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故乡眷恋的现代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对故乡眷恋的现代诗1. 原文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也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2. 赏析
-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诗的上下两节,以三十年为时间跨度,将“三十年前”与“三十年后”、“你”与“我”、“柳树梢头”与“椰树梢头”、“圆”与“满”等进行对照。
- 意象选取巧妙,“柳树梢头”是故乡的典型意象,“椰树梢头”则是离乡后的异地意象。
“乡色酒”这一意象将乡愁具象化,那满溢的酒就如同满溢的乡愁,表达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眷恋不仅没有消减,反而更加浓烈。
1.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 赏析
- 结构上,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形式。
以时间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到“而现在”,诗人的乡愁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 意象独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分别对应着人生不同阶段与故乡、亲人的关系。
邮票联系着游子与母亲的通信,船票承载着游子归乡与新娘相聚,坟墓隔断了生者与死者,海峡隔开了大陆与台湾。
这些意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因两岸分离而产生的深深的乡愁。
1. 原文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2. 赏析
- 从听觉角度出发,将“故乡的歌”比作“一支清远的笛”,这种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故乡的歌在游子心中那种悠远、绵长的感觉,而且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亮这一意象又增添了思乡的氛围。
- “故乡的面貌”是模糊的怅惘,这种描写很真实,因为记忆中的故乡随着时间和距离变得有些朦胧,但这种朦胧反而更增添了乡愁的韵味。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把乡愁比作不老的树,形象地表达出乡愁的永恒性,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是不会随着时间消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