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词,大体把握词的意思。
2.想象词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词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巩固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简单介绍送别诗、作者王观。
2.理解课题:“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题目。
(二)初读词,通词句
1.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2.正音:“那”同“哪”这是一个古代汉语里特有的语言现象,叫做“通假字”。
意思是“通用、借代”,注意,这种用字现象只能在古代汉语中,如果现在再用的话,就是错别字!
(三)理诗意,悟情感
1.这首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里的水像美人的眼
波,山像美人皱起的眉毛。
引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学生读)
2.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美丽的景色呢?(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
引读:“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
3.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而好友就要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引读:“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
4.想到朋友将要享受幸福。
作者的心里还会难过吗?还有什么离别之苦呢。
于是作者写到——(学生接读)“若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
(四)配乐朗读词,感悟主旨,背诵词。
这首词是对朋友真诚的祝愿,希望朋友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让我们感情朗读地来读读这首别具一格的词。
五、板书设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