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珠运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去的五珠运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数术记遗》。

传统算盘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1”。

依此每一档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够了。

为什么传统算盘是上二下五珠呢?
因之一是我国古代计算重量时采用的是“16两制”,即一斤等于十六两。

现代人常说某两个人半斤八两,这是指他们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但是半斤是半斤,八两是八两,怎么会相等呢?
原来,古代重量单位制中规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了。

上二下五珠,每一档可计算到“15”,这样“满16”就向前一档进一,所以我国传统的上二下五珠算盘是为适应十六进制而形成的。

原因之二则是古代乘法采用“留头乘”,上一珠不够用,必须要上二珠,一些财会人员受到长期习惯影响,仍喜爱使用上二下五珠算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