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未来粮食供需推测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粮食供需推测
内容提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粮食生产供过于求到新世纪初期的粮食供求偏紧的转变,警示我们必须对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形势进行早期预测和把握,以便及时而准确地调整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本文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农业政策研究室的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动态监测系统模型来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状况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的产需关系在总体上仍可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将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期,但同时也存在一定规模的国内产需缺口,不过弥补缺口的净进口量并非为居民口粮所用,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影响不大。

关键词粮食供需粮食主产区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粮食生产供过于求到新世纪初期的粮食供求偏紧的转变,警示我们必须对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形势进行早期预测和把握,以便及时而准确地调整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但在进行预测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中耕地减少和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能力环境胁迫,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和市场发育将诱发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与结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影响农业增长进程以外,还应考虑到我国加入后,国内外价格关系变化对国内各种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影响效应国内粮食供需平衡的微调变化都可能引起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同样,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中国粮食的进出口量以及国内市场价格。

因此,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状况的预测,我们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农业政策研究室的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动态监测系统模型来实现。

因为该模型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未来粮食生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能力的影响。

在未来预测中,对一些宏观变量的假定如未来中国城乡人口变动趋势预测和未来汇率变动趋势预测是根据我们对现有资料和数据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析结果给出,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由有关专家预测值给出,未来国际市
场的价格变动趋势来自200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表1预测模型宏观变量值设定年人口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农业科研科投入农业水利投入全国城镇农村全国城镇农村增长率增长率05全国0601018285019197250770053355045主产区0406713468008647005739850535045非主产区110952729303839773478025768504506-10全国0545216588017406800772064005045主产区0368912381007846570691860125045非主产区100652475903483725472956919504511-15全国0464811412014846050630058004840主产区0314510555006685846605354934840非主产区085812110802969665463836270484016-20全国0396212054012654400450043004840主产区0268108997005704251432340734840非主产区07314179930253146944559464948401、模型说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动态监测系统模型是一个粮食部门均衡模型,整个模型结构复杂,限于篇幅,以下就三个主要子模型加以说明。

1生产模型第个作物总产量是其播种面积与单产的乘积。

播种面积是该作物及其它农作物生产者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劳动力价格、土地机会成本的-函数,并受气候、政策及其它外生变量冲击的影响。

单产是该作物生产者价格、农业科技储备、水利存量、耕地质量指标的-函数,并受气候和其它外生变量冲击的影响。

所有系数都以计量经济学方法求得。

注=的百分比变化,以下同。

面积=0+Σ+*+*+*单产=0+*+*+*+*总产=*外生变量冲击=++1-1+2+3+1+2参数约束条件当>时,=*,此时=,即两种作物播种面积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价格之比。

=0,零次齐次性,因而所有产品价格的等百分比变动对作物面积不产生影响。

其中农作物收获面积;1因气候外生因子引起的百分比面积变化;2因政策外生因子引起的百分比面积变化;3因其它外生因子引起的百分比面积变化;生产者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每公顷农作物产量;农业科技储备;水利存量;劳动力价格;盐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土地机会成本;耕地质量指标;,各农作物。

2居民消费需求模型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渠道和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

城镇居民的消费渠道几乎完全依赖市场,因而消费品价格和收入对城镇居民的影响力要比农村居民大得多。

据此,将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给出不同的需求模型并分别求出模型系数以体现这种差异,估计出农村农产品市场发育指数并将之加入到农村居民需求模型中。

因而,居民需求产品是该产品及其它农作物产品消费者价格、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农产品市场发育指数仅农村居民的-函数。

先分别算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需求量,再以人口比重为权数求出全国人均需求量。

=0+Σ+*+*=0+Σ+*=+=*参数约束条件当>时,=支出份额*支出份额+实际收入–市场发育率。

=*支出份额+支出份额。

定律,即总支出不随价格变动而变动。

其中,农村、城镇人均大米需求量;全国人均需求量;全国总需求量;消费者价格;,,农村、城镇人均收入;食品市场发育指数;,农村、城镇需求价格弹性;,农村、城镇需求收入弹性;农村需求市场发育弹性;,
总人口的比重;总人口;3贸易模型依据上述生产与需求模型,可以求出米生产与消费。

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不变替代弹性,函数机制导出大米进出口百分比变化对进出口价格百分比变化和国内价格百分比变化的函数表达式。

注以下=,的百分比变化在贸易模型中,离岸价与到岸价先被转换成国内货币标价,然后通过扣除生产者补贴支出后转换成国内市场价格。

上述进出口量模型将大米进出口变化率分解成了两部分效应。

第一部分是替代效应,表现为不变替代弹性乘以大米综合价格对进出口价格比率的百分比变化。

第二部分是扩张效应,表现为对大米进出口的需求与总需求等比率增长。

其中大米综合价格,,为国内市场价格和进出口价格的加权平均。

=22,,大米总需求量。

2、预测结果以下是我们对2010、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能力的预测结果。

表2未来我国粮食供需预测2010年2020年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总产量万吨51586981937782103585813985211954265421479196983110649261514503233111面积万公顷10168072718022332072427109248199764226192622787424130596537单产吨公顷507713444576211543752467628241进口万吨2906723590894620627793032572630827401154315088出口万吨13003932599848487535142018815439987108441360201303总消费万吨5124571187540499632914793763436535653166191895910474831554637405235
居民消费城镇公斤人93291553664321363251118311447760141111263农村公斤人240831319176241602251236381316879091299263种子用粮万吨10630511644447861044986481042721122143750103899021工业用粮万吨56844539905437691991322860707073304057345003215764341015饲料用粮万吨15830552169032898898163412673192595522053129804106196715108产后损耗万吨25877295841368528385426112720029744437890908433113库存变动万吨1947603336839990-168185128284-941161396813999-176000141661国内生产自给率100671033310397945356879590102651016797425752无库存变动时供需平衡净进口万吨-34127-62378-3952980855148227231687-50872-1744340134172124注库存变动=总产量+进口–出口–总消费。

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饲料用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和产后损耗。

国内生产自给率=总产量总消费。

供需平衡净进口不考虑库存因素。

下同。

表3未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供需预测2010年2020年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总产量万吨
365037713032858210711069690167983388279013248408441371158769200554面积万公顷6978881724721718131800137642568521716620516783617897879864单产吨公顷523756478594220567797503647251进口万吨16560609516020061639031826800761230004181369出口万吨1247022908872738697613651820303619694231351561255总消费万吨34001251084705720080920399289075375755910960617497941072556341160居民消费城镇公斤人94961428372111559319119551324667121259337农村公斤人247161235589211885319243571231492791541337种子用粮万吨75528792731952776669667413176393121377307276工业用粮万吨40358626153350631779282433745021922659035747192795290390饲料用粮万吨1123941142151230256372721078213408451445282367568948712865产后损耗万吨18387962811292726350422211934396386130097688002651库存变动万吨33235618958795319-456654144612588019265986150-5528039509国内生产自给率107361201511402116225811103331208711258108045879无库存变动时供需平衡净进口万吨-250252-21858-100991-149291121092-125231-228779-94343-86213140606注无库存变动时供需平衡净进口万吨为区内净进口。

表4未来我国粮食非主产区粮食供需预测2010年2020年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总产量万吨150832163449721478732883127443153868964499122078935573432557面积万公顷318919993361394626971605631236595721600386232716673单产吨公顷473639350524171493674368571195进口万吨1250663495734421140271430463006617115133719出口万吨533735111211559055612437911421864048总消费万吨172444779069927625045099154578189560882289829768947574064075居民消费城镇公斤人9077174195261106814511653162555006897148农村公斤人23131144485674117814822599144035928950157种子用粮万吨30777371712834268316823014135821253726591745工业用粮万吨16485913753900321204426952051381398392562296950625饲料用粮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