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20恐龙(第二课时)市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20恐龙(第二课时)市公开
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特点,如雷龙的庞大、XXX的长、XXX的凶猛等,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2、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比较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比较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主导问题
1、回顾上一节课,学生们穿越时空,来到了恐龙生活的时代,一起学习了《恐龙》这篇课文,了解了恐龙的环境、种类形态、亲戚、食性、生育和消失等知识。
师: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恐龙的种类和形态。
板书:种类和形态)
2、提问学生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
生:雷龙、XXX、剑龙、三角龙、XXX以及恐龙的两个亲戚:鱼龙和翼龙。
3、询问学生这几种恐龙各自有什么特点,文中是怎样介绍它们的特点的?
二、导学课文,品语言习方法
1、学习“雷龙”,总结学习方法。
1)询问学生雷龙的特点是什么?
生:可能回答“庞然大物”,也可能回答“大”或者是“重”,教师引导他们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即“庞然大物”(大)。
师:我们可以用文中的词来简洁地概括恐龙的特点。
2)问文中是如何介绍雷龙的“庞然大物”特点的?A、通过比较:“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一头成年大象,体重达到七至八吨,即一万四千斤至一万六千斤。
“六头”,“还要”让我们更
感受到雷龙之“大”,语言准确。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种介绍方法叫做:
作比较(板书)
B。
“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打个比方,让我们感受到了雷龙踏步声音之大,感受出了雷龙的“大”。
)这种比喻方法叫做:
打比方(板书)
C。
“雷龙,雷龙,原来它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因为是庞然大物,走路的声音像打雷。
”
3)向学生展示雷龙的图片,感受雷龙的“大”特点。
以上就是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特点,同时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学法:我们学习雷龙时,从文本中寻找了它的特点,然后找到了两种介绍恐龙的方法:作比较和打比方。
最后,通过联系恐龙的名字,我们明白了它的名字和特点有关。
在学习梁龙时,我们发现它的身体很长。
我们可以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来介绍它的特点,例如“足有二十多米”和
“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这样的语言表达更生动准确。
而XXX的名字也和它的特点有关,像长长的桥梁,因
此被称为XXX。
接下来,我们探究了其他恐龙的特点和命名方法。
例如,剑龙有背插剑板和尾巴有刺的特点,可以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来介绍,而它的名字也和它的特点有关。
同样地,三角龙和XXX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命名方法。
最后,我们认识了恐龙的两个亲戚:鱼龙和翼龙。
它们分别像海豚和飞机。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掌握了探究恐龙的方法和命名规律,可以自己去学习其他恐龙。
让我们一起和这些恐龙和它们的亲戚打个招呼吧!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种恐龙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抓住这种恐龙的特点,并尽可能使用说明的方法。
(老师可以在需要时进行示范)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千奇百怪。
通过学习本课文,我们了解了恐龙的相关知识。
文章介绍恐龙时的语言准确生动,作者列举了一些数字,甚至做了比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恐龙,也让我们更加喜欢阅读。
说明文”是围绕一个事物来说,让人明白这个事物的相关知识,语言文字生动准确的文章。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少恐龙的知识。
但是对于浩瀚、神秘的恐龙世界来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的恐龙,突然在6500万年前神秘消失,科学家们有着许多猜想,但至今尚未解开这个谜团。
你们想揭开恐龙世界的未解之谜吗?“科学无止境,只要肯登攀”,孩子们,让我们在课后继续关注恐龙世界,成为未来的恐龙专家!
课外作业:
1、阅读关于恐龙的书籍,也可以在网上阅读学习;
2、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设计一份关于恐龙的手抄报;
3、为自己喜欢的恐龙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名片;
4、向亲人或朋友介绍你知道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