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初生羔羊的成活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达到羔羊早期断乳的目的,需要在羔羊出生后 10 日龄就 进行补充饲料来饲喂羔羊,建议安装隔栏进行补饲,将容易消化且 营养全价的饲料放进隔离栏内,这样可以避免母羊采食羔羊饲料。 虽然刚开始羔羊采食到的饲料或饲草数量很少,但是这样也可以 很好地刺激消化系统的发育,尤其是帮助瘤胃产生反刍大有好处, 能够促进羔羊尽快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进而加快生长发育和增 重速度。
2 正确接产
母羊分娩时,需要选择有责任心的饲养人员来接生羔羊,在羔 羊产出后尽快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胎液,避免胎液蒸发带来大量热 量,导致羔羊受凉发生感冒、腹泻或呼吸道疾病。同时促使羔羊尽快 吸吮到足够的初乳,建议在羔羊出生后半小时内就能吃到初乳。如果 母羊产仔较多、羔羊弱小、或者对于初产母羊或母性较差母羊生产的 羔羊,需要寻找其它母羊代替哺乳。或者将母羊进行保定,把羔羊推 送到母羊乳房部位,帮助羔羊反复吸乳母乳,直到羔羊都能够吃到母 乳为止。另外,为了提高羔羊免疫力和发生破伤风类疾病,对于刚出 生的羔羊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疫苗。管理者需要认真观察初生 羔羊的精神状态、吸吮母乳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进 行保护,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发生意外死亡现象。
8 小结
总而言之,初生羔羊体质弱小,对外界的生活环境要求较高, 并且抗病能力较差,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需要提前做好母羊妊娠 期的管理,为增强羔羊体质奠定基础,然后在羔羊出生时做好接生 工作,帮助羔羊尽快吸吮到足够的初乳,并且给羔羊提供舒适的生 活环境,避免受到各种应激条件的影响。及早给羔羊补充营养全价 且容易消化的青绿饲草,促使消化系统充分发育,为今后尽早断奶 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增强自身体质,加快生长发育速度,获取较高 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刘刚.浅谈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0(10):32. [2] 王振.初生羔羊的护理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0(9):7-8. [3] 禹永青.羔羊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与饲料,2020(6):26-27.
3 改善饲养管理水平
初生羔羊体质弱小、无法独立生活、体温调节能力差、各个器 官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病菌和病毒的抵抗能பைடு நூலகம்低下。如 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污水横流、阴冷潮湿、饲养密集等,极易 诱发羔羊发生疾病,进而降低羔羊体质和成活率。
建议给羔羊提供温度适宜、清洁、干燥、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
一般要求圈舍温度保持在 10℃以上,垫草干净松软。在寒冷冬季需 要采取保暖供温措施,定期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避免腹部受凉,抑 制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时加强通 风管理,否则舍内空气污浊、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 量超标时,会对羔羊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或损害,诱发羔羊发生呼 吸道疾病,甚至继发或混合感染其它传染性疾病,进而引起羔羊病 情严重、甚至发生死亡现象[2]。
苗,并确定最佳疫苗免疫接种剂量。疫苗免疫接种结束之后,应该 定期对羊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有效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殖场 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做出动态化的调整,确保整体的免疫程序科 学合理,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掌握羊群抗体的消散情况。一旦发现养 殖场出现疑似发病情况,应该将疫情上报当地的兽医站,及时封锁 养殖场,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
6 实施早期断乳
正常情况下在羔羊生长到 3~4 月龄才开始断乳,为了提高母 羊繁殖能力和羔羊成活率,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羔羊实施提前断 乳,在羔羊出生后 1 月龄就开始断乳。这样不仅能
78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7
健 康 养
殖
对性管理,首先应该将引种行为上报引种地和所在地的动物防疫 部门,对引种的羊群进行认真细致的检验检疫,取得检疫证明书之 后才能够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应该对车辆进行认真细致的清 理和卫生消毒,尽量缩短羊的运输时间。到达所在地之后应该将引 种行为上报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并进行认真细致的检疫检验,并 在隔离室当中单独隔离养殖 30d 以上,通过严格的观察疫苗免疫 接种抗体水平监测,确保健康之后才能够进入到生产区域。另外在 引种过程中,要确保从有资质的种羊场引进羊群,要认真掌握不同 羊群的品种生产特性、遗传系谱,以及引种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 况,疫苗免疫接种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确保各个环节的信息清晰 明了,保证引种的安全。
5 加强羔羊锻炼
出生后 1 周的羔羊需要与母羊一起进行舍饲,尽量让羔羊多 吸吮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羔羊可以获取足够的 免疫力和保护力,增强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随着羔羊逐 渐生长,可以将羔羊与母羊分开饲养,先将母羊开始放牧饲养,让羔 羊继续留在舍内。这样在母羊归舍后,羔羊一早和一晚才能吸吮母 乳。这样不仅促使母羊安心采食和尽快恢复体况,为下一个繁殖期 做好准备工作,还促使羔羊尽快学会自己采食饲草和增强消化功能 的发育,帮助羔羊尽快独立生活。随着羔羊的长大,可以逐渐赶出 圈舍进行就近放牧饲养,有利于增强羔羊体质,养成健壮体格[3]。
够促使母羊尽量蓄积机体能量来恢复体况,为下次 配种、怀孕和生产做好准备,而且还能够让羔羊提前自由采食饲 草,增强反刍功能,尽快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实际生产中经常采 用以下两种断乳方式。
第一种是一次性断乳:将母羊从产仔舍转移出去,而羔羊则还 留在原来的产仔舍内,这样将羔羊和母羊一次性分开,尽量保持圈 舍原有的生活条件和环境,避免羔羊产生不适应或应激状况,能够 更好地维持羔羊体质和健康状况。第二种是阶段性断乳:在羔羊生 长到 30 日龄时,白天把母羊赶出产仔舍,让母羊与羔羊分开,晚上 再把母羊赶回产仔舍内,这样逐渐延长分开时间,让羔羊逐渐适应 离开母羊的日子,能够尽快独立生活。
初生;羔羊;管理;营养;成活率
怎样提高初生羔羊的成活率
王延磊 (山东省邹平市临池镇畜牧兽医站 山东滨州 256220)
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首先需要提高母羊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然后在羔羊出生时正确接产,同时在羔羊出生后尽快帮助羔羊吸 吮初乳,来增强羔羊体质和抗病能力。初生羔羊瘤胃不发达,对粗 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差,主要靠母乳来获取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随 着日龄的增长,瘤胃逐步完善,在 20 日龄后瘤胃开始反刍和建立 微生物区系,能够逐步消化粗纤维。这样在 10 日龄后就可以饲喂 一些嫩绿清草或树叶,来训练羔羊采食,促使消化系统尽快发育, 尤其是增强瘤胃的消化功能。
4 预防羔羊发生疾病
对于体质较弱的羔羊需要精心护理,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看 护,每天定期饲喂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代乳品,帮助羔羊尽快恢 复健壮体格。同时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或杀灭环境中存活 的病原微生物,避免羔羊接触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等而感染 发病。必须给羔羊温度适宜的清水,否则冰冻冷水极易引起羔羊腹 泻或发生消化不良情况。
7 加强放牧管理
对羔羊采取放牧饲养时,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严禁羔羊发生 雨淋或暴晒。在寒冷冬季需要尽量在圈舍饲养,减少外出放牧时
间,需要放牧时,可以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才将羔羊放 出来,并且在放牧前后需要及时补充饲喂精饲料,避免发生营养不 良情况。最重要的是防止羔羊采食到冰冻草料或饮用冰水,否则会 严重影响羔羊的消化功能,最后降低羔羊体质和成活率。在炎热夏 季进行放牧时,需要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才将羔羊放出来,中午前后 外界温度较高时,一定将羔羊赶到阴凉处,并供给充足新鲜的清 水,有利于羔羊及时排出体内产生的热量,避免阳光暴晒引起热应 激[3]。
3 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由于养殖规模较大,养殖密度较 大,一旦某些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将会对整个羊群的健康生产造 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因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蔓延引发大 量死亡,养殖户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某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流行 还会危及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从 科学选址、加强引种管理、妥善免疫接种、加强疫病监测等多方面 入手,尽可能减少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疫病发生的可能,降低经济损 失。█ 参考文献: [1] 韩金宝.规模养羊的防疫要点及疫苗接种方法[J].湖北畜牧兽医,2013(3): 104-105. [2] 郭岩松.非牧区发展舍饲养羊的技术要点[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2011(8):70-72. [3] 潘发明, 潘晓荣. 浅谈羊场防疫的关键技术 [J]. 甘肃科技,2012(17): 169-170.
2.3 加强免疫
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多种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最有效措 施。养殖场在严格落实国家所制定的重大动物集中免疫接种制度 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当地疫情的发生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 序,并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在疫苗选择过 程中,应该从有资质的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当中购买疫苗,要 确保疫苗标签上的各项信息标注完整,详细的注明疫苗的生产期、 有效期、疫苗名称、疫苗形态。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都应该对使用 说明书认真细致的阅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置疫苗,稀释疫
80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7
健 康 养 殖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7.053
初生羔羊个体弱小、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低下,所以容易感染病原体 而发生各种疾病。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管理者必须做好母羊妊娠管理工作,为羔羊健壮体格奠定基础。并且搞好羔羊护理工作,给羔羊提 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减少羔羊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机会,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早给羔羊断奶,促使 其消化功能良好的发育,加快生长发育速度,进而获取理想的养殖效益。
根据本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来提高羔羊自 身免疫力和保护力。定期进行驱虫工作,防止体内或体外寄生虫对 羔羊产生的不良影响。尤其是羔羊发生了体内寄生虫病后,都会降 低羔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引起机体营养缺乏,体重增加不足、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进一步致使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极易诱 发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这也是降低羔羊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改善妊娠母羊管理
为了提高羔羊体质和成活率,需要养好妊娠期间的母羊,应根 据母羊体况,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和进行补充饲喂,尤其在妊娠后在 保持饲料营养充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母羊活动量,有利于提高母羊 体质和帮助羔羊顺利产出。在分娩前 1 周时间,应适当补充容易消 化且营养丰富的饲料,尽量多给一些嫩绿多汁的青草,不仅防止母羊 分娩时发生便秘现象,还可以促使母羊分泌更多的母乳,来满足羔羊 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而保证羔羊体格健壮、提高羔羊成活率[1]。
2 正确接产
母羊分娩时,需要选择有责任心的饲养人员来接生羔羊,在羔 羊产出后尽快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胎液,避免胎液蒸发带来大量热 量,导致羔羊受凉发生感冒、腹泻或呼吸道疾病。同时促使羔羊尽快 吸吮到足够的初乳,建议在羔羊出生后半小时内就能吃到初乳。如果 母羊产仔较多、羔羊弱小、或者对于初产母羊或母性较差母羊生产的 羔羊,需要寻找其它母羊代替哺乳。或者将母羊进行保定,把羔羊推 送到母羊乳房部位,帮助羔羊反复吸乳母乳,直到羔羊都能够吃到母 乳为止。另外,为了提高羔羊免疫力和发生破伤风类疾病,对于刚出 生的羔羊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疫苗。管理者需要认真观察初生 羔羊的精神状态、吸吮母乳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进 行保护,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发生意外死亡现象。
8 小结
总而言之,初生羔羊体质弱小,对外界的生活环境要求较高, 并且抗病能力较差,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需要提前做好母羊妊娠 期的管理,为增强羔羊体质奠定基础,然后在羔羊出生时做好接生 工作,帮助羔羊尽快吸吮到足够的初乳,并且给羔羊提供舒适的生 活环境,避免受到各种应激条件的影响。及早给羔羊补充营养全价 且容易消化的青绿饲草,促使消化系统充分发育,为今后尽早断奶 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增强自身体质,加快生长发育速度,获取较高 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刘刚.浅谈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0(10):32. [2] 王振.初生羔羊的护理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0(9):7-8. [3] 禹永青.羔羊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与饲料,2020(6):26-27.
3 改善饲养管理水平
初生羔羊体质弱小、无法独立生活、体温调节能力差、各个器 官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病菌和病毒的抵抗能பைடு நூலகம்低下。如 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污水横流、阴冷潮湿、饲养密集等,极易 诱发羔羊发生疾病,进而降低羔羊体质和成活率。
建议给羔羊提供温度适宜、清洁、干燥、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
一般要求圈舍温度保持在 10℃以上,垫草干净松软。在寒冷冬季需 要采取保暖供温措施,定期更换潮湿板结的垫草,避免腹部受凉,抑 制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时加强通 风管理,否则舍内空气污浊、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 量超标时,会对羔羊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或损害,诱发羔羊发生呼 吸道疾病,甚至继发或混合感染其它传染性疾病,进而引起羔羊病 情严重、甚至发生死亡现象[2]。
苗,并确定最佳疫苗免疫接种剂量。疫苗免疫接种结束之后,应该 定期对羊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有效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殖场 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做出动态化的调整,确保整体的免疫程序科 学合理,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掌握羊群抗体的消散情况。一旦发现养 殖场出现疑似发病情况,应该将疫情上报当地的兽医站,及时封锁 养殖场,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
6 实施早期断乳
正常情况下在羔羊生长到 3~4 月龄才开始断乳,为了提高母 羊繁殖能力和羔羊成活率,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羔羊实施提前断 乳,在羔羊出生后 1 月龄就开始断乳。这样不仅能
78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7
健 康 养
殖
对性管理,首先应该将引种行为上报引种地和所在地的动物防疫 部门,对引种的羊群进行认真细致的检验检疫,取得检疫证明书之 后才能够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应该对车辆进行认真细致的清 理和卫生消毒,尽量缩短羊的运输时间。到达所在地之后应该将引 种行为上报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并进行认真细致的检疫检验,并 在隔离室当中单独隔离养殖 30d 以上,通过严格的观察疫苗免疫 接种抗体水平监测,确保健康之后才能够进入到生产区域。另外在 引种过程中,要确保从有资质的种羊场引进羊群,要认真掌握不同 羊群的品种生产特性、遗传系谱,以及引种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 况,疫苗免疫接种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确保各个环节的信息清晰 明了,保证引种的安全。
5 加强羔羊锻炼
出生后 1 周的羔羊需要与母羊一起进行舍饲,尽量让羔羊多 吸吮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羔羊可以获取足够的 免疫力和保护力,增强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随着羔羊逐 渐生长,可以将羔羊与母羊分开饲养,先将母羊开始放牧饲养,让羔 羊继续留在舍内。这样在母羊归舍后,羔羊一早和一晚才能吸吮母 乳。这样不仅促使母羊安心采食和尽快恢复体况,为下一个繁殖期 做好准备工作,还促使羔羊尽快学会自己采食饲草和增强消化功能 的发育,帮助羔羊尽快独立生活。随着羔羊的长大,可以逐渐赶出 圈舍进行就近放牧饲养,有利于增强羔羊体质,养成健壮体格[3]。
够促使母羊尽量蓄积机体能量来恢复体况,为下次 配种、怀孕和生产做好准备,而且还能够让羔羊提前自由采食饲 草,增强反刍功能,尽快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实际生产中经常采 用以下两种断乳方式。
第一种是一次性断乳:将母羊从产仔舍转移出去,而羔羊则还 留在原来的产仔舍内,这样将羔羊和母羊一次性分开,尽量保持圈 舍原有的生活条件和环境,避免羔羊产生不适应或应激状况,能够 更好地维持羔羊体质和健康状况。第二种是阶段性断乳:在羔羊生 长到 30 日龄时,白天把母羊赶出产仔舍,让母羊与羔羊分开,晚上 再把母羊赶回产仔舍内,这样逐渐延长分开时间,让羔羊逐渐适应 离开母羊的日子,能够尽快独立生活。
初生;羔羊;管理;营养;成活率
怎样提高初生羔羊的成活率
王延磊 (山东省邹平市临池镇畜牧兽医站 山东滨州 256220)
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首先需要提高母羊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然后在羔羊出生时正确接产,同时在羔羊出生后尽快帮助羔羊吸 吮初乳,来增强羔羊体质和抗病能力。初生羔羊瘤胃不发达,对粗 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差,主要靠母乳来获取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随 着日龄的增长,瘤胃逐步完善,在 20 日龄后瘤胃开始反刍和建立 微生物区系,能够逐步消化粗纤维。这样在 10 日龄后就可以饲喂 一些嫩绿清草或树叶,来训练羔羊采食,促使消化系统尽快发育, 尤其是增强瘤胃的消化功能。
4 预防羔羊发生疾病
对于体质较弱的羔羊需要精心护理,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看 护,每天定期饲喂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代乳品,帮助羔羊尽快恢 复健壮体格。同时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或杀灭环境中存活 的病原微生物,避免羔羊接触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等而感染 发病。必须给羔羊温度适宜的清水,否则冰冻冷水极易引起羔羊腹 泻或发生消化不良情况。
7 加强放牧管理
对羔羊采取放牧饲养时,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严禁羔羊发生 雨淋或暴晒。在寒冷冬季需要尽量在圈舍饲养,减少外出放牧时
间,需要放牧时,可以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才将羔羊放 出来,并且在放牧前后需要及时补充饲喂精饲料,避免发生营养不 良情况。最重要的是防止羔羊采食到冰冻草料或饮用冰水,否则会 严重影响羔羊的消化功能,最后降低羔羊体质和成活率。在炎热夏 季进行放牧时,需要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才将羔羊放出来,中午前后 外界温度较高时,一定将羔羊赶到阴凉处,并供给充足新鲜的清 水,有利于羔羊及时排出体内产生的热量,避免阳光暴晒引起热应 激[3]。
3 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由于养殖规模较大,养殖密度较 大,一旦某些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将会对整个羊群的健康生产造 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因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蔓延引发大 量死亡,养殖户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某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流行 还会危及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从 科学选址、加强引种管理、妥善免疫接种、加强疫病监测等多方面 入手,尽可能减少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疫病发生的可能,降低经济损 失。█ 参考文献: [1] 韩金宝.规模养羊的防疫要点及疫苗接种方法[J].湖北畜牧兽医,2013(3): 104-105. [2] 郭岩松.非牧区发展舍饲养羊的技术要点[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2011(8):70-72. [3] 潘发明, 潘晓荣. 浅谈羊场防疫的关键技术 [J]. 甘肃科技,2012(17): 169-170.
2.3 加强免疫
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多种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最有效措 施。养殖场在严格落实国家所制定的重大动物集中免疫接种制度 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当地疫情的发生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 序,并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在疫苗选择过 程中,应该从有资质的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当中购买疫苗,要 确保疫苗标签上的各项信息标注完整,详细的注明疫苗的生产期、 有效期、疫苗名称、疫苗形态。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都应该对使用 说明书认真细致的阅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置疫苗,稀释疫
80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7
健 康 养 殖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7.053
初生羔羊个体弱小、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低下,所以容易感染病原体 而发生各种疾病。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管理者必须做好母羊妊娠管理工作,为羔羊健壮体格奠定基础。并且搞好羔羊护理工作,给羔羊提 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减少羔羊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机会,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早给羔羊断奶,促使 其消化功能良好的发育,加快生长发育速度,进而获取理想的养殖效益。
根据本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来提高羔羊自 身免疫力和保护力。定期进行驱虫工作,防止体内或体外寄生虫对 羔羊产生的不良影响。尤其是羔羊发生了体内寄生虫病后,都会降 低羔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引起机体营养缺乏,体重增加不足、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进一步致使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极易诱 发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这也是降低羔羊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改善妊娠母羊管理
为了提高羔羊体质和成活率,需要养好妊娠期间的母羊,应根 据母羊体况,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和进行补充饲喂,尤其在妊娠后在 保持饲料营养充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母羊活动量,有利于提高母羊 体质和帮助羔羊顺利产出。在分娩前 1 周时间,应适当补充容易消 化且营养丰富的饲料,尽量多给一些嫩绿多汁的青草,不仅防止母羊 分娩时发生便秘现象,还可以促使母羊分泌更多的母乳,来满足羔羊 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而保证羔羊体格健壮、提高羔羊成活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