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信息窗1)》教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四制
三年级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
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
《24时计时法(信息窗1)》教学建议
信息窗1——走进天文馆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3个小朋友去天文馆参观的情景。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壮观漂亮的天文馆大楼,呈现的信息有:天文馆的开馆时间:8:30~16:30,今日放映科教片及时间表:9:00《宇宙旅行》、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15:00《奇妙的星空》、15:45《小丽访问哈勃》。
借助问题“15:00是几时”“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引入对24时计时法和简单的时间计算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情境图中介绍了三个小朋友到天文馆参观,看到天文馆门口的牌子上的开馆时间及今日安排。
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索的数学问题“15:OO是几时”,从而引出对24时计时法的探讨。
“合作探索”中有2个红点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学习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15:OO是几时?”教材先呈现了钟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一天时钟要转2圈,一共有24个小时。
钟面有两圈数,内圈数表示时针转第1圈时的时刻,外圈数表示时针转第2圈时的时刻。
教材还呈现了24时计时法直观图,该图用长条格子图直观形象地表示出24时计时的方法,图最左边表示一天的开始,最右边表示一天的结束,上面的数字表示的是一天从O时到24时。
下面的数字表示钟面上的时刻,从半夜12时开始到中午12时再到半夜12时。
教材又以学生对话交流的方式介绍了24时计时法和15:00表示的意义。
为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材以教师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还见
过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间。
教学时,首先要注意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可先让学生猜一猜“15:00是几时”,多给学生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
,引导学生明白情境中的时间8:30、9:00、10:30都是上午的时刻;15:00、15:45、16:30都是下午的时刻,并让学生尝试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出来。
其次,认识24时计时法。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钟面进行操作演示:1日(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12时(O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1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O时),时针又走1圈也是12小时,一共是24小时,也就是“1日=24时”。
在此基础上出示24时计时法直观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24时计时法的特点,也就是从O时一直到24时。
再次,加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比较与互化。
教学时,充分利用钟面,通过钟面上内圈数与外圈数的对应关系,让学生知道内圈数和外圈数相差12小时。
同时结合24时计时法直观图让学生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明白凌晨3时就是3时,下午3时是15时。
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即“你知道在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吗?”学生讨论之后,要充分联系实际,这样使学生体会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重要作用及优越性。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补充讲解古代的计时方法、计时工具,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产生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个红点问题是:“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教材呈现了3种方法:一是画线段图的方法;二是借助钟面拨一拨;三是算一算。
目的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化,另外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学生可能用线段图的方法,从线段图上数一数;也可能用拨钟表数一数的方法;也可能用算一算的方法。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开馆时间,都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推算方法。
“自主练习”第1题是把普通计时法表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练习题。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清转化的方法。
第2题“你说我拨”是通过同伴互动巩固24时计时法的练习题。
练习时,要引导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反复练习。
第3题是结合生活实际将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重点说说转化的方法。
第4题是借助钟面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
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重点说说17:00和21:00如何在钟面上表示。
第5题呈现了不同物体上的钟表,并让学生将钟表面上显示的时间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出来。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这都是什么物体,还在哪里见过可以显示时间的物体,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6题是关于时间推算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知道第一小题是求一段时间,第二小题是推算一段时间后的时刻,第三小题是倒推一段时间前的时刻。
然后,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交流时,重点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提倡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第7题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时间计算的题目。
练习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由于地球的自转各国出现时差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完成题中的对照表,找一找时间的变化规律,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第8题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
先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说一说自己一天的作息:再反思一下自己作息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第9题:“快乐的星期天”是一道综合应用题目。
结合快乐的星期天做的事情,把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10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白题意,弄清水路长与时间、船每小时行驶的海里数的关系,推算出时间,求出两港间的水路长。
推算船行驶的时间时,可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简便合理的方法。
可以先把普通计时法下午2时30分先转换为24时计时法,再进行推算。
课外实践:这是一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外练习,该题目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练习时,应鼓励学生借助书籍、网络等手段自己查找,大胆探求,独立完成,并了解夏至、冬至的相关知识。
TB:小初高题库
百度文库:达达教育辅导。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
更理性地看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