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及追溯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及追溯制度
1、院感科每月1—2次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进行指导、质量监督,有记录,每月评价一次。

2、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依照标准,每周至少两次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有记录。

3、对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及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均应记录存档。

记录要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为≥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为≥3年。

4、消毒供应室供应的各类物品均要符合质量标准,每月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必要时召开相关人员讨论,追溯相关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有记录。

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无菌物品方可发放。

5、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6、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先重复一次生物监测程序,如合格,灭菌器可继续使用;如不合格,应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
重新处理;并应分析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能使用。

7、对使用了生物监测不合格的物品的病人建立档案,以便跟踪观察。

供应室与临床科室联系、沟通制度目的:为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提高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了解供应室所提供的服务是否适合科室的需要,特制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沟通制度,以使供应室人员更好为临床第一线服务,持续改进供应室工作质量。

1、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

2、沟通方式
(1)下收下送过程中征询意见(不定期)。

(2)电话交流(不定期)。

(3)发放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每月一次)。

3、对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件件及时落实,样样都有回音,使供应室的工作处于内外部的监督机制之中。

4、每月对《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分析汇总。

5、每月将临床对《消毒供应室意见调查分析汇总及反馈信息表》分析汇总结果及改进措施填入并通报每位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