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全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阶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配比设计阶段:目的是确定已有矿料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二阶段——生产配比设计阶段:目地是确定各热料仓矿料进入拌和室的比例.并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三阶段——生产配比验证阶段:目的是为随后的正式生产提供经验和数据。
1、目标配合比目标配合比设计基本上是在试验室内完成的,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原材料试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和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配合比例称为目标配合比。
具体设计步骤:(1)混合料类型与级配范围的确定(2)原材料的选择与确定(3)矿料级配选用(4)进行马歇尔试验(6)路用性能检验(5)最佳沥青用量确定2、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调整要结合拌和楼进行,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拌和楼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式拌和楼,对于连续式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整只要调整到冷料仓的流量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就可以加热拌料了,不需要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另一类是间歇式拌和楼,要对集料进行加热、筛分,而后在各热料仓称重、回配,回配的比例,就是生产配合比。
由于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与目标配合比各矿料的配合比例会有所不同,就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现场称二次级配。
生产配合比调整的目的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冷料仓的流量使之符合设计合成级配要求,对间歇式拌和楼则还要确定出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
具体设计步骤:(1)冷料仓流量的调整(2)确定各热料仓矿料配合比例(3)确定沥青用量3、生产配合比验证目标配合比是在试验室完成的,生产配合比虽然启动了拌和楼,但没有正式拌料,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正式拌料,并铺筑试验路。
同时对配合比作进一步的调整,并最终将配合比确定下来,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此配合比称为生产标准配合比。
生产标准配合比是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确定拌和温度和进行混合料材料、性能分析。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19.0 / / / / / / / /
通过下列筛孔(mm)百分率%
16.0 13.2 9.5 4.75 2.36 1.18
/
/
/
/
/
/
/
/
/
/
/
/
/
/
/
/
/
/
100 74.4 3.5 0.2 0
0
/ 100 81.5 0.4 0.1 0
/
/ 100 79.4 4.8 0.6
/
/ 100 100 89.5 62.2
/
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 密度
19-26.5 13.2-19
/
/
2.565
9.5-16 4.75-9.5 2.36-4.75
32
20
18
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 度
石屑 26
矿粉 4
2.668
矿料配比掺配合成级配结果及合成级配图见下:
筛孔
通过百分率%
(mm) 37.5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报告编号:A-20150460配比-005
3.矿料的筛分析:
材料 名称 26.5-31.5 19-26.5 16-19 9.5-16 4.75-9.5 2.36-4.75 石屑 矿粉
37.5 / / / / / / / /
31.5 / / / / / / / /
26.5 / / / / / / / /
53
30
2.36
50
27.6
30
40
20
1.18
40
22.2
22.5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编号: 试验报告样品名称:SMA-13沥青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检查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试验单位:同意日期: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1.沥青混合料旳级配采用SMA-13型级配。
根据委托规定,工程级配范围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旳SMA-13级配范围。
2.SMA-13沥青混合料旳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构成为:(1)粗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玄武岩碎石。
(2)细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石灰石机制砂。
(3)沥青:厦门华特生产旳SBS改性沥青。
(4)矿粉:茫顶石场生产旳石灰石矿粉。
(5)水泥: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3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
(6)纤维:武汉优尼克工程纤维有限企业生产旳絮状木质素纤维,用量为混合料质量旳3‰。
3.按规范规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理论计算法。
4.混合料拌和时沥青旳加热温度为180℃,集料旳加热温度为190℃,试件旳击实成型温度为170℃。
5.原材料和混合料旳技术规定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之规定。
6.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措施”中旳程序及公式计算。
7.试验成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有关验证,确定SBS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旳最佳油石比为6.0%,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量与目旳配合比级配曲线靠近。
目旳配合比旳各级集料比例见有关设计图表。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7月15日一.原材料试验1、SBS改性沥青试验成果2集料试验(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成果矿料筛分曲线图如下:(2) 粗集料材质试验成果(3) 各级粒径集料旳相对密度试验成果(4)矿粉质量试验成果(5)细集料旳砂当量成果(6)木质素纤维试验成果二. 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规定1.SMA-13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规定2.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规定三.SMA-13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设计矿料级配确实定(1)根据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多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一样粗细旳初试级配,3组级配旳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旳通过率处在级配范围旳中值、中值±3%附近,矿粉数量均为10%左右。
沥青配合比汇总

沥青配合比设计汇总1. 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9~31.5mm):21%碎石(10~20mm):25%碎石(5~10mm):18%石屑:17%砂:14%矿粉:5%最佳油石比:3.4%沥青砼密度:2.315 g/cm32. AC-25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9~31.5mm):22% 碎石(10~20mm):18%碎石(5~10mm):20%石屑:19%砂:16%矿粉:5%最佳油石比:3.5%沥青砼密度:2.301 g/cm33.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0~20mm):44%碎石(5~10mm):17%碎石(3~5mm):11%碎石(0~3mm):7%砂:16%矿粉:5%最佳油石比:4.2%沥青砼密度:2.340 g/cm34. 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15mm):26%碎石(5~10mm):23%碎石(3~5mm):21%碎石(0~3mm):8%砂:16%矿粉:6%最佳油石比:5.0%沥青砼密度:2.311 g/cm35.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20mm):54%碎石(5~10mm):12%碎石(0~5mm):9%砂:19%矿粉:6%最佳油石比:4.0%沥青砼密度:2.362 g/cm36. AC-13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 碎石(10~15mm):27%碎石(5~10mm):33%碎石(0~5mm):13%砂:20%矿粉:7%最佳油石比:4.9%沥青砼密度:2.295 g/cm37.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0~20mm):36%碎石(5~10mm):16%水洗砂:24%石屑:18%矿粉:6%最佳沥青用量:4.6%沥青砼密度:2.366g/cm38. AC-20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矿料配比为:碎石(10~20mm):38%碎石(5~10mm):23%碎石(0~5mm):33%矿粉:6%最佳沥青用量:4.4%沥青砼密度:2.418g/cm39.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如下:三种规格掺配比例为: (0-4.75mm):30%(4.75-19mm):45%(19-31. 5mm):25%水泥剂量为:4.0% 最大干密度为:2.37g/cm3 最佳含水量为:5.3%。
第九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OACmax= 6.45% OACmin=5.30% OAC2=(6.45%+5.30%)/2=5.9%
4、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
按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OAC1=6.0%检查各指标均符合要求 ,由OAC1和OAC2综合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取OAC=6.0%。
当地属温区,考虑到高速公路可能出现车辙,再在中限值 OAC2与下限值OACmin之间选取一沥青最佳用量OAC'=5.6% (4)水稳定性试验
(1)物理指标测定 成型后试件,24h后测定其视密 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物理指标。
(2)力学性能测定 测定物理指标后的试件,在60℃下 测定马歇尔稳定度、流值,计算马歇尔模数。试验结果 列于表
(3)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 1、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
2、确定沥青用量初始值1(OAC1) OAC1=(6.20%+6.30%+5.60%)/3=6.0%
2、根据选定的矿质混合料类型相应的沥青用量范围,进 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根据高速公路用沥青混合料要求,对设计的矿质混合 料的级配进行调整,沥青用量按水稳性检验和抗车辙 能力校核。
[设计步骤]
1、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类型 根据原始资料,选用AC-13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4)非单一粒径各骨料用量按下述方法确定 A、级配曲线相离,作相离点的垂直平分线。 B、级配曲线相接,连接相接点。 C、级配曲线相重叠,作垂线使之在两条级配
曲线上截得的线段长度相等。
——通过所作垂线与级配中值直线的交点 ,作水平线,在纵坐标上截得的距离为相应骨 料的用量。
例题2、试用图解法设计某高速公路用细粒式沥 青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
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6)(h).

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6)一、基本情况该高速公路工程地处华北地区交通干线,拟采用改性沥青SMA作为抗滑表层,按规范规定,首先铺筑长500m的SMA路面试验段,由于有关各方的重视和努力,试验路铺筑非常成功,为高速公路正式铺筑SMA路面创造了条件。
试验路铺筑在邻近的二级公路上,路面宽14m,在旧路面上先铺筑了AC-25(F)型沥青混凝土整平层,然后铺筑SMA-16抗滑表层,设计厚度4cm。
二、材料参数与试验1.沥青结合料考虑到高速公路所在地夏天炎热,基质沥青的标号采用与沥青面层原设计相同的进口壳牌沥青AH-70,沥青质量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中的A级标准。
改性剂采用性能较好的SBS,SBS 为北京燕化公司国创一号,星型,经过不同剂量改性效果的比较,选择剂量5%,由北京市国创改性沥青有限公司的LG-8型炼磨式改性沥青制作设备在拌和厂现场加工制作,改性沥青经显微镜观察分散非常均匀,一般小于5μm,试验结果如表1。
2.矿料试验路全部采用高速公路表面层实际使用的材料铺筑。
粗集料采用玄武岩,质地坚硬,表面粗糙,质量指标如表2。
细集料采用人工砂及天然砂,人工砂是玄武岩碎石厂加工的,规格3-5mm,3mn以下的粉尘已经被抽风机吸走,很干净。
由于加工困难,成品率低,所以价格较贵,为碎石价格的两倍,所以使用量不宜太多。
天然砂为河砂,含泥量几乎为零。
矿粉为磨细石灰石粉,细度见配合比设计表,不过由于时处雨季,矿粉不够干燥,使矿粉添加有些困难,需经常由人工帮助敲打。
各种材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从表中筛分结果可见,材料比较规格,规格筛孔以外的比例极小。
改性沥青材料主要指标表13.纤维使用从美国进口的松散木质素纤维,质量符合有关规定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纤维投放效率及分散效果,纤维由专用的纤维投放设备直接投入拌和机。
掺量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密度为0.6g/cm3。
粗集料的主要指标表2矿料密度及筛分结果表35~l0m 3.019 2.959 100 100 100 100 11.6 0.4 0.3 0.3 0.2 0 0 3~5mm人工砂 3.062 3.002 100 100 100 100 98.2 5.0 0.2 0.1 0.1 0 0 天然砂 2.659 2.612 100 100 100 99 95.5 83.7 56.6 42.6 8.8 3.2 1.9 矿粉― 2.676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9.8 99.6 75.2三、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矿料级配按照SMA-16的标准级配建议,经过配合比设计计算确定3组冷料仓投料比例,使4.75mm的通过率大体上为22%、25%、28%,0.075mm的通过率为10%左右(相当于固定矿粉用量的13%),3组配合比的合成级配曲线如图1,级配计算如表4,材料的配比如下:甲: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52∶28∶4∶3∶13乙: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49∶29∶5∶4∶13丙: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45∶3l∶6∶5分别按这3组级配测定4.75mm以上粗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及全部矿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如表4所列。
ATB-25生产配合比

ATB-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及配合比验证报告1 概述1.1 概述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先将二次筛分后进入热料仓的材料取出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设定3.1%、3.4%、3.7%、4.0%、4.3%五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满足要求应重新调整热料仓比例,进行级配设计。
同时按生产配合比拌制的混合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ATB-25的体积性质及空隙率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应调整级配和油石比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ATB-25标准。
最后按生产配合比拌和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验证,来验证生产配和比的各项性能指标。
1.2 设计依据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马歇尔法进行设计,设计采用的有关技术规程和依据有:(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3 原材料来源本项目ATB-2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 19.0-26.5mm、9.5-19.0mm、4.75-9.5mm、2.36-4.75mm和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
2 原材料试验2.1 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70号沥青试验结果表2-1试验结果表明: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都是 两方面的设计,二者有何区别?
目目标标配配合合比比与与生生产产配配合合比比设设计计关关系系图图
取样冷料筛分
矿料通过皮带输入 提升到拌和楼 振动筛二
拌和楼干燥筒加热
热料仓
次筛分热料
取 分 级
热 料 筛 分
图解法确定 冷料比例
通过调整控制室皮带 转速达到设计比例
目标配合比
图解法确定 热料比例
规范下限 90 76 60 34 20 13 9 7 5
4
规范中值 95 84 70 48 34 24.5 18 13 9.5 6
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矿料组成设计 (二)取样各种集料(冷料)筛分(水洗法)
1.此处取样的集料为冷料,可以从料场直接取样。 2.矿粉直接从包装袋中取样。
3.料场取样尽量要有代表性、均匀性。 4.其他指标也需检测,只是配合比设计时不使用。
目标配合比设计
(三)马歇尔试验
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6.马歇尔物理指标计算
计算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2)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γti )
γti= 或
100 + PaiBiblioteka 100 γse +
Pai γb
γti=
100
Psi γse
+
Pbi γb
γti-相对于计算沥青用量Pb时的混合料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
2.冷却、脱模 (1)冷却方法有三种
试件横置室温冷却:12h以上 电风扇吹:1h以上 浸水冷却:3min以上 (2)脱模 3.高度测量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工程上常采用室温下用电风扇吹12h以上冷却 最好,但时间太长。
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全解

搭配组成。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密级配沥青石。
2)间断级配混合料 连续级配的级配组成中缺少1个或几个粒级(或用
量很少)的混合料。包括沥青马蹄脂碎石(SMA)、 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和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 (ATPB)。
3)沥青碎石混合料
③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 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面层用沥青粘结性能差的天然砂或 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岩石破碎的人工砂及石屑时,应 采取前述粗集料的抗剥离措施对细集料进行处理。在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路面面层及抗 滑磨耗层中,所用石屑总量不宜超过天然砂或机制砂用量。
沥青路面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 复习: • 沥青路面的优缺点 • 沥青路面损害类型 • 沥青路面的强度构成来源及结构类型 • 沥青路面的粘弹性能 • 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及耐久性
• 本次课程内容: • 第四节、沥青路面的原材料 • 第五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1、沥青路面材料有哪些? • 2、沥青的种类及各自使用特性? • 3、矿料有哪些及各自使用特性及要求? • 4、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及各自特性? • 5、沥青混合料的选用原则? • 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目的及阶段(详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要求
技术指标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
速路、主干路
其它等级的公
路与城市道路
表面层
其它层次
石料压碎值(%)≤
25
28
30
洛杉矶磨耗损失(%)≤
28
30
40
视密度①(t/m3)≤ 吸水率①(%)≤ 坚固性②(%)≤
2.60
2.50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4#冷料仓中10-19mm碎石的标准流量为: 300×1000/60×(1-0.044)×0.32=1530kg/min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流量与频率关系曲线 表3、流量测量采用5min
冷料仓 1# 2# 3# 4#
赫兹
10 10 15 20
流量/kg
90 1520 3350 6390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 表1、间歇式拌和机振动筛的等效筛孔(方孔筛mm)
标准筛筛孔 (mm) 振动筛筛孔 (mm)
2.36 4.75 3-4 6
9.5 11
13.2 16 15 19
19 22
26.5 31.5 37.5 30 35 41
53 60
表2、拌和机热料仓筛网尺寸(方孔筛mm)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依据目标配合比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其计算公式为: 对1#、2#集料仓: n=5.875G/h*r (粒径≤2cm) n=5.875φG/h*r (粒径>2cm) 对3#、4#集料仓: n=4.756G/h*r (粒径≤2cm) n=4.756φG/h*r (粒径>2cm) G-集料参配量,单位t h-料门开(高)度,单位m r-集料容湿重,单位t/m2 φ-集料输送容积系数(φ=1.23) 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只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二次筛分不等料、少溢料, 以提高生产效率。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

4#冷料仓中10-19mm碎石的标准流量为: 300×1000/60×(1-0.044)×0.32=1530kg/min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流量与频率关系曲线
表3、流量测量采用5min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依据目标配合比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其计算公式为: 对1#、2#集料仓: n=5.875G/h*r (粒径≤2cm) n=5.875φG/h*r (粒径>2cm) 对3#、4#集料仓: n=4.756G/h*r (粒径≤2cm) n=4.756φG/h*r (粒径>2cm) G-集料参配量,单位t h-料门开(高)度,单位m r-集料容湿重,单位t/m2 φ-集料输送容积系数(φ=1.23) 计算冷料仓调速电机转速只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二次筛分不等料、少溢料, 以提高生产效率。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冷料仓 赫兹 流量/kg 赫兹 流量/kg 赫兹 流量/kg
1#
10
3590
15
5380
20
7180
2#
10
1520
15
2290
20
3050
3#
15
3350
25
5590
35
7830
4#
20
6390
30
9580
40
12770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
• 表1、间歇式拌和机振动筛的等效筛孔(方孔筛mm)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

①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 足够密实度, 并且有较高内摩擦阴力的矿质混合料, 具 体步骤如下:
A. 所处的结构层位,按下表选定。
结构 层次
上面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城市快速路、主干 路
三层式 沥
青混凝 土 路面
两层式 沥
青混凝 土 路面
AC—13 AC—13 AC—16 AC—16 AC—20
试验项目
击实次数 /次
稳定度 /kN
流值 /0.1mm
空隙率 /%
沥青饱和度 /%
残留稳定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抗 滑表层
Ⅰ型沥青混凝土 Ⅱ型沥青混凝 土、抗滑表层
Ⅰ型沥青混凝土 Ⅱ型沥青混凝 土、抗滑表层
Ⅰ型沥青混凝土 Ⅱ型沥青混凝 土、抗滑表层 沥青碎石
图解法:
(适用于多种集料组成的矿料配合比设计)。
目前采用的图解法以解决多种集料配合组成 比例的平衡面积法为主.该法是采用一条直线来 代替集料的级配曲线,这条直线使其左右两边的 面积平衡,这样简化了曲线的复杂性.这一方法后 经话多研究者的修正,故又称现行的图解法为修 正平衡面积法,简称图解法.
(1)基本原理
70~85 60~75 40~60
>75
70~85 60~75 40~60
>75
行人道路
两面各35 两面各35
>3.0 —
20~50 —
2~5 — —
75~90 — —
>75
由OAC1和OAC2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OAC)时,宜根据实践经验和道路等级,气候条件 按下列步骤进行:
AM—25 AM—3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 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
法或计算法,求出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 料用量比例。
3) 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要求作必 要的配合比调整 a.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 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 mm、2.36 mm和 4.75 mm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 限。
2) 测定物理指标: 为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最佳 用量,需要测定各组试件的表观密度, 空隙率, 矿 料间隙率和饱和度等物理指标.
3) 测定力学指标: 采用马歇尔稳定度仪, 测定沥 青混合料的力学指标,即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和流 值.
4) 试验结果分析: A. 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 以 沥青用量为横坐标, 以表观密度, 空隙率, 饱和 度, 稳定度, 和流值为纵坐标, 绘制试验结果的 关系曲线,如下图:
n=0
10
70.
50.
35.
25.
17.
12.
8.8
6.3
4.4
通过量 .5 0 71 00 36 00 68 55 7 2 7
(%)
级配 n=0 10 81. 65. 53. 43. 35. 28. 23. 19. 15. 范围 .3 0 23 98 59 53 36 79 38 08 50 曲线 n=0 10 61. 37. 23. 14. 8.3 5.4 3.3 2.1 1.2 通过 .7 0 56 89 33 36 4 7 7 0 9 量(%)
其他等级公路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13 AC—16
AM—13
一般城市道路及其 他道路工程
沥青混 凝 土路面
沥青碎 石 路面
AC—5 AC—10 AC—1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是确定不同成分在混合料中的比例,以实现所需性能和质量。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设计目标。
首先,需要确定混合料的预期用途和性能要求,例如:道路坑洼修补、公路路面修建等。
2. 选择合适的混合料类型。
根据设计目标,选择不同的混合料类型,例如:SMA(石料骨料沥青混合料)、AC(沥青混合料)、PCC (水泥混凝土)等。
3. 确定沥青含量。
针对所选混合料类型,需要确定最合适的沥青含量。
4. 计算其他成分比例。
混合料中除沥青外还包括骨料(石料、沙子等)和填料(粉状物质等),其比例需要根据预期性能和沥青含量计算出来。
5. 检验是否满足特定性能要求。
最后,需要对所得混合料配合比进行实验,检验其是否满足预期的特定性能要求。
总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需要对设计目标、混合料类型、沥青含量、其他成分比例和性能要求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以实现优质的混合料配合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 0.6 2.36
结论:
0
筛孔尺寸(mm)
4 . 7
9.5
3 1 21. 6 .
12
试验:
复核:
监理工程师:
根据JTG E42-2005《公路集料试验规程》(T0302)检测 方法, 掺配后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表5.3.2-5
日期: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交通咨询公司 路面工程 1#黑站料场 ATB-25混合料
各种矿料通过百分率(%) ㈡ ㈣ ㈤ (六) 矿粉 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9.6 97.7 90.2
合 同 段: 本表编号:
级配曲线
昌樟改扩建AP1工地试验室 JTG 42-2005 (T0302)
要求级配
100 90 80
9.5-4.75 4.75-2.36 2.36-0 34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1.8 12.1 2.1 1.9 1.7 1.2 0.9 0.5 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0.8 6.4 3.7 2.4 1.8 1.1 0.6 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5.1 61.6 43.6 30.4 23.3 14.3
S401
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工程名称 取样地点 试样描述
矿料组成 序号 规格 掺配比例 (%)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㈠ 16-9.5 41 100.0 100.0 100.0 100.0 90.3 8.9 1.0 1.0 1.0 1.0 1.0 1.0 0.4
AP1
施工路 段 试样名 称 材料产 地
矿料合成 通过百分 率 (%) 100.0 100.0 100.0 100.0 96.0 59.8 29.0 19.9 17.4 15.4 13.9 12.8 10.8
K29+300-K57+100 碎石31.5-0(mm) 江西省腾鑫矿业有限公司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室负责人
13.2 16 0.3 0.15
0.075
100 100 100 100 90 50 20 15 14 12 10 9 8
~ ~ ~ ~ ~ ~ ~ ~ ~ ~ ~ ~ ~
100 100 100 100 100 75 34 26 24 20 16 15
70 60
通过百分率(%)
50 40
30
20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