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形成性考试卷一 岳麓版 必修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形成性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注意:把选择题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技术
C、饲养家畜家禽
D、营造公共墓地
2、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白渠
C、都江堰
D、芍陂
3、下列属于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①桔槔②耧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诗经》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这种现象普遍出现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属于下列哪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A、原始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B、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C、君主土地所有制
D、地主土地所有制
6、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特点,划分的四大经济区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区是:①山东②山西
③江南④龙门碣石以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7、我国在何时出现了炼钢技术
A、商朝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
8、按使用时间先后依次排列下列三种冶炼燃料①木炭②焦炭③煤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9、下列各项与宋朝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无关的是
A、交子
B、岁币
C、瓦肆
D、夜市
10、下列说法中反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言论是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11、下列航海活动由葡萄牙王室资助的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新航路开辟所带的后果包括:①西、葡两国扩大资本②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③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促使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的关键是
A、交通运输的发展
B、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
C、蒸汽动力的出现
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4、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的是①蒸汽机②内燃机技术③发电机④合成材料⑤合成化工⑥冶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5、分析《南京条约》的诸项内容,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五口通商
D、关税协定
1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口岸中深入内地最远的是
A、汉口
B、南京
C、天津
D、重庆
17、甲午战争后几年中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②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③实业救国思潮影响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甲午战争后几年
C、19世纪六七年代
D、19世纪四五十年代
19、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它诞生于
A、安庆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天津机器局
D、发昌机器厂
20、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怡和航运公司
21、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并誉为“中国的《泰晤士报》”的是
A、《国闻报》
B、《申报》
C、《民报》
D、《大公报》
22、斯大林时间苏联的经济体制表现为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④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罗斯福说:“为了承运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4、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主张是
A、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统一管理。

C、国家对经济的自由放任
D、市场经济自身调节缓和经济危机
25、关于“人民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B、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C、股票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
D、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基本不存在
26、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重点放在重工业
B、重点放在农业
C、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D、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27、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被称为“一体两翼”中的“两翼”指: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社会主义改造③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④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文革”结束后,率先在农村放宽政策,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①安徽省②广东省③四川省④浙江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②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③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④是经济最发达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中共十四大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
A、改革开放的建设方针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四项基本原则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1、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口号是
A、基本实现小康
B、全面建设小康 B、全面富裕 D、全部温饱
32、二战后世界经贸关系的在大支柱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世界粮农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3、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4、被称为APEC方式的是
A、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
B、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
C、合作方式
D、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35、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势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二、材料解析题:(36小题10分,37小题10分,共计2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
(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互助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期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

(2)对任何雇员或要求受雇人员均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处行选定的工人组织为雇佣条件。

(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其他雇佣条件。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

…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写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材料三、“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

……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材料四、“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

……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找出材料二中一部分资本家反对新政的理由。

(3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出发点是什么?(3分)
(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罗斯福同反对他们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他们的分歧是什么?(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1995)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
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

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

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苏格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请回答:
(1)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

(4分)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6分)
三、问答题(10分)
38、简述我国古代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情况,你对该政策作何评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70分)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36、(1)新政保证工人有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和参加工人组织的权利,(1分)并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以限制资本家的剥削。

(2分)
(2)出发点是提高工人购买力,使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1分)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2分)
(3)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1分)都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1分)策略不同,反对派主张对工人实行公开的暴力压迫,而罗斯福主张采取“民主”的,让步的策略。

(2分)
37、(1)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增加;(2分)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

(2分)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2分)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欧共体成员国的利益;(2分)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2分)
三、问答题(10分)
38、实施:(1)战国时期泰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实施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2)秦代继续
推行“上农除未,黔首是富”的政策。

(3)汉代汉高祖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4)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能有效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倾斜,对封建社会来说它保证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

但它却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致使整个封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自然经济长期延续,这是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文的重要经济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