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积累与运用(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体现了科学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2.温故知新,学习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意思不变。
3.理解和积累反义词,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典、词典。
【教学过程】
一、互动平台
1.自由读“互动平台”的互动交流内容。
2.本次“互动平台”中,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什么?
(本单元课文中科学创新的精神。
)
3.本单元的课文中,都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一种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
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种科学精神吗?举例说明。
(需要这种精神,比如把苹果横着切,发现了苹果里的“星星”。
)
小结: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打破常规,努力创新,在实践中学科学,爱科学。
二、温故知新
1.多媒体出示“温故知新”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这三组句子都是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
2.教师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比较每组中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意思是一样的。
(2)意思虽然一样,但是表达效果来看,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些。
4.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有什么变化?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句子中的“怎么能”改成“不可能”;“何止”改为“不止”;“不正是”改为“正是”。
语气词“呢、吗”以及问号都去掉。
5.鼓励学生说出更多这样的句子。
(如:这次考试的题目这么简单,你怎么能考得这么差呢?——这次考试的题目这么简单,你不应该考得这么差。
)
小结: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
三、语海拾贝
1.多媒体出示“语海拾贝”中的词语。
2.学生自由读成语,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整体感知这些成语意思相反。
)
3.比赛记忆这5组意思相反的成语,可以同桌练习,也可以师生互问。
4.说一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你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来说,也可以把两个词语进行比较,还可以举例来说明。
(也可以利用工具书完成。
)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例句:我们如要革新,就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该改的就要改。
)
标新立异: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
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例句:他的广告创意标新立异。
)
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章:条理。
(例句:我们搬家后家里还点杂乱无章,等安顿好后请你们一定来玩。
)
井井有条:井井:形容有条理。
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例句:我们家虽然房屋不大,但是妈妈却安排得井井有条。
)
阳光明媚:阳光很充足,非常亮。
形容天气好阳光充足。
(例句:昨天阳光明媚,雪后的广场多了不少堆雪人的人。
)
乌云密布:满天都是乌云,表示快要下雨了,天色不太好。
(例句:天气就像变脸王,刚才还是风和日丽,一会儿就变成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看样子马上就要下瓢泼大雨了。
)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
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例句:经过重新装修的大堂,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
破旧不堪:不堪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破旧不堪的意思是破旧得很厉害,到了极点。
(例句:那个路边的乞丐穿的破烂不堪,让人看着油生同情之心。
)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例句:眼看着车马上就要撞过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解放军战士用身体堵在了车前,车停了下来。
)
意料之中:没做这件时的时候就有些感觉了,做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是什么结果。
(例句:这次考试进步极大,对我而言真是出人意料,但老师说我前阶段那么努力进步是必然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
5.试着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6.师生交流,再说几组成语的反义词。
(例如:隐隐约约—清清楚楚歪歪斜斜-端端正正枝繁叶茂-枯枝败叶垂头丧气-昂首挺胸迷惑不解-恍然大悟变化莫测-一成不变荒无人烟-人烟稠密震耳欲聋-鸦雀无声前赴后继-畏缩不前漫不经心-全神贯注心平气和-暴跳如雷筋疲力尽-精神抖擞人声鼎沸-鸦雀无声垂头丧气-兴高采烈人山人海-寥寥无几愁眉紧锁-喜笑颜开不计其数-屈指可数)
7.熟读词语,积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照例子,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3)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把成语补充完整。
墨守()杂乱()阳光()焕然()意想()
标新()井井()乌云()破烂()意料()3.选择上题中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1.(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2)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肯定是荆棘丛生的荒坡。
(3)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2.墨守成规杂乱无章阳光明媚焕然一新意想不到标新立异井井有条乌云密布破烂不堪意料之中
3.(1)墨守成规:我们如要革新,就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该改的就要改。
(2)标新立异:他的广告创意标新立异。
(3)杂乱无章:我们搬家后家里还点杂乱无章,等安顿好后请你们一定来玩。
(4)井井有条:我们家虽然房屋不大,但是妈妈却安排得井井有条。
(5)阳光明媚:昨天阳光明媚,雪后的广场多了不少堆雪人的人。
(6)乌云密布:天气就像变脸王,刚才还是风和日丽,一会儿就变成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看样子马上就要下瓢泼大雨了。
【课时目标】
1.请你对“主人”与“客人”的言行进行评价,从中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妙趣,并受到启示:我们平时考虑要周全,说话要得体。
2.用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短文,了解橡皮头铅笔的发明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开心一刻“好客的主人”。
1.自由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小组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相互质疑,解疑。
3.请你对“主人”与“客人”的言行进行评价,从中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妙趣。
4.你怎么评价文中的主人和客人。
5.这篇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我们平时考虑要周全,说话要得体。
)
二、自读园地《橡皮头铅笔》。
1.学生自读短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
2.学生再读短文,在认为是重点的词句处做上记号,用前边所学的方法抓住重点多读,多想。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短文,汇报交流共享。
3.三名学生分段读短文,学生听后评议,是否读准了字音。
4.用自己的话说说橡皮头铅笔的发明过程。
(穷画家李浦曼为了解决容易丢铅笔、橡皮的烦恼,决心想办法把铅笔和橡皮绑在一起。
他尝试了很多办法,终于想到用一小块薄铁皮,把橡皮和铅笔的一头包起来。
)
5.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任何发明都需要经过艰苦的探索、反复的实验,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巧加标点,完成下面问题。
爸爸上班去了,写了张留言条。
小明念了说:“这瓜是爸爸给我吃的。
”小红念了,却说:“爸爸说这瓜是给我吃的。
”原来,爸爸的留言条上是这样写的:只有一个西瓜是给小明的不是给小红的小红一定要吃明天再买一个给小明吃。
读后,请你说说,小明小红分别是怎样念留言条的呢?
小明:
小红:
2.写出几个与发明的有关的名言。
1.小明:只有一个西瓜,是给小明的,不是给小红的。
小红一定要吃,明天再买一个。
给小明吃。
小红:只有一个西瓜,是给小明的?不,是给小红的。
小红一定要吃,明天再买一个给小明吃。
2.(1)人可以老而益壮,也可以未老先衰,关键不在岁数,而在于创造力的大小。
——卢尔卡尔斯基
(2)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富尔克
(3)一个具有天才的人——具有超人的性格,绝不遵循通常人的思想和途径。
——司汤达
(4)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5)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不可能靠运气来创造发明,对一个问题的本质不了解,就是碰上机会也是枉然。
入宝山而空手回,原因在此。
——华罗庚
【板书设计】
互动平台:爱科学、爱探索
温故知新: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
语海拾贝:意思相反的成语
积累与运用(一)开心一刻:语言的艺术
自主阅读园地:阅读发明的故事。