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四校九年级政治第一次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四校2014届九年级政治第一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 50分)
一、请你选择(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20分)1.2013年是新中国六十四年华诞,谈起六十多年的变化,人们感觉到:“假日越来越长了,环境越来越美了,彩电越来越大了,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出游越来越火了,网络问政越来越热了,寿命越来越长了。
”这充分说明: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②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③我国已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伟大的诗人歌德曾说过:“你若要人喜欢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只有积极主动亲近社会、服务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B.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C.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D.对自己可以不承担责任,对社会要承担责任
4.下列选项能体现公民关心社会、有社会责任感的名句是: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把清明、端午、中秋等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①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增强中华儿女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③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一切成果④抵制西方文化
的渗透和侵蚀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6.节日的文化内涵往往是通过民俗仪式表现出来的。
下列属于中秋节的民俗仪式是
A. 赏月、吃月饼 B.吃粽子、划龙舟
C.扫墓、踏青 D.吃年夜饭、熬夜守岁
7.鲁迅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鲁迅的话告诉我们
A.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制约
B.人类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群体
C.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8.周杰伦演唱的《本草纲目》把体现中华文化精粹的中医和现代音乐、舞蹈完美融合起来,受到了广大歌迷的称赞。
这主要是因为
A.完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B.吸收了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C.周杰伦是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D.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9.学生丁某在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由于涉世不深,被传销团伙所骗,从事非法活动,后被司法部门依法处理,丁某后悔不已。
这说明我们亲近社会要学会
A.不能做看客 B.遵守社会公德 C.明辨是非 D.学会保护环境10.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汉字的出现 B.人类的产生 C.摩擦生火 D.文字的出现
11.下列行为中属于亲近社会行为的是:①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②去银行储蓄时要主动排队③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哪怕粉身碎骨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A.传统美德
B.社会公德
C.公共秩序
D.职业道德
13.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这主要说明
A.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B.个人离不开社会而存在
C.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D.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14.下列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②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④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5.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该民族的宝藏,发掘和传承这座宝藏,靠的是
A.文字 B.汉字 C.文化 D.名胜古迹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言。
现在我们要把它改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这启示我们
①每一个公民都要承担对社会的所有责任②关爱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③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以天下为己任④要有主人翁责任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7.2013年6月29日、30日,由市语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公务员局联合举办的泰州市“共筑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在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报告厅隆重举行。
选手们形象化地诠释了经典美文,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一切民族文化 B.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C.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D.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8.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
我们青少年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
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是
A.能否带来经济利益 B.个人的好恶 C.道德和法律规范 D.别人的评价和意见19.“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
”这一外国格言表明
A.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B.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C.正确对待挫折,挫折也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D.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20.2013年8月16日晚8点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正式拉开了序幕。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公民,为给亚洲各国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应该做到
①平等对待其他国家的公民,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
②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形象
③树立全心全意只为外国友人服务的精神④树立全球意识,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共5分)
21.一首韩国的《江南STYLE》在唱响世界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要抵御外来文化。
22.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23.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乐于为社会、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24.民族精神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形成和发展。
25.青少年学生遇到的挫折会比成年人少些。
三、简析题(15分)
26.近日,江苏文明网启动“温暖中国——寻找身边的好人”扬州地区征集活动,在通过新闻热线、扬州日报官方微博以及扬州网多渠道征集好人典型的过程中,市民强烈推荐的好人代表有:20多年为牺牲战友尽孝——李彬,巴蜀竖起扬州老人“爱心碑”——吴修德李翠
珍夫妇,69个山里娃情系“徐爸爸”——徐明峰等。
(1)我们学习他们的行为应怎样自觉亲近社会?(3分)
(2)我们应如何服务社会?(2分)
27.2013年9月是全国第十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各校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中学生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样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
(2)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3分)
28.“我不能选择生活的条件,但我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既然哭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不笑呢?”被湖北省授予“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的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黄来女家境贫寒,父亲患上了糖尿病,她不仅要照顾父亲,还要外出打工赚钱给父亲看病。
尽管这样,她的学业一点儿也没有落下,成绩依然非常优秀。
(1)黄来女的生活境遇以及她的生活态度给你哪些启示?(2分)
(2)当你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会采用哪些具体方法
....去应对?(3分)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29.材料一:2013年6月,由泰州市市文明办、泰州晚报、望海楼实名论坛联合举行的“文明随手拍”活动现招募“拍客”志愿者。
看到身边助人为乐行为,您是否想让大家都来学习?而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又是否让你反感,想通过曝光来谴责?如果
您想为文明城市建设做一份贡献,如果您手边有手机、相机等设备,
即可参与。
材料二:右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整体
构图为心的造型,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
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
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现青年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
情暖人心”的主题。
阅读材料,请回答:
【见证志愿】(1)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见穿着印有志愿者标志衣服的人群在忙碌?(2分)【感悟志愿】(2)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
【学习志愿】(3)你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践行志愿】(4)说说在我们生活中应以哪些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标志中的要求。
(2分)
四中2011级9A思想品德学力测试
参考答案
1-20 CBDBB, ACDCD, CBABC, ADCCB
21-25 BABBB
26. (1)亲近社会必须: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
良好的道德形象;③善于明辨是非,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2)服务社会要:①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②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27.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分)
(2)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激励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8.(1)人生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进取、向上的生活态度。
(2)①认知调整训练。
如:确立奋斗目标;树立自信;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找准基点,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等。
②行为训练。
如:放松训练;自我对话训练;换个角度思考;请求帮助等。
29.(1)在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现场、在大型运动会上、在交通繁忙地带、在需要帮助的落后地区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2)文明礼貌;敬业奉献;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团队合作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等。
(从三个角度作答即可,3分)(3)想(1分)。
理由:
①有利于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有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③有利于我们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培养奉献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2分)
(4)参加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义务宣传活动;去敬老院慰问,为老人表演节目、帮助打扫卫生;维护交通安全等等。
(至少两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