚刚组织完渠道大会,又连夜备课,不顾鞍马劳顿出现在成都课堂上,主讲《销售人员素养与商务礼仪》;最后,我们还要尤其感谢的是各大区的培训班主任,他们是:
北方区的赵惠莉、芮家钧;
华东区的熊奕琳、朱薇;
中南区的容俊、付军;
西南区的张俐、徐静。

正是他们在接到承担班主任的任务后,精心准备,对学员学习生活关心无微不至,与学员打成一片,正是由于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本次培训班的顺利进行。

学员从这些班主任身上切实感受到用友的专
业、敬业的企业文化!
衷心希望各位的领导和同仁对公司培训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以使20某某年的培训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做好更大的贡献!
人力资源部
20某某年3月
erp项目总结3
有限公司
U8 ERP项目总结
回顾项目从13年12月份启动到14年4月U8项目正式上线,在整个项目推行过程中得到了公司的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以及各部门人员的积极配合与努力,截止目前,项目已经按业务规范正常运行。

下面分如下几个方面总结U8项目。

一.项目回顾
1.1项目进度回顾 1.2项目各阶段执行结果
二.项目成果简述
2.1进销存业务与流程的标准化 2.2公司组织及签核流程逐渐清晰化
三.项目前后的U8使用分析与对比
3.1 分析4月之前的旧账套为什么不能继续使用
3.2 旧账套使用的功能简要分析
3.3新账套使用的功能简要分析 3.4 关于621新账套数据补录说明
四.存在的核心问题
五.下一步需完善的要点
六.总结
一.项目回顾 1.1项目进度回顾
1.2项目各阶段执行结果
二.项目成果简述 2.1进销存业务与流程的标准化
公司ERP项目从4月1日式上线,透过此ERP项目的执行已经规范公司进销存业务与流程的标准化,如大宗原料申购,采购,领料,仓库,销售等流
程,
2.2公司组织及签核流程逐渐清晰化
对公司的内控及管理水平有了定的一些改善,人员的工作也得到规范,比如:目前成品仓库、原材料仓库与备品备件仓库的现存量与仓库实物已经基本做到了帐实相符,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需要坚持,不断的改善,有些环节,特别是生产、成本流程方面还是不能有效衔接,特别是物料配方、生产计划的按配方领料,物控,呆滞料等等问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三.项目前后的ERP使用分析对比 3.1 分析4月之前的旧账套为什么不能继续使用
602帐套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如下,此分析已在《安徽公司U使用现状及改善方案》
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现简述如下:
3.1.1 基础档案设置与公司实际管理需求不一致,这是根本性问题 3.1.2 流程和单据不一致,造成供应链的进销存数据与财务数据脱节 3.1.3 财务科目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财务报表标准化程度低
3.2 旧账套使用的功能简要分析:
基础资料(物料编码,单位,客户,供应商等)调拨单,发货单,采购入库,财务模块。

3.2.1基础资料设定是否合理,可以直接体现管理是精细,旧账账套使用的编码不能够体现出新料,回料,在产品的管理上无法做到清晰化,单位用KG,入库时用KG,但出库时又不需要称重,这样也无法做到精确的管理及核算。

出现严重的一物多料号的情况。

领料用调拨单,无法精确管控到材料出了哪里,只能在账上体现物料账由仓库到车间,对核算成本,领用等等造成数据失真
3.2.2发货单:只是为了统计发给哪些客户,对库存没有真正的管控,只方便打印成像样的发货单据。

3.2.3采购入库单:申购,采购前面的环节没有把控,没有规范化,不定期的申购,采购,本来库里有,若是没有查不到相应的信息,又得申购采购,
采购回来,仓库人员要自己加上编码,做采购入库单,没有起到计划性的事前控制。

3.2.4财务模块:虽然也在使用,但科目的核算,辅助核算不合理,库存没有细分到种类,费用类也没有规范的核算等等。

3.3新账套使用的功能简要分析:
基础资料(物料编码,单位,客户,供应商,公司组织,收发类别,销售类别,采购类别等)
3.3.1营销部:
《销售订单》《发货单》《委托代销发货单》 3.3.2生产部门:
《领料申请单》《产品入库单》 3.3.3、采购部门
《采购订单》《到货单》 3.3.4、仓库部门:
《材料出库单》《采购入库单》《产品入库单》 3.3.5、各部门请购单据:《请购单》 3.3.6财务部门
存货核算,应收管理,应付管理,固定资产,总账及财务报表。

. 实际运作流程简述如下:
a、营销部确认客户订单后,在U8系统中录入《销售订单》,注意是直接销售还是委托代销,另外还要查库存制定《生产计划单》(系统外),下发到生产。

b、发货时,由营销部根据据订单中的销售类型,在U8系统中录入《发货单》或《委找代销发货单》,保存、打印发货通知单,由仓库审核后发货,并且打印多联发货清单。

c、生产车间物料计算后,需指定人员在U8系统中做《领料申请单》,可以每天计划第二天所需物料,统一录入
d、当生产完成后,由品保检验后,在系统中做《产品入库单》,将产品入库单号写在报检单上,交由仓库核对后,仓库审核后打印多联,完成入库手续。

e、各部门或生产部门所需要的物品需要找到U8中相关的物料编码,在系统中录入《请购单》,打印出来,经相关领导审批后,交由采购部。

f、当采购接到《请购单》后,由请购单生成采购订单,发供应商。

g、供应商送货过来后,由采购在系统中录入《到货单》,通知到仓库。

h、仓库,根
据到货单在系统中生成《采购入库单》,数量以实际点数为准,办理入库后,打印多联。

i、仓库:根据生产提供的领料申请单,生成《材料出库单》,发货后打印多联,回联给到领料部门同时发货
j.财务:以后业务发生完毕后,月底对仓库的盘点,应收应付都可以直接从以上业务取数,从而可以起到更加细化的监督作用,并能够分析出问题所有,有助于企业管理的提高。

3.4 关于621新账套数据补录
因为ERP新帐套启用时间定在了4月份。

在4月份新帐套启用后,财务管理部针对财务审计及财务数据合规性考虑,提出需要补充1-3月份数据,由于新帐套已经启用,ERP软件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目前启用
的.620帐套中补充1-3月份数据已经不可能实现,为了能够满足财务管理部对财务年度帐连续性和合规性的要求,故提出以下方案进行调整。

目前已经选方案2.
四.存在的核心问题
4.1 运作流程还缺乏规范性、一致性,信息不完全对称;
4.2 产供销衔接不畅,销售、生产计划、采购,车间生产,集成度不高;4.3 成本核算粗放,基础工作不到位,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五.下一步需完善的要点 5.1 产品标准BOM的建立
5.2 计划生产体系建立,按单生产,定额领料
5.3优化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范围,成本核算基础数据归集成本分析和成本预决测,建立目标成本体系,制定成本分析报表 5.4 建立产品积压分析及处理规范
5.5 销售,仓库,生产,财务各种月报,周报,年报规范化,建立台账,库龄,账龄等相关分析数据,实现信息共享。

5.6 部门,岗位职责需进一步清晰化, 建立跨组织的流程体系,并进行流程确认, 针对运作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流程优化方案
erp项目总结4
一、前期的调研
1、时间不足难以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

公司要求在短时间内开始实施ERP项目。

在前期ERP专职人员未到位,项目主管未真正了解ERP的情况下,未对软件供应商做充分的了解,而需求是根据软件公司同行业的经验,未立足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选型的时候,基本上不是按我司的需求在对ERP软件进行选择。

而是按主观印象与以前的鞋厂的ERP项目经验在对ERP软件进行过滤。

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需要对ERP系统进行大量的二次开发。

即使时间最不足,前期的需求调研仍然不能够忽视。

否则的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面时间虽然省了,但是后期项目推进就会到处碰壁。

项目周期反而会延长。

确实后来由于很多需求在ERP系统中找不到现成的解决方案,为此,不得不进行很多二次开发,或者寻找其他的替代方法,则大大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2、需求无法对号入座,导致了大量的二次开发。

对于ERP系统这种套装软件来说,过多的二次开发是劳命伤财的事情。

一方面,过多的二次开发,会破坏ERP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ERP系统的二次开发,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有时候,在ERP系统的原有功能上进行修改,比开发一个新功能还要麻烦。

因为需要考虑这个需要修改的功能跟其他现有功能的关联性。

而且,还需要进行一些全面的测试。

另外,软件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也不会配备很多的二次开发人员。

公司要进行二次开发的话,往往需要排队等候。

所以,二次开发的周期往往比较长。

第三,对于公司说,二次开发往往需要付出比较昂贵的开发费用。

大部分ERP系统对于二次开发来说,是收费的。

也就是说,不包含在项目实施费用与软件授权成本中。

有些软件公司甚至对二次开发进行“惩罚性”收费。

所以,二次开发的成本往往是比较贵的。

若在选型之前,能够花这一个半月时间去进行需求调研的话,可能这个EPR项目就不需要进行这么多的二次开发费用。

不但可以帮助公司省下一大笔费用,而且,还可以保证项目的周期。

3、软件功能不足,却由公司来买单。

ERP项目能否取得成功,软件本身只是起到了一个次要的作用。

但是,软件功能不足,则直接跟项目的成本挂钩。

软件功能欠缺,企业需求难以对号入座,就意味着企业要为此进行额外的开支。

如进行二次开发或者采用第三方的插件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公司买单的。

而这往往是ERP项目中的冤枉支出。

在实施顾问对公司进行需求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需求无法在ERP系统中实现。

但是,这个时候,因为合同已经签订,项目已经启动。

所以,对方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我们这边。

对于无法实现的需求,让我们公司掏腰包,进行二次开发。

作为企业ERP项目负责人,首先得做好项目的前期需求调研,量体选型,防止企业的常规需求无法在ERP系统中对号入座。

从而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二次开发成本,影响ERP项目的整个周期。

二、软件的选型
公司使用ERP软件,各个部门要达到什么目标,解决企业目前什么问题,这些情况公司必须有很清醒的认识,量体选型至关重要。

通常ERP供应商的销售过程中售前顾问都会拿出一大堆的统计数据,告诉用户:根据某某某协会统计ERP项目实施完毕之后,企业的库存积压率会下降多少个百分点、生产效率会提高多少多少,销售的反应速度又会提高多少多少。

但在合同中软件公司是不会注明这些的,这就带来了ERP项目的第一个陷阱:不承诺效果。

ERP项目是公司内部的事情,诸如人事调动、流程修改等等,都不能直接的产生效率,即使是将这些结果数字化也很难分清楚,什么是通过实施ERP产生的,什么是企业流程优化而产生的。

作为软件供应商来说,成功了,自然是他们的功劳,可以大肆宣传,失败了就是企业内部的问题。

他们只需要到时间收钱就好了。

然而这样的承诺,公司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售前活动中误导用户是很正常的,不误导你,你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签合同呢。

另外,软件的选型之前,ERP专职人员必须先期到位,做好前期的调研,收集各个部门的功能需求及各种表单,ERP专职人员协同各个部门主管参与ERP
供应商对ERP软件的功能演示、根据收集到信息,确认ERP软件是能达到及满足公司各个部门的要求、以公司的真实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演示、在关键点位置必须进行压力测试,因部分功能如MRP计算,凭证传输等,涉及到计算的情况,数据量一大,程序是否能正常进行,执行效率是否能达到要求,必须有先期的预测。

所以在选型之前,企业应该明确:
1、企业实施ERP目标。

2、软件公司的实力及其成功的案例,软件公司能做什么。

3、ERP软件单元测试压力测试全面测试。

4、对于销售人员的承诺一般需要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调研以后才能做出,要在合同的补充附件中给予规定。

让口头保证有书面规范,合同保证。

三、合同的签订
合同的签订必须有利于公司一方、以免公司在ERP使用的过程中吃哑巴亏,使ERP的成本尽量透明化,减少隐性成本的开支,让软件公司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服务,从而尽量保证ERP整个项目的推动过程,不因二次开发费用问题\培训问题\顾问周期问题等而发生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到整个ERP项目的周期、对于软件公司来说,保护自己的利益是正常的事情,而对于用户来说则恰恰相反。

在签订ERP合同的过程中光法律顾问的指点是很难防范软件公司在ERP合同中设下的圈套。

这就需要公司能充分了解ERP这个行业的特征,避免更大的风险。

1、二次开发的定义
二次开发的具体内容(大至范围),提供的服务,进行的方式和确定开发费用的范围。

软件公司最常见的手段是:在ERP合同中只注明二次开发的人/天数(一个人工作一天的费用),而将具体的开发费用拖到合同完成以后。

以还未做深入评估为由拖延开发的时间。

待到合同签订用户已支付定金之后,以各种借口增加二次开发的时间。

毕竟评估一个开发过程需要多长的时间是由软件公司决定的。

对于某些难度大的或者是软件公司不想做的项目他们可以把开发的时间加得很大――企业基于成本的考虑,不得不取消某些计划中的需求。

曾有
ERP销售人员这样对我说:“二次开发是制约用户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要么他们精简流程,要么支付更多的费用,两样我都喜欢”。

2、实施周期的定义(项目计划)
乙方必须在约定的服务人天内安排所有系统集成及实施工作,不得随意增加计费服务时间,如因甲方原因造成超出合同约定实施天数的费用部份由甲方承担,如因乙方原因造成超出合同约定实施天数的费用部份由乙方承担。

3、项目验收标准(项目交付的文件)
甲、乙双方确定项目阶段性验收及最终验收的标准,验收行为应包括:
a、甲方对乙方提供的ERP软件产品的验收;
b、甲、乙双方对于某具体工作成果的确认;
c、根据合同规定的项目进展阶段,甲、乙双方对于某阶段工作成果的评价;
d、甲、乙双方对于最终工作成果的评价。

4、双方的职责定义
按照软件公司提出的建议划分权责――作为公司必须做哪些工作,作为软件供应商必须保证哪些。

5、培训的定义(包括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培训时间表,培训文档或教材,培训成绩考核,培训评估等)
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内部培训需要,软件公司提供的文档必须以电子文档和纸张的形式提供。

6、项目各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按照项目建议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ERP系统的实施目标。

7、签订补充协义,说明,备忘录
在签订ERP合同之前就必须要对ERP项目的验收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在合同签订之后必须有相应的验收细节作为补充。

8、项目顾问资历\时间保证\顾问更换\人天数投入\顾问实施工作时间(是否驻厂等)
9、失败后的赔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