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旅游目的地管理(完整优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目的地管理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专业知识层面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学生的旅游目的地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特征、演变规律出发,分析旅游目的地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关系,进而展开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开发阶段的策划、形象塑造与营销推广,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等,然后对典型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分类讨论,包括城市、乡村、自然保护地、海滨度假地、文化遗产地、温泉滑雪度假地、人工景区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章节、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三、实践环节安排
该课程为理论课程,暂无实践环节。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讲授教学法
2.翻转教学法
3.讨论教学法
4.小组教学法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张朝枝陈钢华. 旅游目的地管理[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9
(二)参考书目:
Clare A Gunn, Turgut Var著, 吴必虎, 等译.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 (第四版)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4.
C. J. 霍洛韦. 论旅游业[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Cooper C, J Fletcher, D Gilbert, S Wanhil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New York: Longman, 1998.
Communication Approach[M]. London: Elsevier,2008.
Dr Dimitrios Buhalis. Marketin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of the futur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0,21(1):97-116.
Dredge, D., Jenkins, J. Tourism Planning and Policy[M]. Queensland: John Wiley, Brisbane.
Leiper N. Tourism Management[M]. Collingwood, VIC: TAFE Publications, 1995.
Pike, S..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pproach[M]. London: Elsevier,2008.
Robbins J. Tourism and Transport: Globals Perspectives[M]. London: Routledge, 2007.
Youcheng Wang,Abraham Pizam编著.目的地市场营销与管理: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保继刚, 等.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崔凤军. 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01.
徐虹,路科. 旅游目的地管理[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5.
邹统钎. 旅游目的地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六、思考题及作业要求
1.完成教材内指定作业;
2.围绕教师提供和自行收集整理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小组作业;
3.通过调研、收集整理资料,结合学习内容,完成教师指定的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一)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二)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