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鸭瘟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鸭瘟病的诊治
作者:朱绪银
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8期
朱绪银/ 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和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患病鸭
表现为高热,两腿麻痹,部分病鸭头颈肿大。

病变以食道和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有
灰黄色假膜覆盖,肝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为主要特征。

现将我市发生的一起鸭瘟病的
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18 年8 月初,我市气候持续高温无雨,金坑村养鸭户散养的300多羽蛋鸭在细河放牧,发生了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为特征的疾病,3d 内发病近200 羽,
迅速死亡150 多羽,经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后确诊为鸭瘟,通过临床治疗和采取综合
防控措施,很快控制了该病。

二、临床症状
病鸭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羽毛松乱、食欲废绝、步态不稳、走路蹒跚。

眼睛
周边湿润,有脓性分泌物,粘合双眼难以睁开。

呼吸困难且伴随湿性啰音,部分病鸭会出现头
颈部肿大;同时病鸭还会发生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较稀的粪便,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
并结块。

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更严重者黏膜外翻。

三、病理变化
对死亡的11 只病鸭进行剖检,可见病鸭全身呈急性败血症病变,头部皮下弥漫性水肿,
切开头颈部肿胀的皮肤,即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

肝脏表面散布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坏死点和
出血点。

食道有条索状假膜性坏死性炎症,腺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肌胃角质层充血或
出血,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小肠淋巴结出血,泄殖腔有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性假膜等病变。

四、诊断
根据病鸭的发病情况、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
检测。

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鸭心血、肝和脾分别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和鲜血琼脂平板,经37℃培养48h 观察,未发现细菌生长。

2. PCR 检测。

取10 羽患鸭的肝进行荧光PCR 检测,结果鸭瘟病毒核酸均呈阳性。

五、防治措施
1. 消毒。

立即停止鸭群到细河放牧,并迅速将健康鸭和病鸭进行隔离,将病死鸭深埋处理。

用10% 石灰乳或5% 漂白粉液对周边环境和场舍进行彻底消毒。

2. 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粮中注意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以增强鸭群机体免疫力。

3. 紧急免疫。

立即对全村受威胁的鸭群紧急接种7 倍鸭瘟活疫苗。

小结:鸭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之交和秋天最易流行。

我市发生的这起鸭瘟病与气候持续高温无雨,细河放牧环境存在鸭瘟病毒有关,通过隔离传染源、全面消毒以及加强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