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理综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理综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2018·山西模拟) 智能“交互机器人”可以和同学们比赛背唐诗、聊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器人的声音一定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 . 机器人能辨认同学们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2. (2分) (2020八上·南宁期末) 风景秀美的青秀山有“首府绿肺”之称,有关景区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B . 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夜晚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
D . 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风凰塔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3. (2分)(2017·扬州模拟) 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 .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C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 . 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4. (2分) (2019八上·朝阳期中) 夏天清晨,有吋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凝固
D . 凝华
5. (2分) (2020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小物体内能的是()
A . 夏天,放进放进冰箱里的饮料清凉可口
B . 用锤子打铁,铁块的温度升高
C . 做饭时,水蒸气顶开锅盖
D .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6. (2分)关于能量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B . 人类在使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 . 化石能源、水能、核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7. (2分) (2020八下·兴化期中) 下列关于物体质量或重力的估计,正确的是()
A .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 . 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 . 一本物理书的重力大约是15N
D .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g
8. (2分)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
A . 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B . 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地面
C .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D .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9. (2分) (2020八下·临渭期末) 如图所示为民警脚踏“风火轮”执勤,手推操纵杆,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既可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还能原地转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民警驾驶“风火轮”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 . 民警驾驶“风火轮”转向时,“风火轮”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C . “风火轮”匀速行驶时,民警的重力与“风火轮”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民警站在“风火轮”上静止时,“风火轮”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 (2分)(2018·高淳模拟) 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液体时,把实心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缓慢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2 .则物块的密度为()
A .
B .
C .
D .
11. (2分) (2019九上·凤山期中) 如图所示的事例都揭示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使小孩臀部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的
B . 乙图中,人搓手发热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 . 丙图钻木取火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丁图中水蒸汽将塞子冲出时,水蒸汽对塞子做功使自己内能增大
12. (2分)(2017·通州模拟)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 . 不锈钢筷子
B . 2B铅笔芯
C . 塑料直尺
D . 盐水
13. (2分)(2017·海淀模拟) 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 可以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
B . 电器设备起火时,用水直接灭火
C .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金属笔尖
D . 有人触电时,不必切断电源,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即可
14. (2分) (2017九下·汉中开学考)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实验电路,甲电阻丝的阻值小于乙电阻丝的阻值.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各自两端的电压U甲、U乙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产生的热量Q甲、Q 乙的大小,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U甲=U乙, Q甲=Q乙
B . U甲<U乙, Q甲>Q乙
C . U甲<U乙, Q甲<Q乙
D . U甲>U乙, Q甲<Q乙
15. (2分) (2017九上·江苏期中) 图示电路中(R0阻值已知,表示电阻箱),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6. (1分) (2019八上·陈仓期中)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 cm,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17. (1分) (2016八上·费县期中)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 m,他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那么人的像相对于人运动速度将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1分)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以下就是小明利用矿泉水瓶进行的一些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矿泉水瓶中装满水后插入吸管甲,用另一吸管乙向吸管甲上方吹气,吸管甲中水面会上升,这是因为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在矿泉水瓶上扎两个相同大小的小孔A和B,发现从B孔喷出的水较急,这是因为________ .(3)让矿泉水瓶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则矿泉水瓶下落时运动会越来越快,这是因为力能________ (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19. (5分) (2020八下·普宁期末) 如图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C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 端施加动力F1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阻力F2及动力臂l1。
20. (5分)(2020·南岗模拟) 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磁感线方向。
21. (5分)张亮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8286899498989898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四、实验题 (共3题;共6分)
22. (2分)(2020·南岗模拟) 甲乙两组同学测量金属块密度,每组实验器材有测力计、量筒、烧杯、水、金属块和细线.
(1)甲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完成实验.
① 请帮助甲组同学完成实验过程.
a.观察测力计的________并规范调零.
b.用测力计和细线测出金属块重力G.
c.用量筒、水和细线测量并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V.
d.计算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
② 写出步骤b中使用测力计读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________
(2)乙组同学发现本组的测力计量程未知,刻度板上数字都已磨损,但刻度线清晰.他们借助一个质量为m0的物体A,仍用该测力计测出了金属块的重力,已知物体A和金属块的重力均不超测力计量程,写出他们将测力计规范调零后测出金属块重力的办法及表达式(可以画简图作答).
23. (1分)(2011·扬州) 如图所示,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________ N,浮力的方向________.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 m3;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g=10N/Kg)
24. (3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
(1)实验中,将甲乙两瓶中的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时,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说明乙瓶电阻丝放热多,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若乙瓶中的煤油质量为0.5kg,温度计示数升高了10℃,则镍铬合金丝消耗了________ J的电能.(已知c煤油=2.1×103J/(kg•℃),不计热损失)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25. (15分)(2018·重庆) 小峻家中有一个浴足盆,其部分铭牌信息如图甲所示,如图乙为溶足盆的工作电路,R1、R2均为电热丝,当开关S接a、b触点时,溶足盆的挡位不同。
求:
(1)额定加热电流
(2) R1和R2的阻值各为多少欧?
(3)在用电高峰期,小峻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只让溶足盆通电,使其处于加热状态1min电能表(如图丙所示)的圆盘转了30转,则浴足盆加热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瓦?
六、综合题 (共1题;共3分)
26. (3分)(2016·重庆A) 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
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地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
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
求: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A的密度;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应将物块B 沿竖直方向切去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四、实验题 (共3题;共6分)
答案:22-1、
答案:22-2、
考点:
解析: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
考点:
解析: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六、综合题 (共1题;共3分)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