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塞上乡村乐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玉泉营葡萄小镇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塞上乡村乐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玉泉营葡萄小镇为例
作者:陈丽任保平张鹏飞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第22期
摘要当前,宁夏正在奋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建设,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重要位置,着力打造塞上乡村乐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以宁夏玉泉营葡萄小镇为例,通过对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对将其打造为彰显葡萄历史文化的生态田园小镇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乡村乐园;产业融合;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2-025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2.059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Helping Build a Rural Paradise outside the Great Wall—A Case Study of Yuquanying Grapes Town in Ningxia
CHEN Li1,REN Bao-ping2,ZHANG Peng-fei2
(1.Ningxia Polytechnic Teaching Affairs Office,Yinchuan,Ningxia 750021;2.Yinchuan City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Yinchuan ,Ningxia 750001)
Abstract At present, Ningxia is striv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ilot zon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l area, to put rural construction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new Ningxia, to build a rural paradise outside the Great Wall, to achieve strong agriculture, rural beauty, farmers rich. The prosperity of industry is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prosperity of industry is the cornerston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study takes Yuquanying Grapes Town in Ningxia as an example,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build it into an ecological rural town with grapes history an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Key words Rural paradise;Industrial integr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202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022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十三次党代会,会议提出宁夏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重要位置,着力打造塞上乡村乐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1]。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何推进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则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笔者以宁夏玉泉营葡萄小镇为例,通过对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从产业融合的角度为其建设以葡萄酒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以小镇发展助力打造塞上乡村乐园提出对策与建议。

1 研究背景
葡萄酒产业是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位列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中特色产业之首[2]。

其主要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酿酒葡萄栽培的地区之一,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委员会的“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认证,并被国际葡萄酒组织誉为“世界葡萄酒明星產区”[3]。

玉泉营葡萄小镇位于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内的核心区,是宁夏葡萄酒产业“一体两翼、一心一园八镇”总体布局中的八镇之一。

以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和葡萄酒酿造、销售为主,是宁夏最早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区、宁夏葡萄酒的诞生地,拥有宁夏最大的葡萄酒酿造企业和最早的自治区级葡萄苗木繁育基地,小镇及四周建设特色酒庄十余座,是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

2 玉泉营葡萄小镇产业发展现状
2.1 自然条件
2.1.1 区位条件。

玉泉营农场是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隶属的特色农场之一,管辖范围约39.6 km 位于贺兰山东麓、永宁县域西部、银川城区南侧。

玉泉营葡萄小镇是玉泉营场部及主要村庄点所在地,也是综合服务中心、产业融合重地,规划范围面积7.4 km2[4]。

小镇位于银川都市圈“半小时经济圈”内,北距首府银川约37 km,东距永宁县城约26 km,区位优势明显;小镇北侧紧邻国道307,南侧紧邻许黄公路,西侧紧靠包兰铁路并设有一座四等站,对外交通便利。

2.1.2 自然环境。

玉泉营葡萄小镇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倾斜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海拔1 010~1 150 m;土壤主要为灰钙土和砂砾土,具有较大厚度,以引黄节水灌溉为主。

2.1.3 种植条件。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中国第三个“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域”,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中国优质酿酒葡萄第一区”。

玉泉营葡萄产区地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核心区域,砂砾结合型土质透气极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西有贺兰山天然屏障抵御寒流、东有引黄灌渠穿境而过,可满足优质酿酒葡萄生长的各种需求。

2.2 产业发展现状
1982年玉泉营农场开始种植酿酒葡萄,1984年宁夏农垦集团在玉泉营葡萄小镇筹建了宁夏第一家葡萄酒厂——玉泉营葡萄酒厂,生产了宁夏历史上第一瓶葡萄酒,1997年组建了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现为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2009年玉泉营苗木繁育中心成立,2010年玉泉国际酒庄建设完成,逐步形成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区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2.1 产业构成。

目前,玉泉营农场产业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苗木培育为主,玉米、中草药、苗圃等经济作物种植为辅,酒庄及农家乐休闲旅游为补充,已逐步形成以葡萄与葡萄酒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2.2.2 葡萄种植。

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发展较为成熟,玉泉营农场目前种植葡萄面积1 486.67 hm 占农田总面积的55%,其中酿酒葡萄993.33 hm 主要包括赤霞珠、蛇龙珠、梅麓哲、霞多丽、马瑟兰等品种,鲜食葡萄493.33 hm 主要包括红提、乍娜、玫瑰香、维多等品种,几乎囊括了世界名优鲜食和高档酿酒葡萄品种,现有自治区级标准化葡萄种植园3处,是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先行区与示范区。

2.2.3 葡萄酒酿造及加工。

拥有宁夏最早的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14.81 hm 截至目前已研发出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白兰地、饮料五大系列100多个产品,目前酿酒原料基地已达6 666.67 hm 有4.5万t/年的葡萄酒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领军企业。

农场范围内现有酒庄14座,在建酒庄1座,以玉泉国际酒庄、巴格斯酒庄为代表,知名度较高。

2.2.4 苗木研发及培育。

现有1座苗木繁育中心,建成于2008年,占地面积29.33 hm 是西部第一家脱毒、抗寒葡萄苗木繁育中心,也是宁夏地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的葡萄苗木繁育基地。

拥有設施温棚37.33 hm 葡萄组培脱毒实验室1座,双效智能温棚10栋,智能温室1座,用于组培脱毒苗的驯化移栽。

每年可繁育优质高档脱毒葡萄种苗300万株、生产组培苗20万株,现已发展成为集优质脱毒组培苗研究、苗木培育、鲜食葡萄采摘、田间培训、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园区。

2.2.5 葡萄酒旅游。

玉泉营葡萄小镇主要以宁垦酒业公司工业旅游、玉泉国际酒庄休闲度假游为代表,具有葡萄酒酿造工艺观光、葡萄酒品鉴、葡萄酒窖游览、休闲餐饮、商务住宿等综合功能,是宁夏有名的工业旅游和葡萄酒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5],有农家乐3家,以餐饮、葡萄园休闲度假为主。

3 玉泉营葡萄小镇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3.1 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规模较小,制约葡萄酒品质提升
优质葡萄园对于葡萄酒品质至关重要,俗有“七分种植、三分酿造”之说。

玉泉营农场现有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园仅有465.33 hm 占区域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的46.9%。

总体来看,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偏少,农户私管的葡萄园种植面积较多,且由于品种混杂、配套设施不足、种植水平参差不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内葡萄酒整体品质的提升。

3.2 产业链条不完善,文化旅游发展滞后
玉泉营范围内的葡萄产业链条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为主,整体发展势头较好,但与葡萄相关的文化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缓慢[6]。

一是酒庄业态单一,接待能力有限;二是缺乏相应的功能、产品和设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三是未能很好地挖掘当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农垦精神等历史底蕴。

3.3 缺乏整体定位和形象塑造,品牌优势不明显
玉泉营葡萄小镇的整体形象推广较少,大众熟知度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葡萄产业品牌效应。

另外,虽然小镇内酒厂、酒庄众多,葡萄酒品种较全,除个别品牌葡萄酒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外,大部分酒庄葡萄酒知名度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

4 玉泉营葡萄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构建与对策
按照“产业支撑为基础、融合发展为重点、彰显特色为目标、生态优先为保障”的总体思路,依托玉泉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玉泉营葡萄小镇打造成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节点,宁夏优质葡萄与葡萄酒核心生产区、历史文化风情体验区,以葡萄酒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主的生态田园小镇。

2 玉泉营葡萄小镇产业发展现状
2.1 自然条件
2.1.1 区位条件。

玉泉营农场是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隶属的特色农场之一,管辖范围约39.6 km 位于贺兰山东麓、永宁县域西部、银川城区南侧。

玉泉营葡萄小镇是玉泉营场部及主要村庄点所在地,也是综合服务中心、产业融合重地,规划范围面积7.4 km2[4]。

小镇位于银川都市圈“半小时经济圈”内,北距首府银川约37 km,东距永宁县城约26 km,区位优势明显;小镇北侧紧邻国道307,南侧紧邻许黄公路,西侧紧靠包兰铁路并设有一座四等站,对外交通便利。

2.1.2 自然环境。

玉泉营葡萄小镇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倾斜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海拔1 010~1 150 m;土壤主要为灰钙土和砂砾土,具有较大厚度,以引黄节水灌溉为主。

2.1.3 种植条件。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中国第三个“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域”,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中国优质酿酒葡萄第一区”。

玉泉营葡萄产区地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核心区域,砂砾结合型土质透气极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西有贺兰山天然屏障抵御寒流、东有引黄灌渠穿境而过,可满足优质酿酒葡萄生长的各种需求。

2.2 产业发展现状
1982年玉泉营农场开始种植酿酒葡萄,1984年宁夏农垦集团在玉泉营葡萄小镇筹建了宁夏第一家葡萄酒厂——玉泉营葡萄酒厂,生产了宁夏历史上第一瓶葡萄酒,1997年组建了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现为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2009年玉泉营苗木繁育中心成立,2010年玉泉国际酒庄建设完成,逐步形成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区域,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2.1 产业构成。

目前,玉泉营农场产业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苗木培育为主,玉米、中草药、苗圃等经济作物种植为辅,酒庄及农家乐休闲旅游为补充,已逐步形成以葡萄与葡萄酒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2.2.2 葡萄种植。

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发展较为成熟,玉泉营农场目前种植葡萄面积1 486.67 hm 占农田总面积的55%,其中酿酒葡萄993.33 hm 主要包括赤霞珠、蛇龙珠、梅麓哲、霞多丽、马瑟兰等
品种,鲜食葡萄493.33 hm 主要包括红提、乍娜、玫瑰香、维多等品种,几乎囊括了世界名优鲜食和高档酿酒葡萄品种,现有自治区级标准化葡萄种植园3处,是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先行区与示范区。

2.2.3 葡萄酒酿造及加工。

拥有宁夏最早的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14.81 hm 截至目前已研发出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白兰地、饮料五大系列100多个产品,目前酿酒原料基地已达6 666.67 hm 有4.5万t/年的葡萄酒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领军企业。

农场范围内现有酒庄14座,在建酒庄1座,以玉泉国际酒庄、巴格斯酒庄为代表,知名度较高。

2.2.4 苗木研发及培育。

现有1座苗木繁育中心,建成于2008年,占地面积29.33 hm 是西部第一家脱毒、抗寒葡萄苗木繁育中心,也是宁夏地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的葡萄苗木繁育基地。

拥有设施温棚37.33 hm 葡萄组培脱毒实验室1座,双效智能温棚10栋,智能温室1座,用于组培脱毒苗的驯化移栽。

每年可繁育优质高档脱毒葡萄种苗300万株、生产组培苗20万株,现已发展成为集优质脱毒组培苗研究、苗木培育、鲜食葡萄采摘、田间培训、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园区。

2.2.5 葡萄酒旅游。

玉泉营葡萄小镇主要以宁垦酒业公司工业旅游、玉泉国际酒庄休闲度假游为代表,具有葡萄酒酿造工艺观光、葡萄酒品鉴、葡萄酒窖游览、休闲餐饮、商务住宿等综合功能,是宁夏有名的工业旅游和葡萄酒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5],有农家乐3家,以餐饮、葡萄园休闲度假为主。

3 玉泉营葡萄小镇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3.1 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规模较小,制约葡萄酒品质提升
優质葡萄园对于葡萄酒品质至关重要,俗有“七分种植、三分酿造”之说。

玉泉营农场现有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园仅有465.33 hm 占区域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的46.9%。

总体来看,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偏少,农户私管的葡萄园种植面积较多,且由于品种混杂、配套设施不足、种植水平参差不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内葡萄酒整体品质的提升。

3.2 产业链条不完善,文化旅游发展滞后
玉泉营范围内的葡萄产业链条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为主,整体发展势头较好,但与葡萄相关的文化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缓慢[6]。

一是酒庄业态单一,接待能力有限;二是缺乏相应的功能、产品和设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三是未能很好地挖掘当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农垦精神等历史底蕴。

3.3 缺乏整体定位和形象塑造,品牌优势不明显
玉泉营葡萄小镇的整体形象推广较少,大众熟知度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葡萄产业品牌效应。

另外,虽然小镇内酒厂、酒庄众多,葡萄酒品种较全,除个别品牌葡萄酒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外,大部分酒庄葡萄酒知名度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

4 玉泉营葡萄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构建与对策
按照“产业支撑为基础、融合发展为重点、彰显特色为目标、生态优先为保障”的总体思路,依托玉泉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玉泉营葡萄小镇打造成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节点,宁夏优质葡萄与葡萄酒核心生产区、历史文化风情体验区,以葡萄酒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主的生态田园小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