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鮰鱼。
隶属鲶形目,鲶科。
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8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斑点叉尾鮰形体较长,前部较宽肥,后部稍细长。
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
触丝4对,长短各异,口角须宽扁而长。
身体两侧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黑白或深褐色斑点,体重超过2.5千克后斑点逐渐消失。
2、生活习性
斑点叉尾鮰在天然水体主要栖息于湖泊和河流深水有砂砾、块石底质的底层水中。
其生存温度为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5℃,最适生长温度15-32℃.正常生长要求溶氧3毫克/升以上,当溶氧低于1毫克/升时开始出现浮头。
适应ph6 - 8.9,最适6.8-7.5。
适应盐度范围为0.1‰-8‰。
斑点叉尾鮰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喜群食,并喜欢在弱暗光条件下摄食。
在天然水体,幼鱼阶段以摄食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主要摄食低栖动物、小杂鱼、虾类、藻类、水生植物及其种子、有机碎屑等。
人工饲养条件下主要摄食商品饲料。
(二)经济价值
斑点叉尾鮰个体大,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由于它们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群体产量高、适应性强、易饲养、疾病少等特点,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养殖。
(三)人工养殖
斑点叉尾鮰适应性很强,既可单养,又可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工厂化集约养殖和家庭式小水体养殖等。
单养可利用一般池塘,全年均可放种,但以春季放种养殖效果最好。
鱼池经清整消毒后,666.6平方米放养20厘米左右鱼种800-
1000尾,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平均体重可达1千克左右,666.6平方米产750-1000千克。
饲料最好用配合饲料,含粗蛋白25%-28%,也可直接投喂花生麸、豆饼等,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进行。
日饲量在放养初期尾鱼体重的3%-4%,个体达500克后可降为2%-3%。
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天气、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另外,还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浮头。
平时应经常注水。
排灌不便的池塘应配备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