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抗击疫情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抗击疫情试题答案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流动,许多交通工具和工厂停产,这相当于减少了物体受到的外力,使得原本的运动状态得以维持。

因此,选择A。

2. 正确答案:B
解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疫情期间,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这类似于光线通过不同介质,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

因此,选择B。

3. 正确答案:C
解析:电路的串联是指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力量相互配合,形成了一条抗击疫情的“串联电路”,共同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因此,选择C。

4. 正确答案:D
解析:浮力是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在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像是社会大船上的浮力,他们的存在使得社会这艘大船能够稳定前行,不至于沉没。

因此,选择D。

二、填空题
1. 答案:红外线
解析: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热效应。

体温枪就是利用红外线的
热效应来测量人体温度的。

在疫情期间,体温枪成为了筛查发热病人的重要工具。

2. 答案:大气压
解析:大气压是指大气对地面的压力。

在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的佩戴成为了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口罩的紧密贴合面部,依靠的是大气压的作用。

因此,填空应为“大气压”。

三、计算题
1. 题目: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在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加速度。

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拉力减去摩擦力,即
F=10N-0.1*0.5kg*9.8m/s²。

计算得F=10N-0.49N=9.51N。

代入公式得a=F/m=9.51N/0.5kg=19.02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19.02m/s²。

四、实验探究题
1. 题目:探究不同材料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在不同材料(如空气、水、金属等)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从而探究材料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

实验时,可以使用声速计测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时间,结合已知的距离,计算出声音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
1. 题目:论述在疫情期间,物理知识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疫情。

解析:在疫情期间,物理知识在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原理设计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口罩的过滤作用、隔离区域的设置等。

其次,物理技术在疫情
监测和治疗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使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体温筛查,利用CT扫描辅助诊断等。

此外,物理原理还帮助我们理解了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条件,如湿度和温度对病毒活性的影响。

通过物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物理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疫情的认识,还提高了我们应对疫情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