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当年骑自行车的乐趣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后当年骑自行车的乐趣作文
记得我家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有了辆燕山牌二八自行车,那是父亲为了上下班花巨资买的,据说还托了人。

在那个年代,在我们农村,家里趁一辆自行车是件了不起的事。

对于我们小小孩儿来说,二八自行车太高大、太笨重了,根本无法驾驭。

也知道自行车是家里的贵重物件,因此轻易不敢随便推动,倒是经常趁着自行车停在那里,支架完全把后轮支起后,就用手空转脚蹬子,让链条带动后轮飞速转动,然后再垫着脚用两个小手龇牙咧嘴地用力迅速捏闸,看看轮子是否能马上停下。

这种玩法,乐此不疲。

有时趁着后轮飞速转动的时候,还要拿根木棍或铁棍贴住辐条,享受那种转动的辐条与棍子碰撞而发出的悦耳的“音乐声”以及有节奏的震动传到手上的那种快感。

最温情的记忆是坐自行车。

被父亲一把抱上大梁是件顶顶幸福的事。

因为小,我还不能坐在鞍座后面的后衣架上,而是坐在前面的大梁上。

所谓“坐”,就是侧身,两腿同向冲左,上身扭向前方,屁蛋儿搁在大梁上,双手紧紧握在车把横梁处,接下来就是父亲蹬起车子,我就开始享受这种车子“飞驰”的乐趣了。

唯一需要小心的是,不要把手指伸进车把横梁与闸管之间的缝隙里,要不然父亲一捏闸,手指可要被挤疼了。

之所以幸福,还因为被抱上自行车大梁后,不是要去逛城里,就是要去串亲戚,对我来说都是件美事儿,自然,路上的感觉也就更美了。

等我到了10岁,身体长高有力气了,双手能同时够着两边的车把了,自然就产生了想驾驭自行车的冲动,于是开始学着骑自行车。

那年月,学什么都扎实,特别注重基本功,学骑自行车也是如此。

先学推。

摇摇晃晃、费尽巴力地推起沉重的自行车,去体会、寻找那种人车一体的平衡感。

因为推不好,经常人车倒在一起,不是我压住车,就是车压住我。

苦日子不长,十天半个月的,就找到了这种推车的平衡感。

因为当时的基本功扎实,找到的平衡感很强烈,后来推车时就开始玩票了,单手扶鞍座而不扶车把,就能把车推起来,忽快忽慢,转弯调头,控制自如。

学会了推,接下来就是最难学的“贴”了。

所谓“贴”,就是双手握好车把,左脚踏在脚蹬子上,右脚连续向后蹬地,给自行车一个向前的初速度,让自行车动起来,然后右脚离地,整个身体站在左脚蹬子上,随着自行车的惯性往前滑行,并保持住平衡不摔倒。

这个动作是为了后续的“掏骑”做准备,打基础。

因为人小,而自行车大,所以必须要先学会“贴”。

只有学会了“贴”,左脚站在了左脚蹬子上,趁着自行车向前滑行的时候,空闲的右脚才能从三角大梁的空档处钻到对面蹬住右脚蹬子掏着骑。

那年月的自行车,基本上只有“二八”这种型号的大家伙,并且都有一根高高的横梁,让小孩子无法跨越,而鞍座也是高高的,因此小孩子们只能“掏骑”。

三十余年的时间,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方巨龙也早已崛起,短短三十年时间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二八大杠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同时也给我们的这一代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和欢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