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责任护士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生责任护士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临床带教中运用实习生责任护士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00例实习生,所有实习生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在观察组中进行实习生责任护士制临床带教,在对照组中进行传统临床带教,观察两组实习生的基础护理质量,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x2=3.9531,P<0.05);疾病知晓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34.2110,P<0.01);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x2=5.9782,P<0.05)。
结论将实习生责任护士制运用到临床带教中,不仅能够加强实习护士和患者的沟通,从而提高带教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护士责任制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患者满意度。
标签:实习生;责任护士制;临床带教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护理专业,但是由于这些实习生往往只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而没有较多的临床实际經验,因此当其真正走上岗位时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1]。
为了能够探究在临床带教中运用实习生责任护士制的临床效果,对此我科做出以下研究,选取我科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00例实习生,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实习生的基础护理质量,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招生的100例实习生,所以实习生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男性20,女性80;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为(20.1±
2.5)岁。
文化程度方面:22例实习生为中专,28例为本科,其余实习生为大专生。
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建立责任制
1.2.1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一对一传统带教方式每5个床位为1个实习生负责。
当其实习完后,则进行基础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以及对患者了解程度的考察[2]。
1.2.2观察组实习生进行实习生责任护士制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一对一带教方式)在进行如下训练:①告知实习生责任护士制的考察评价方法;②考核的内容以及评分标准;③本次实习的目的和具体的相关性要求。
当其实习完后,则进行基础护理知识掌握度,疾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考核[3]。
1.3效果指标评价方法
1.3.1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当实习生入科实习后2w,我科则依据护理基础质量评价标准来对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打分。
1.3.2对患者了解度考察主要包括患者床号,姓名,诊断,护理,饮食习惯,心理问题以及疾病的知晓率等指标,90分以上为合格(包括90分)。
1.3.3患者满意度当参加合作的患者中,有即将出院的患者,则我科将安排其填写相关调查。
包括:居住患者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对实习生满意度以及服务的评价。
90分以上为合格(包括90分)[4]。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基础护理质量,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临床带教中运用实习生责任护士制度能够明显提高实习生的基础护理质量,疾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本组中,基础护理治疗由原先的76.5%提高到现在的95.5%;疾病知晓率由原先的19.45%提高到97.5%;患者满意度由原先的72%提高到98%。
通过实习生责任护士制方式,实习生能够更加关心患者的生活,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每次科室会议上,加强对实习生的表扬,同样能够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5]。
伴随着经济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临床带教就相应而生。
所谓的临床带教其实就是帮助实习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实习生较快地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提升其护理责任感以及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x2=3.9531,P<0.05);疾病知晓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34.2110,P<0.01);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x2=5.9782,P<0.05)。
综上,将实习生责任护士制运用到临床带教中,不仅能够加强实习护士和患者的沟通,从而提高带教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护士责任制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患者满意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柳雅慧.临床护理教学中实习护士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教学,基层医学论坛,2011,13(6):564~565.
[2]肖尔婵,李艳,谭静,等.临床教学中护理实习生的带教问题及对策[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31(6):658-660.
[3]美芬,古宏文,张俊娥,等.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现代临床护理,2010,3(6):42-43.
[4]陈贞,孙燕云,冯少馨等.实习生责任护士制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1-942.
[5]冯丽钦,霍建珊,周小香等.阶段周目标及日目标教学法在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6):69-70.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