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
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3年4月-10月收诊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36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双盲法分成实验组(n=18)和参考组(n=18),参
考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指标及不良
反应率。
结果:实验组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率与参考组比较更低,喂
奶量和睡眠时间与参考组比较更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应用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应用价值较高,可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
发育,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发展性照顾;早产儿;不良反应
发展性照顾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多应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通过照顾方式和环境优化以为新生儿提供高质量护理,帮助早产儿改善不良生命
指征,促进各项身体功能发育[1],可使早产儿尽早脱离暖箱和重症监护病房,保
障健康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信息
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3年4月-10月收诊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36例
纳入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双盲法分成实验组(n=18)和参考组(n=18),实验组
早产儿中,男10例、女8例,胎龄范围32-35周、平均值(34.02±0.17)周,
体质量范围1423-2497g、平均值(1963.64±103.84)g,参考组早产儿中,男
11例、女7例,胎龄范围32-36周、平均值(34.10±0.23)周,体质量范围
1437-2486g、平均值(1971.18±102.37)g,两组患儿在各项基础信息对比后显
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早产儿进行按时称重,并监测各项基础生命指标。
实验组应用发展性照顾:
(1)因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早产儿病情,需长时间维持仰卧体位,易造成早产儿胃食管反流、误吸、颈部屈曲,影响日后发育,而俯卧位可伸直气管,达到较好的动态肺顺应,改善气道阻力和肺部功能,实现动脉血氧分压的提升,并进一步缩短胃排空时间、改善胃肠功能。
护理人员需采取仰卧、俯卧交替体位变化,不仅可以及时观察早产儿病情,还可改善消化功能,减少腹胀、胃残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维持正常呼吸状态。
(2)护理人员使用专用毛巾将其折叠成鸟巢形状,置入暖箱内进行预热处理,温度达至33度左右时取出,并根据早产儿的体重、胎龄调整湿度,然后,将早产儿置于鸟巢内,垫高头部、肩部,维持颈部伸展状态。
早产儿在鸟巢内保持俯卧位或侧卧位,类似于母体子宫环境,调整臀部和膝关节屈曲90°,注意肩部维持前屈曲,避免发生肩部内收,规避呼吸暂停、反流等情况发生。
另外,早产儿在鸟巢环包下易获得安全感,舒适程度提高,减轻分娩后早产儿的环境不适和不良情绪,降低能量消耗。
(3)护理人员应将指甲剪短、磨平,避免活动早产儿时发生划擦,以温水冲洗双手并完成手卫生消毒,随后,将润肤油涂抹于早产儿全身,从头部逐渐向下抚触至足部,如早产儿情绪不佳或饥饿时,应避免抚触,同时,护理人员在给予早产儿抚触过程中,应以柔和声音进行夸赞,模拟母婴对话模式,以有效刺激早产儿听觉功能发育,一般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4)对于无法完成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应实施非营养性吸吮,护理人员使用安抚奶嘴将其放置在早产儿口内,通过吸吮达到口腔迷走神经的有效刺激,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功能发育,一般非营养性吸吮应于喂奶前半小时左右开始,通过锻炼吸吮、吞咽,协调呼吸的方式,帮助早产儿在喂奶后更好的消化食物。
(5)护理人员应根据昼夜变化及时调节室内灯光强度、温度、湿度,培养早产儿的感觉功能,以便在脱离暖箱和重症监护室后仍可保持较为规律的睡眠状态,并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和低分贝环境,为早产儿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延长睡眠时间、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如早产儿需行给药治疗,需留置静脉针,严禁反复穿刺引发应激反应,最大化减轻对早产儿的疼痛刺激。
1.3观察指标
记录早产儿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及每日喂奶量、睡眠时间,取平均值;记录出现呕吐、腹胀、胃残留等不良反应例数[2],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后由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后由X2检验,P<0.05代表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实验组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率与参考组比较更低,喂奶量和睡眠时间与参考组比较更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早产儿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x±s,[n(%)])
组别例数体重恢
复正常时间
(d)
喂奶量
(ml/d)
睡眠时
间(h/d)
不良
反应发生
率(%)
实验组1810.23±
1.47
483.65±3
8.91
19.97±
1.14
1
(5.56)
参考组1818.79±
2.55
326.63±3
2.18
14.36±
1.29
5
(27.78)
t/X2-8.3358.9378.825 6.243 P-<0.05
3讨论
早产儿因胎龄不足而致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水平低下,死亡率较高,需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以维持生命指征,保障安全,而发展性照顾通过模拟母体子宫环境,有效降低早产儿脱离母体后的应激反应问题[3],规避多种不良刺激,帮助早产儿逐渐适应环境,提升生长速度、促进器官功能发育。
本文中,实验组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率与参考组比较更低,喂奶量和睡眠时间与参考组比较更高,提示发展性照顾可缩短早产儿体重恢复时间,增加每日喂奶量和睡眠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率。
综上,发展性照顾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可切实减轻不良反应,有效促进功能发育,实现健康生长,保障生命安全,应予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邓露,武兆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价值研
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3):130-131.
[2]张防.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2020,44(3):60-62.
[3]廖秋梅.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