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宝——大熊猫》教案-优秀word范文 (3页)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以及面临的保护状况。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教师通过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面临的保护状况,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
第二章:大熊猫的外貌特征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及其特点。
2.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体型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大熊猫趣事。
第三章: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3.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学生分组讨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并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了解。
第四章:大熊猫的生活环境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4.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如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学生分组讨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并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了解。
第五章:大熊猫的保护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状况及其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状况,如保护区的建立、保护措施等。
5.3 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状况,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第六章:大熊猫的保护措施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当前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国宝——大熊猫》的教案设计

《国宝——大熊猫》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与自然》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国宝——大熊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生态价值、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生态价值,认识到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2. 掌握大熊猫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保护大熊猫行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重点: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生态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生态价值等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大熊猫相关的经历或了解到的信息,增强课堂互动。
4. 例题讲解:讲解大熊猫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分析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保护大熊猫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7. 课堂拓展: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大熊猫的资料,了解大熊猫的更多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分布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 大熊猫的生态价值4.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5.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保护大熊猫,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保护大熊猫,我们在行动(1)加强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2)提高大熊猫的食物供应,减少人为干扰。
(3)加强大熊猫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大熊猫的繁育成功率。
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保护大熊猫,为地球家园增添一份生机与活力。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大熊猫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大熊猫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national treasure - Giant Panda"《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2、篇章2: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章3: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前准备: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熊猫的图片(二)预习课文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2)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
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
关于国宝大熊猫教案

关于国宝大熊猫教案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教案一定要写得仔细且明细,不然教学过程必然目标模糊。
教案也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编写教案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呢?或许你需要"国宝大熊猫教案"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国宝大熊猫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惯。
2、学习本文介绍大熊猫抓住特点,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介绍珍惜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
文章从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介绍,写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文章既有一般说明文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的描绘,对于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从中品味如何驾驭语言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从中感受作者在其中渗透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嬉戏笨拙濒危璀璨南麓孤僻分娩翌日繁衍呵护憨态可掬二、导入在奇妙的自然世界,动物永远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课,亲自去感受一下大熊猫们的神奇世界。
三、假如你是一只大熊猫,请你向人们介绍一下自己。
(提示:换个角度,用自己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的介绍。
)四、自由默读课文,为大熊猫建立一个档案夹。
外貌特点——可爱生活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大、爱独处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繁殖过程——繁殖能力低、胎生五、赏析文中语言。
(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六、对比阅读比较课文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说说各喜欢哪一段介绍说明的理由。
七、拓展与讨论通过学生收集大熊猫生存现状的资料,引发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进而引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关爱。
八、作业布置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生动的介绍。
《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国宝—大熊猫》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难点: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导入新课(生回答五个吉祥物)教师过渡:五个吉祥物中,晶晶便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大自然界中众多动物,为什么要将大熊猫作为吉祥物之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宝——大熊猫》二、走进作者:叶永烈,男,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
汉族,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浙江温州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荣誉理事。
三、预习检测: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下列生字词的注音。
嬉()戏憨()态可掬()濒()危獏()上林苑()璀璨()岷()山邛()秦岭南麓()浩瀚()北碚()栖()息孤僻()分娩()翌()日繁衍()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五、合作探究:1、__从各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大熊猫,如果让你来介绍,你会选择哪方面?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向大家陈述一下。
2、__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3、分析大熊猫被称为国宝的原因4、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六、精读品析:比较课文和《辞海》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比较一下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可以各抒己见。
《国宝——大熊猫》的教案设计

《国宝——大熊猫》的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与自然》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国宝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特征、保护意义以及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态特征、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大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宝大熊猫,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大熊猫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大熊猫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4. 例题讲解:讲解大熊猫保护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身边存在的威胁大熊猫生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生态特征生活环境:高山密林、竹林食性:竹子、偶尔肉类繁殖:胎生、哺乳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珍稀动物的代表生态系统的平衡调节器3.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
2. 答案:要点包括大熊猫的生态特征、保护意义以及具体的保护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程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否讲解清楚。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珍稀动物的保护情况,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度和准确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达成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和明确;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运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国宝——大熊猫》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
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学习本课的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中宜采用参观引趣法、板书引趣法、电教引趣法、导读启发式、讨论式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可视条件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片或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导入部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示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总结导入本课:同学们刚才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也谈了不少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样子的?他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二)学生阅读课文,探讨问题1.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大熊猫外形特征的描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描写和《辞海》中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自己的发言相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结合"探究•练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中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小组互动,探究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5.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文中介绍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到德国的情景,"兰兰"在日本的情况,还有"绍绍"在西班牙受到的礼遇。
《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与自然》教材第五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国宝大熊猫展开,包括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难点:大熊猫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5分钟)(1)介绍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
(2)讲解大熊猫保护现状和保护意义。
(3)分析大熊猫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4. 例题讲解(10分钟)(1)选择题:关于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的判断题。
(2)简答题:如何保护大熊猫?5. 随堂练习(5分钟)(1)填空题:补充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讨论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大熊猫?七、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分布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4.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熊猫的分布、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分析大熊猫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保护大熊猫?2. 答案:(1)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以竹子为主食,具有夜行性和喜独居的生活习性。
目前,大熊猫的数量已有所增加,但仍属于濒危物种。
(2)大熊猫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干扰、气候变化等。
(3)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保护意识。
国宝大熊猫 教学教案设计范文

国宝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认识大熊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和现状。
三、教学难点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大熊猫的科普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
2. 讲解:介绍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如外形、食性、栖息地等。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熊猫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大熊猫的栖息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栖息地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大熊猫栖息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措施和现状。
三、教学难点1. 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大熊猫栖息地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大熊猫栖息地的科普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大熊猫栖息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栖息环境。
2. 讲解:介绍大熊猫栖息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价值。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认识和想法。
第三章:大熊猫的食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食性和饮食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饮食健康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1. 大熊猫的食物种类和饮食习惯。
2. 大熊猫饮食健康的问题和保护。
三、教学难点1. 大熊猫的饮食习性和饮食健康。
四、教学准备1. 大熊猫饮食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大熊猫饮食的科普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大熊猫进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食性。
2. 讲解:介绍大熊猫的食物种类、饮食习惯和饮食健康问题。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熊猫饮食健康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大熊猫的保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机构。
2. 培养学生参与大熊猫保护的行动意识。
《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与自然》教材第五单元第二章《国宝大熊猫》。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以及保护现状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国宝大熊猫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分布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资料、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大熊猫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认识大熊猫,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10分钟)(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毛色、食性等。
(2)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分布区域、活动规律、繁殖等。
(3)大熊猫的分布情况:我国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4)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保护等级、保护措施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一名大熊猫保护志愿者,你会如何保护大熊猫?4.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大熊猫生活习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大熊猫保护现状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熊猫的基本特征。
(2)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现状的认识。
2. 答案:(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肥胖,毛色黑白相间,以竹子为主食。
(2)大熊猫保护现状:目前大熊猫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仍面临生存威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等方面掌握较好,但对保护现状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大熊猫保护的其他措施,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国宝大熊猫》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及分布情况;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理解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大熊猫图片、视频资料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熊猫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
(2)学生圈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自主学习。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1)结合课文内容,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
(2)通过例句,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知识。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基本信息2. 课文重点词汇和句子3. 保护大熊猫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以“我心中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我心中的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们可爱、憨厚,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以竹子为主食,性格温顺,喜欢群居。
《国宝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2)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3)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查和收集有关大熊猫的保护资料;(3)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大熊猫的形象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2)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物种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3. 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难点:1. 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2. 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大熊猫的形象特征。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和视频资料: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等;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3. 调查问卷和资料收集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外形特征;(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
2. 探究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2)小组汇报: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汇报的内容,补充讲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1)观察学习: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注意其外形特征;(2)绘画创作:让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大熊猫的形象;(3)手工制作:引导学生用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大熊猫的手工作品。
4. 总结反思:(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分享创作心得;(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调查和收集有关大熊猫的保护资料,了解保护大熊猫的意义;2. 家庭作业:以大熊猫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创作。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国宝大熊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熊猫的起源、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以及保护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起源、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及保护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理特征、分布区域及保护现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大熊猫图片、视频、PPT、教学挂图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大熊猫的起源介绍大熊猫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大熊猫在地球上的历史悠久。
(2)大熊猫的生理特征详细讲解大熊猫的外貌、体型、生理结构等特征,让学生对大熊猫有更全面的了解。
(3)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包括饮食、活动、繁殖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独特之处。
(4)大熊猫的分布区域讲解大熊猫的分布区域,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5)大熊猫的保护意义阐述大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计算大熊猫的食物消耗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起源、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保护意义。
2. 大熊猫保护措施:加强立法、建立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公众意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答案:示例:我认为保护大熊猫要加强立法,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贩卖大熊猫的行为;要建立大熊猫保护区,为大熊猫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大熊猫的行列中来。
《国宝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以及保护现状;(2)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3)培养学生对国宝大熊猫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3)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以及保护现状;(2)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3)培养学生对国宝大熊猫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描述;(2)保护大熊猫的方法和措施的提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大熊猫的相关图片和资料;(2)准备教学课件和幻灯片;(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2)搜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学生分享搜集的大熊猫资料,共同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
2. 教学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描述其外形特征;(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3)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3.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强调大熊猫的保护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大熊猫的图画;3.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增进对国宝大熊猫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掌握程度如何;(2)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3)课堂讨论和互动是否充分,学生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国宝大熊猫》优秀精品教案设计范文精选

《国宝大熊猫》优秀精品教案设计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七单元《珍稀动物》章节,详细内容围绕国宝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意义以及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中的地位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态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重点:大熊猫的生态特点及其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大熊猫图片、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看大熊猫的生活视频,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点。
(2)讲解大熊猫的分布、食性、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3)分析大熊猫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中的地位,强调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什么?(2)大熊猫的繁殖特点有哪些?(3)为什么说大熊猫是国宝?4. 随堂练习:(1)列举大熊猫的生态特点。
(2)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生态特点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大熊猫的生态特点。
(2)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2. 答案:(1)大熊猫的生态特点:分布范围狭窄,主要生活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以竹子为主食;繁殖能力较弱。
(2)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关爱大熊猫,为保护珍稀动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大熊猫的生态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使学生了解了大熊猫在我国珍稀动物保护中的地位。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国宝大熊猫》优秀优质教案设计范文精选

《国宝大熊猫》优秀优质教案设计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与自然》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主题为“国宝大熊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保护意义以及我国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2. 理解大熊猫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3. 掌握大熊猫保护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保护意义以及我国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的成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大熊猫图片、视频、PPT、教学卡片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大熊猫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基本特征(10分钟)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大熊猫的外形、生活习性、分布情况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3. 保护意义(10分钟)讲述大熊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大熊猫的意义。
4. 保护成果(10分钟)介绍我国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5. 实践操作(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为大熊猫设计保护方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意义的认识。
(3)设计一份大熊猫保护方案。
2. 答案:(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肥胖,四肢短而粗,毛色为黑白两色,以竹子为主食。
(2)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喜欢单独活动,行动缓慢,善于攀爬,有冬眠现象。
(3)大熊猫的分布情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4)大熊猫保护意义: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具有很高的科研、生态、观赏价值,保护大熊猫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国宝大熊猫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国宝大熊猫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其保护措施。
2. 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相关科普书籍、资料。
3. 准备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模型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国宝级动物。
2. 初步了解介绍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如外形、体重、颜色等。
3. 深入学习1. 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饮食、睡眠、活动范围等。
2. 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如栖息地破坏、繁殖难题等。
3. 分析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4.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大熊猫的特点。
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熊猫这一国宝?6.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7. 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大熊猫的画作。
2. 写一篇关于大熊猫保护的小短文。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大熊猫的文化意义2.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让学生掌握大熊猫保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大熊猫保护案例,让学生掌握保护方法。
《国宝—大熊猫》教案精选

《国宝—大熊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与自然》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国宝—大熊猫”。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现状,提高学生保护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分布区域、生活习性、食性以及生存现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提高保护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大熊猫图片、地图、标本。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特征。
(2)提出问题:“为什么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分布区域、生活习性、食性。
(2)分组讨论: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它的存在对我们有什么意义?3. 讲解与互动(1)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
(2)通过地图,展示大熊猫的分布区域。
(3)讲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大熊猫标本,了解其形态特征。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5.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分布区域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 大熊猫的食性4. 大熊猫的生态价值5. 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与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
(2)分析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出保护措施。
2. 答案:(1)大熊猫生活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森林中,主要以竹子为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国宝——大熊猫》教案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
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许多动
物深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可能回答:喜欢
澳大利亚的树熊。
喜欢南极的企鹅。
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
)刚才同学讲到世
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
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可能回答:活泼可爱的动物。
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
它
走路懒洋洋的。
它最爱吃竹子。
大熊猫会爬树。
)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
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
老师这里有一张大熊猫的图片,我们一起
来熟悉一下。
(教师投影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学生纷纷举手,结合图片谈对
大熊猫新的认识)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
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
书课题,作者)
二、研析新课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字、词作适当标注。
(学
生阅读课文)
好!请几位同学找找文中有哪些字、词的读音应尤为注意。
(学生可能回答:“憨态可掬”的“憨”。
“笨拙”的“拙”。
“濒危”的“濒”。
“璀璨”二字和“繁衍”的“衍”。
)大家听完后,你同意刚才几位
同学的意见吗?能否对刚才同学的发言评价一下?(学生发言)
教师评价:这几位同学评价很准确,说明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发言很有见解。
下面,我们回到文章的题目上。
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
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学生回答:是国宝。
)国宝说明了
什么?(学生回答:大熊猫的珍贵。
)
很好!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
那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
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许多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究竟文中有哪些地
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
(学生回答: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
对。
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大熊猫
珍贵的原因何在?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师边概括边板书)
(二)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学生可能回答: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
看出它体态可爱。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
拟人
和排比。
“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
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
师:对。
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
来了。
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
(学生可能回答:课文第15小节,“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处突
出了大熊猫数量稀少。
)
刚才同学们所找的语句都是体现大熊猫“珍贵”的特点,除了“珍贵”外,大
家还从文中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哪些知识?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划相关语句,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回答:生: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它们的繁殖能力很低,这既是它的习性,也突出它的珍贵。
生: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
春季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少的山谷……夏季多在3000米以上的
地带活动。
生: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
生:大熊猫成了最可爱的“贵宾”,但它不习惯这种生活。
生: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地域十分狭窄……崇山峻岭。
生:大熊猫是素食者。
生:大熊猫食量很大。
)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
从各个方面概括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我们再回到题目上,“宝”为什么说是“国宝”,能否换成“宝贝”?
(学生可能回答:生:“国宝”是指中国所特有的珍稀动物。
而“宝贝”一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用。
生:我国把大熊猫赠送给了外国友人。
生:大熊猫是友好使者。
)
师:对。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友好使者。
但是由于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偷猎者的人为原因,使我们的“国宝”数量更稀少。
下面我请每位同学都来做一回动物世界的保护人,为大熊猫设计一个安全、合理、舒适、快乐的家。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
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
(学生可能回答:生:我打算建立一个生态圈、,里面种许多竹子,让大熊猫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我要改变大熊猫的饮食居住习惯,让它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
生:我要把大熊猫送到太空去,让它作为友好使者访问宇宙。
)
师: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